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5月18日,一條震驚娛樂圈的訊息傳出:
年僅34歲、當紅歌手陳百強被發現在香港半山區寓所內,因服用過量安眠藥以及酒精,被緊急送院搶救。
訊息一出,一片譁然。要知道在3個月前,他還在上海舉辦了暫別演唱會,稱今後只為慈善唱。
誰料3個月後,竟傳來了惡耗。送院後,經過數小時的生死角逐,他漸漸恢復了心跳。雖然有了微弱的脈搏,但他仍處於昏迷狀態,只能依靠呼吸機等裝置維持生命體徵。
本以為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也許是他對人世間再無牽掛,也許是上天要懲罰不尊重生命的人。昏迷了17個月的他,因逐漸性腦衰竭不幸辭世,終年35歲。
憑藉《一生何求》《偏偏愛上你》《今宵多珍重》《等》等多首經典金曲,當時的他是炙手可熱的音樂才子,正值事業巔峰,為何會幹出這種傻事?還有他短暫的一生都經歷了什麼?
1
1958年9月7日,一個叫姚玉梅的漂亮女人在中國香港的瑪麗醫院,產下了一子,取名陳百強。
然而,縱使有了陳百強,姚玉梅也只是一個不受寵的二房太太。
陳百強的爸爸陳鵬飛是香港中環金寶錶行的創始人,是當地頗有名氣的富豪,地位顯赫,有明媒正娶的太太,太太為他生下了3男一女。
不過,陳爸爸也沒有虧待姚玉梅母子兩人。陳百強出生後,陳爸爸就將他們母子兩人安置在自己名下的一處豪宅內,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雖然爸爸下班後會經常來家裡陪他玩耍,但每當夜幕降臨時,爸爸總要回自己的家。
父親這個角色的缺失以及父愛的缺失,讓年幼的他非常苦惱。他狹小的身軀內,裝滿了自卑和不屬於他這個年紀的成熟。
成名後的他,在接受採訪時說:
“可能是因為小時候只有我和媽媽,所以我的性格比較孤僻。平時不太喜歡講話,和別人溝通也覺得很困難,我會有意無意將自己孤立起來。”
禍不單行的是,後來連淺薄的父愛也變成了奢望。沒過多久,他爸媽感情破裂,最終分道揚鑣。這對希望擁有一個完整家庭的他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
即便離婚後的爸爸、媽媽依舊十分寵愛他,但他的內心卻極度缺乏安全感。在那些寂靜無助的日子裡,音樂成為了他情緒的發洩口。
一首曲子只要聽上幾遍,他便能把整首曲子哼出來。媽媽送給他的那一臺價值3000塊的電子琴,成為了他兒時唯一的救贖。
他說:“當時那一臺電子琴可以說是的最佳伴侶,它不僅可以令我排除寂寞,更能培養我對音樂的興趣。課餘時間我總是離不開他,或許這就是使我對音樂結下了不解之緣吧。”
2
孩子從小就展現出了極高的音樂天賦,也許一般家庭的父母會很開心。可惜的是,他出生在一個祖輩世代經商的大家庭。
雖然陳爸爸是粵曲迷,非常喜愛音樂,但他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從商,將家裡的錶行做大、做強。
家裡人不希望他唱歌,希望他將重心放在學業上。
但他卻無心學業,不僅熱衷於參加校內各種音樂活動,還在學校組建了一支樂隊。
另外,在香港無線電臺也能看見他的身影。
他在鍾鎮濤、阿倫組建的溫拿樂隊中客串過,演唱英文歌曲。
他的過分張揚,也引起了爸爸的不滿。
陳爸爸心想:“我千辛萬苦送你去名校讀書,是為了讓好好讀書,以後和我一起經商的。你倒是好,搞起了音樂。”
為此,父子兩人不知道發生過多少次爭執。
最終,陳百強選擇了輟學,以此對抗爸爸的強勢。
陳爸爸向來說一不二,羽翼未豐的他和爸爸對著幹,無疑是自討苦吃。陳爸爸心想:“你喜歡音樂,我成全你,去美國學。”
一個人在人生地不熟的國外生活,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單。他同父異母的哥哥陳百靈曾說:“百強喜歡音樂,但爸爸不懂他,也不理解他。”
他打越洋電話回來求爸爸,但陳爸壓根連電話都不聽。
