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月24日電 題:創新逐夢舞東風——記火箭軍某部副所長楊必武
新華社記者李兵峰、張瑞傑
新中國成立70週年大閱兵,他參與研製的大國重器精彩亮相;西北大漠演訓場,他領銜完成的一批科研成果擦亮長劍鋒芒;高手雲集的科技創新大賽中,他帶的創新團隊成員斬獲大獎……
2021年底,火箭軍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蹟報告會透過網路“雲端直播”,某部副所長楊必武在創新高地拼搏奮進的故事,走進千里營盤,點亮官兵心靈。
十年“磨劍”,堅守“寂寞”
提高發射車機動能力,一直是個大難題。
10多年前的一天,望著前輩留下的幾堆厚厚資料,楊必武咬著牙說:“我就不信,啃不下這塊硬骨頭。”
他來來回回想思路,都以失敗告終。是知難而退,還是咬牙堅持?愛跑步的楊必武感到:創新也是一場長跑,實現“從0到1”的突破,最需要堅持。
心燈亮處,再無暗夜。從提出思路到制定標準,他在荊棘中描畫一條前行“路線圖”,帶領上百名科研人員“大會戰”,組織60餘次論證,光是方案報告就改了70多稿……
某試驗場,等待的人群,終於迎來一輛戰車打頭的試驗車隊。楊必武率先從車上跳下,黝黑的臉上露出燦爛笑容。
他們這段“旅途”十分漫長,穿越四季、橫跨多省。
來自軍內外的專家,對這個歷經全天候多地域考驗的戰車,進行嚴苛測試、評估論證後,一致認為它突破多項關鍵技術,效能指標躍上新臺階。
這是楊必武鏖戰數年的結晶。
關山千萬重,山高人為峰。多年孕育的成果問世,突破多項關鍵技術,助推戰車機動能力向著“更快更遠”實現飛躍。
鉚定“底座”,甘做“基石”
一年夏天,一場演習覆盤發現裝備故障大多出在地面裝置。長劍要飛天,地面“底座”是關鍵。楊必武看在眼裡,急在心上。
他當時正參與某型號導彈研究,再突擊一段時間,便可“摘果”了。而“乾地面”是個打基礎的活,想出成果不容易。
經過幾晚輾轉難眠後,他找到領導:“打仗需要就是我們的方向。我退出型號隊伍、讓出型號副總師,一門心思幹‘地面’!”
專注“地面”、悄然轉身,他帶著團隊上高原、鑽深山,到陣地、進班排,用了大半年時間對演練中暴露的故障點全面覆盤,終於找到病灶。
經過700多次反覆測試,20餘萬條資料對比分析……在無數次失敗中,他們逐漸構建起新的技術指標,一個個問號被拉直。
一次綜合演練中,新成果迎來實戰“大考”,地面裝備“安然無恙”,楊必武捧回一張集體二等功的獎狀。
“冷板凳”坐出溫度熱度,大家深刻認識到,搞創新不僅要仰望星空,還要腳踏實地,把管長遠的根基搞牢靠。
胸懷“匠心”,鑄造“利器”
“1%的裝備故障,就可能會導致100%的作戰損失。”在科研路上,楊必武秉承匠心,熔鑄忠誠,負責研製、監管的數十型裝備,全都安全可靠、質量過硬。
某裝備產品“出爐”,楊必武負責進行質量評估和效能檢測。產品一上檢測線,他就發現外觀尺寸相差幾毫米。一向溫和有禮的他當即提出,淘汰這個產品。
對方找他說情:“這麼大的裝備車,外觀相差幾毫米看不出來……”楊必武卻說:“武器裝備細節關係成敗,決不能存有僥倖,差一絲一毫都不行,這個不容商量,必須淘汰!”
“科研無小事,‘質量’二字重千鈞,我們必須牢牢守住科研‘生命線’。” 作為多個重大科研專案負責人,楊必武始終堅持質量“零缺陷”、問題“零容忍”。
尺寸、型號、材質、重量……多年來,導彈地面裝備種類繁多,楊必武卻對它們如數家珍。
甘為“人梯”,鍛造“戰隊”
全軍組織創新大賽,三軍精銳同臺競技,年輕的博士陳文學殺出重圍奪得一等獎。一回到單位,他就把這個好訊息告訴楊必武:“我能獲獎,功勞在您……”
陳文學的成長故事,在楊必武的創新團隊並不鮮見。楊必武深知“創新之道、唯在得人”的道理,更清楚“科技創新、貴在接力”的責任。
楊必武主動把技術負責人位置讓出來,將其他同志推到一線,讓他們在高強度課題攻關、論證試驗等任務中,不斷摔打錘鍊。
東方風來,改革潮湧。一批科研人員從外單位轉隸而來,讓楊必武陷入了思考,改革機遇與挑戰相伴而生,怎麼讓團隊“升級換代”?
他為團隊成員量身打造成長“路線圖”,讓大家快速融入戰位。如今,楊必武所帶團隊換羽新飛,多人進入專家型人才方陣,被火箭軍評為“十大礪劍堡壘”,完成科研專案上百項,獲得20餘項國家專利,立起一面先鋒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