記者 辛圓
截止到1月24日,除天津市外,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召開了2022年地方“兩會”。從公開資訊來看,所有省份均將增長目標設定在5%以上的水平,和過去兩年平均增速基本持平,顯示強烈的穩增長意願。
和去年相比,多數地區的增長目標均有所下調。其中,湖北省下調幅度最大,從10%以上下調至7%,北京從2021年的“6%以上”下調至“5%以上”,貴州的增長目標從“8%左右”下調為“7%左右”。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中心副主任陶金對介面新聞表示,由於2020年的低基數效應,2021年各個省份GDP實際增速普遍較高。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考慮到高基數和地方政府財力等多重因素,2022年經濟增速目標下調是必然做法。
“參考全國去年兩年平均5.1%的增速,(各地)下調也是符合現實的。”他說。
陶金還指出,從已公佈2022年GDP增速目標的省份來看,沒有一個省份將增速目標定在5%以下,背後與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穩增長政策導向不無關係,地方經濟增速目標若過低,與中央的經濟工作目標並不匹配。
財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也表示,2020年我國GDP同比僅增長2.3%,基數明顯偏低,導致2021年GDP同比增速高達8.1%。但隨著低基數效應消退,2022年各地GDP增速目標有所下調,屬於正常的調整,並不代表經濟出現大幅回落。
“各地的目標增速很明顯地體現出了 ‘穩中求進’的要求,一方面要保持經濟穩定,另一方面要尋求突破,調動各方面的資源去實現更好的成績,當然,這也體現出地方對今年的經濟執行比較有信心。”伍超明稱。
根據介面新聞觀察,在已公佈資訊的30個省份中,有24個省份將增長目標設定在5.5%以上的水平,多數集中在6%-7%之間。有個別省份提出了更高的增長目標 ,例如,安徽、江西兩省將目標設在7%以上,海南更是將增長目標設在9%左右的高位。
2021年,海南GDP增速高達11.2%,僅次於湖北省的12.9%,列全國第二位。海南省省長馮飛在1月21日的海南“兩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2021年海南主要經濟指標歷史性走在全國前列,海南正處於發展的黃金機遇期和重要視窗期。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匡賢明對介面新聞表示,海南將今年的目標增速確定為9%左右,基本的考慮仍是抓住自貿港紅利釋放。
“綜合考慮,9%左右是一個可以預期的目標。”他表示,一方面,海南GDP總量並不高,2021年接近6500億元,在這個階段有條件也有空間實現較高的增速。另一方面,隨著自貿港相關政策與制度的落地,尤其是隨著封關相關準備的推進,海南資源要素稟賦有可能發生大的變化,從而提升海南自身的潛在經濟增長。同時也要看到,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也不可避免地對海南發展帶來衝擊。
針對今年地方經濟增長的具體發力點,梳理各地《政府工作報告》可以發現,穩投資和促創新是兩大主線。
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提法,目前中國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分析師普遍認為,在出口增速大機率趨緩、消費慢變數受疫情影響恢復疲弱的背景下,穩投資將上升至C位。
在擴大有效投資上,各地都強調將在2022年狠抓重大專案建設,透過加快推進“兩新一重”、城市更新、民生補短板等領域專案開工建設,儘早形成工作實物量。
“穩投資是今年各地穩增長的重要抓手。”伍超明說,“受全球經濟恢復放緩和海外產能恢復影響,2022年出口對經濟的支撐料邊際減弱,加之疫情影響猶存,國內消費恢復或仍偏慢,‘三駕馬車’中穩投資的重要性明顯提升。”
1月18日,四川省釋出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為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和重點專項規劃,今年川渝將大力推進160個共建重大專案,加快建設成渝中線高鐵等專案,協同推進20個產業合作示範園區建設,新實施一批便捷生活行動和“川渝通辦”事項。
同一天,上海市釋出《2022年上海市擴大有效投資穩定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24條政策措施,持續最佳化投資環境,提高投資建設便利度,全力激發社會投資。檔案稱,上海將加快重大專案建設,2022年計劃完成投資2000億元以上。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加快推進一批事關城市長遠發展和安全保障的港區、航道、鐵路、軌交、水利、地下管線等工程。同時,積極佈局新網路、新設施、新平臺、新終端為代表的“新基建”專案。
陶金表示,地方頻繁提及在今年穩投資有三點考慮。首先是穩增長政策引導下,基建投資要“適度超前”,以重大專案做支撐,能夠抓住主要發力點,力促基建投資企穩回升。其次,2021年下半年以來地方的重大專案準備時間較早,專案儲備較多,可在年初便開始著手專案建設。第三,2021年的財政“超收慢支”使得年初的地方政府較去年更“有錢”,在財政資金的支援下,基建投資適度超前具有較大的可行性。
除了強調穩投資,多地在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方面也著墨頗多,強化科技創新引領支撐作用,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的表述頻繁出現。
例如,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表示,2021年,貴州數字經濟加速突破,數字經濟佔比達34%。2022年,貴州高質量發展主要目標是:製造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21%左右;數字經濟、綠色經濟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分別達到36%和46%左右。
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2年,河南將推動數字化轉型。以國家大資料綜合試驗區建設為牽引,大力推動數字河南建設,力爭數字經濟增長15%以上。加快建設新型基礎設施,新增5G基站4萬個。具體專案方面,將實施國家級新型網際網路交換中心、人工智慧計算中心、中國行動網路雲鄭州大區中心等重大專案,推動傳統基礎設施智慧化升級。發展壯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培育軟體產業叢集,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
陶金表示,各地表現出對數字經濟和科創的極大興趣有現實考量。“一方面,大資料,雲計算這些產業兼具促進高質量發展作用和穩基建穩投資的作用,可謂事半功倍,另一方面,也順應各地新興產業發展的主觀意願。地方政府加強引導對這些兼具穩增長和調結構作用的有效投資,有助於增強投資可持續性和提高專案收益。”他說。
陶金還表示,地方搶搭數字經濟“便車”的同時,需要更好地利用中央的總量宏觀政策,積極爭取中央的支援,同時制定針對當地產業鏈優劣勢的產業政策,精心挑選成功機率更高的領域進行投資支援。
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指出,推動科技創新的重中之重,是要讓市場主體在科創引領中發揮更大作用。一方面要瞄準科技前沿,鼓勵和引導行業優勢企業自主開展應用基礎研究,提高企業原始創新能力;另一方面要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完善產學研合作的利益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