發現爸爸這條路行不通,他轉頭去哀求媽媽。
陳媽媽說:“有一次,兒子哭著打電話給我,說媽媽求求你寄一張機票給我回來吧,我真的不想在這裡讀書。”
1976年,心疼兒子的陳媽媽,頂著巨大的壓力將兒子接了回來。而陳百強在音樂上的絕不妥協,也為自己踏出了一條路。
3
1977年,這一年可以說是香港樂壇劃時代的一年。這一年,一首《家變》讓顧嘉輝、黃霑、羅文三人成為香港電視經典金曲的領軍人物。
同樣也是這一年,陳百強以及張國榮不約而同踏入了樂壇,正式出道,成為一名歌手。
1997年,也許是擔心爸爸再次送他出國留學
陳百強拼命抓住一切機會,頻繁參加各類音樂比賽,希望能在樂壇取得一番成績。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年他不僅獲得了“香港山葉電子琴”比賽的冠軍,
同時憑藉原創英文歌曲《The Rocky Road》,斬獲了“香港流行歌曲創作邀請賽”季軍。
1978年,憑藉原創英文歌曲《The Sunrise》,他再次奪得“香港流行歌曲創作邀請賽”季軍。
他接連拿獎,名利迅速撲來。
長相帥氣、歌聲動聽的他,自然也成為了資本眼裡的香餑餑。
很多家唱片公司向他丟擲了橄欖枝,不過他選擇簽約自己較為熟悉的百代唱片。
1979,憑藉首張個人專輯中的主打歌《眼淚為你流》。
21歲的他飛速躥紅,拿下了1979年度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獎,一時圈粉無數。
F第二年,他接連推出了《不再流淚》《幾分鐘約會》《喝采》等多張專輯,每一張專輯都達到了白金銷量。
在人才輩出的娛樂圈中,剛出道的他就有這樣的成績,前途可謂是一片璀璨。然而就在這樣的盛況下,他卻一點也不開心。
正如他的成名曲《眼淚為你流》中的歌詞:“心痛苦比處死更難受,靈魂已失,心彷彿死去,心死問誰可就,眼淚在心裡流,苦痛問你知否......”
他說:“我是一個很悲觀的人,十分贊成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論調。”
4
在演藝圈這條路上,他彷彿看似走得非常順遂,出道即巔峰。
但他這份順遂背後,可能是拼盡了十二分的努力和始終不認命。
他說:“我從來不怕失敗。我是一個天生的完美主義者,對自己非常嚴苛,哪怕這件事在別人眼裡做得已經很出色了,但我認為我還能做得更極致。”
他一直在證明自己是優秀的。渴望被看見,是人類極為本質的需求。如果沒辦法在親密關係中得到滿足,那麼他們就會在其他的地方爭取。
在單親家庭中長大、庶子的他,缺乏來自家庭完整的愛。
他很受爸爸的寵愛,但這份寵愛又是有條件的。
年少時他的理想也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先是輟學、後來又轉學,成長階段幾乎沒有朋友,幾乎不曾被真正接納過。
萬幸的是,他的第一個救贖者,在他22歲那年出現了。
1980年,22歲的他搭檔張國榮、鍾保羅主演了浪漫青春電影《喝采》,他在劇中與16歲的翁靜晶扮演情侶。
1964年,翁靜晶出生在越南。她的爸爸翁業初是越南富豪,媽媽趙小瑜則打理一下“江湖生意”。
她未滿1歲時,媽媽的一位舊識來家中做客。朋友把彼時的香港誇得天花亂墜,遍地黃金。
也許是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她媽媽心動了,果斷和丈夫離婚,帶著未滿1歲的女兒來到了香港。
一個離異女人帶著年幼女兒想在異鄉快速站穩腳跟,捷徑之一就是找個當地男人嫁了。長相美貌的趙小瑜,迅速改嫁給了彼時在澳門中華總商會擔任常務理事的劉衍泉。
翁靜晶回憶道:“我有哥哥與弟弟,媽媽直言不喜歡女兒,認為生女兒是多餘的。媽媽很少會抱我或帶我出去玩。”
她印象中為數不多的一次——她13歲那年,媽媽說讓她在家午睡後,睡醒後帶她去公園玩。
結果,她睡醒後媽媽卻出門打麻將,通宵都沒回家。第二天,她哭著問道:“媽媽,你為什麼要騙我?”
