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關鍵問題是,放鬆到底要幹嘛,大家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什麼才是真實的放鬆,大家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
就像上面這個混元太極,看著肢體很柔軟,但根本就沒有放鬆。
就像我們看舞臺上的舞蹈演員,他們的肢體柔軟程度是非常好的,但就太極拳的放鬆而言,他們根本就不會。
很多人都把這種身體的柔軟當成太極拳的放鬆程度了,所以天天在壓腿劈叉彎腰練柔韌度。
知不知身體內裡的力量狀態,會不會把身體裡滯留的力量徹底仍掉,這才是太極拳的放鬆的真義。
所以先要練對自己身體各部位的感知感覺,有了對自己真正的感知感覺了,能“知己”了,你才能知道自己現在身上有啥東西,是啥狀態,才能透過內裡的放鬆扔掉這些東西。
所以,站樁不動都可以放鬆,哪裡用得著壓腿彎腰的?!
太極拳練意不練力,就是先練意識對自身的感知和控制能力。
沒有第一步對自身的意識感知,就連放鬆的基礎都沒有,談什麼放鬆啊!
大家現在突飛猛進的提高和變化,就是因為大家真正的知己了,而且都學會真正的放鬆了,你的身體狀態就開始產生明顯的變化了。
我們的6式、8式基本功法在幹什麼?就是在教你“知己”的功法。
身體還沒松呢,內氣是動不起來的,所以不要想太多,踏踏實實的按照規矩練,松到一定程度,你才會知道真正的內執行是什麼。
內氣是精氣,跟你的呼吸之氣沒關係。有沒有都不要在意,把意識放到感知身體狀態上去。
要在運動中守規矩,在規矩中運動。
適合大家現階段的習練目標的,是以意領動作,形意相合的階段。
身體的狀態要保持松而不懈,而且要保持這個狀態在執行任何動作的過程中始終不變,不能這裡鬆了,那裡緊了,整個執行中要一動皆動,一到皆到,整體身肢要流動起來,不能有僵滯的移動,所有的動作都要往開了走,不要動不起來,要舒展到不生力的最大位置,兩腿兩胯要鬆開松活不蹬地,上拎著下走起來,鬆柔,舒適,不強為!
太極拳是頭腦功夫,心性功夫。練太極拳是練出靈性,極虛極靈。
手臂彎了同樣要有根節和大臂的意識和運動,別讓大臂這一段在你的意識中沒了,它在幹什麼不知道了,這就叫“丟”了。
而且要讓所有的地方動起來,動了才能活,活了才能靈,不會動起來,就僵,就滯,就呆,要“活潑潑的毫無滯機”,才是太極運動的狀態。
要動,怎麼動啊?在規矩中動,按規律去動,所以叫“皆在規矩中行,動不越界”!
所以,不動,不對、不行,瞎動,也不行,“太極拳規矩極嚴”。
規矩規律在哪兒?都是啥?基本功法都交給你了。
既要活潑潑的處處皆動,又要皆在規矩中動,做到了這兩條,就是好的太極拳了。
現在我們打拳,一讓你有規矩,就僵了,呆了;一讓你活潑潑的動起來,馬上就沒規矩了。
所以,沒有規矩的拳,根本就不是太極拳。
腋下空,不是你支著胳膊就空了。
把大臂完全貼緊身體,要空照樣空,不會空的,撐的再開,跟空也沒關係。
現在都說要像夾個饅頭,夾個雞蛋之類的,這不是瞎扯嗎?
腋下沒有支撐上架的力量了,全扔光了,你的腋下就是空的了,這時候大臂就是貼在身上也可以不接力了。
你舉胳膊試試,我們的本能是一抬臂,腋下就有上撐的力了。
不知道把這個力量去掉,你夾八個饅頭也沒用。
我的大臂根節自己會帶著手臂運行了,就不用腋下那個力幫忙撐著了,慢慢它就沒了。
好好按照功法要求練拳吧,把這些功能都練到了,啥問題都解決了。
現在一般人這些地方都是大僵、大滯、大堵之處。
所以,太極拳要求沉肩,垂肘,松腰,落胯,展膝,懸踝,就是要把這些大的關隘全部疏通開啟,使氣血真正的周流無阻,以與五臟之功能表裡相應,內外相合,營衛相濟,得以全體全神,此太極之所以養生之根本也!
而今練太極的又為什麼會把這些地方都練壞了呢?就是不明就理,而把這些地方都壓死了,練僵了,使本身之淤阻滯憋更甚,阻滯不舒則病出。
我們很多人練了多年的太極拳了,自己的這些大部件還始終是死的,僵的,哪會動啊,讓他們放鬆舒暢的動起來有多不容易。
松沉不是沉體重!身體沒鬆開,氣沒動起來之前,根本就談不上“勁”,沒勁之前,談什麼松沉勁啊?
你現在認為的松沉勁,其實都是鬆懈下去的體重,跟太極的松沉勁根本不是一碼事。
現在的所謂松沉,都是向下砸體重的"懈",所以才把腿都壓死了,練壞了。
沒松到“懂勁”階段之前,什麼掤勁、纏絲勁、抽絲勁、松沉勁等等,都跟你沒關係,這些都是你有了基本的太極勁之後,如何運這個勁的事了。
太極拳的腳下要求腳踏浮萍,如履薄冰,就像飄起來了一樣才行,哪會讓你向下砸體重啊。
把身體壓在腿上的方法就是根本的不對!再就是,腿沒了力量怎麼把人打了他們真沒見過,所以根本不信。
"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太極拳論其實已經很明確的告訴我們,一點的重我都不負。所以對手才有如臨深淵,捕風捉影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