她媽媽呵責道:“哭什麼苦,這個故事告訴你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也許是苦澀的童年,讓她極度渴望得到肯定和認可。與同樣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陳百強不同,她非常成熟、懂世故。
兩人在電影《喝采》中初相識時,一人22歲一人16歲,正值青春年華,情竇初開,一切都是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1981年,兩人又在電視劇《突破》中飾演情侶。接連的合作,讓兩人的火花也從戲內蔓延到戲外。
兩人頻頻被拍到私下一起看電影、吃飯、逛街的照片。
在她生日那天,他還特意為她獻唱了《今宵多珍重》,親吻了她的臉。
陳百強的偶像是山口百惠,那時山口百惠和三浦友是日本娛樂圈中公認的金童玉女。
他倆私下互稱對方是:陳友和、翁百惠。
在外人眼裡,兩人的各種行為都透露著戀愛的跡象。
然而,他們兩個人卻從來沒有捅破過那層玻璃紙。
她說:“Danny(陳百強英文名),她給不了我安全感,我連自己是否愛他都無法肯定,只知道這是一同沒有實質,卻令人魂牽夢索的感覺。”
兩人的這段微妙感情,隨著一個比她大30歲的男人的出現戛然而止。對方讓她很有安全感,她那顆漂泊不定的心得到了撫慰。
5
錯過紅顏知己翁靜晶後,陳百強邂逅了比他小4歲的、賭王千金何超瓊。
彼時的何超瓊,還沒成為千億王國的繼承人,她只是一個愛追星、愛打扮、愛唱歌跳舞的小女孩。
1981年,何超瓊以練習生身份加入TVB,並在電影《突破》中客串了一番。這部電影的男主角是自己的偶像陳百強,小迷妹的何超瓊哪能錯過與偶像相處的機會。
一個是才華橫溢的音樂才子,一個是博學多聞又漂亮的豪門名媛。在迷妹何超瓊不懈的堅持下,兩人漸漸熟絡起來。
1985年,她還在陳百強的MV《深愛著你》中飾演女主角,兩人的眼裡隱約透露著彼此的心跡,愛意似乎要溢位螢幕。
在他的生日會上,她坐在了女主人的位置。她說:“我們兩人心思想通。”
我不開心時,他總會哄著我,哄到我喜笑顏開為止。
得知他不慎遺失了價值200萬的限量版手錶,她立即託人幫忙找,買了一個一模一樣的手錶送他。
兩人經常成雙入對,緋聞自然也滿天飛。只要有他的地方,就一定會見到她,因此媒體也戲稱兩人是“連體嬰”。
6
奈可現實殘酷,在豪門裡婚姻可能是一門生意,利益的牽扯與糾葛會貫穿婚姻的整個過程。
雖然陳百強家裡是當地赫赫有名的鐘表世家,自己也是紅透半邊天的當紅歌手,但這與千億帝國的賭王家族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不值一提。
賭王對愛女何超瓊寄予厚望,將她視為自己的接班人。因此,她的結婚物件註定也只能是那些“門當戶對”的千億家族。
船王許愛周非常看好何超瓊,認為她非常有經商之才,而彌補自己孫子在這方面的不足。而賭王也認為許晉亨長相帥氣、為人有禮貌。
一拍即合之下,賭王何鴻燊和船王許愛周準備聯姻。
1991年,何超瓊帶著10億嫁妝嫁給了許晉亨,婚禮持續了3天,極其奢侈。
在這場世紀婚禮上,陳百強以女方哥哥的身份出席了。從那刻起,他們兩人的關係最終只能歸於“紅顏知己”和“藍顏知己”。
至於當時他是以祝福的心態參加,還是痛失我愛的心態參加,無人知曉。
6
感情不順,再加上在有心人的造謠下,他承受著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
他感冒不舒服住院,有人傳他得了艾滋病、有人傳他得了肝炎。
本身他就有一點神經衰弱,再加上外界負面新聞的接踵而來,他開始失眠,變得消沉鬱悶,常常需要依靠藥物才能入睡。
有人問他:“你不開心的時候,為什麼不找人傾訴?講出來後情況可能會好點。”
他說:“因為根本沒有這個人。”他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創作中,他寫下了《一生何求》《偏偏喜歡你》等多首經典金曲。
在音樂的世界裡,他的情緒漸漸變好。
他說:“我是一個很情緒化的人,一點點的事變會令我心情變好或不好,我實在是怕自己支援不住那些傳聞。”
“幸好後來我想開了,人活在這個世上,無論處世為人多少成功,都不可能得到全世界的歡心。與其悶悶不樂,不如放開懷抱。”
遺憾的是,音樂並沒能徹底融化他的情緒,他掉進了深不見底的萬丈深淵裡。
1992年2月,他在上海舉辦了3場演唱會後,宣佈暫別樂壇,今後只為慈善唱。
理由是:心裡不舒服,還是選擇告別比較好。
當時,雖然歌迷們都很不捨,但想著只要他開心就好。誰料,這次暫別就是永別。
1992年5月18日晚上,他在寓所內因以酒服用大量安眠藥,昏迷在家。雖然陳媽媽發現後,立即將兒子送往了醫院救治。
昏迷17個月後,34歲的陳百強像一抹流光,毅然逝去,消失在燈光輝煌的滾滾塵世。
在他的喪禮上,已為人妻的很超強,不顧當地喪葬習俗中已婚女性不宜扶靈的傳統,以妹妹的身份堅持為哥哥扶靈,送他最後一程。
你送我出嫁,我卻送你離去。在他的喪禮上,何超瓊倒在陳百強媽媽的懷裡,泣不成聲。
這是被視為接班人後,她難得的一次失態。
面對商場上的爾欺我詐,她沒有哭;面對複雜家庭中的勾心鬥角,她沒有哭。
面對商業聯姻、嫁給自己不愛的人,她也沒有哭,但這次她再也忍不住,卸下了身上的面具和盔甲,哭得不成人樣。
這淚水到底代表著什麼,有沒有摻雜著別樣的情感,只有當事人才知道。
而作為局外人的我們,只能遺憾地說上一句:向來緣淺,奈何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