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蘭也叫虎尾蘭、千歲蘭,葉片肥厚,上面有獨特的斑紋,觀賞價值頗高,而且淨化空氣能力強,是受人喜愛的盆栽觀葉綠植。
虎尾蘭是典型的“懶人綠植”,生命力強健,耐旱、耐半陰、耐貧瘠,養護十分簡單,特別省心,擺放在窗臺、花架、電視櫃旁等,整個環境都煥發生機,寓意堅強、剛毅,象徵著面對生活不屈不撓的美好品質。#100個想住的家#
同樣是養虎皮蘭,有些養的葉片肥厚直挺、愛冒側芽,每年還能分株,一盆變多盆;而有些養的虎皮蘭,葉片窄而薄,光澤暗淡,葉尖打卷,也不愛冒側芽,尤其是進入冬季後,受溫度影響,生長基本處於停滯的狀態,怎麼才能改善這個情況呢?
其實,虎皮蘭有個“小開關”,開啟後,葉片肥厚,斑紋明顯,盆土愛冒側芽,長勢喜人,一起來看看吧。
機關一:保溫、光照,激發原始生命力
虎皮蘭的適應能力強,但是不耐低溫,當溫度低於10度以下時,它的生長受限;當溫度低於0度時,很容易被凍傷。它最適宜的生長溫度是18—30度,所以,想讓虎皮蘭保持正常的生長狀態,一定要讓溫度大於18度,不然生長受限,澆水、施肥也不會生長,還會給它增添負擔。
除了要給虎皮蘭保溫,讓它保持正常的生長狀態外,還要注意光照。虎皮蘭是觀葉綠植,耐半陰,大家就以為它不需要太多的光照,便把它擺放在邊邊角角處,長時間見不到太陽直射光,抑制虎皮蘭的生長。
在冬季,白天光照時間短,光線強度弱,為了讓虎皮蘭進入充足的光合作用,要把它擺放在光線明亮的位置,或者散光處,促進光合作用的進行,積累養分,激發原生命力,才能促進根、葉的生長,保持良好的狀態。
機關二:扒拉出一層土,淺根露出來
給虎皮蘭換過盆土的花友瞭解,虎皮蘭的主根橫向的,根系比較淺,一些花友栽種虎皮蘭時,為了能穩定住植株,會把它種得特別深,這是不對的。
大家都知道,虎皮蘭沒有枝幹,它是從根上長芽點,慢慢長成小芽鑽出土層,稱為一株新的虎皮蘭。它的小芽像空心的竹筍一樣,如果虎皮蘭栽種過深,同時盆土透水透氣性不好,小芽鑽出土層的時間比較長,長時間在悶溼的土壤中,很容易出現腐爛的情況,沒有機會鑽出土層,我們還以為虎皮蘭不愛長新芽呢。
如果你家虎皮蘭栽種也比較深,可以把表層的土鬆動一下,扒拉出來一部分,露出虎皮蘭植株底部發白的部分,相當於打開了虎皮蘭的生長開關。這樣等根系上長了小芽,幾天就能鑽出土層表面,我們就能看到一個個生機勃勃的小芽了。
機關三:淺埋複合肥,給生長添動力
虎皮蘭耐貧瘠,給它用最普通的土,不施肥,它也一樣能生長。但是想讓它長勢良好,葉片寬厚,盆土不停冒新芽,那需要養分充足,才會開啟它生長的新開關。
首先,栽種虎皮蘭的土,最好是用富含腐殖質的土壤或者沙質土壤,自己配製土壤的話,可以使用園土、腐熟透的松針土、腐葉土,加上煤渣、珍珠岩,再加上一份基肥,至少兩年換盆一次。
其次,在虎皮蘭的生長期,要定期施含氮磷鉀均衡的複合肥(顆粒型),一個月一次,淺埋在盆土的表層,其養分會慢慢的析出到盆土裡,供給根系吸收。
氮磷鉀均衡的複合肥有顆粒型、水溶型、營養液,我個人更新換顆粒型。水溶型的花肥(如花多多系列),它們肥效溫和,時間短,10天左右就要補充一次,而虎皮蘭耐旱,怕積水,大約10—20天才澆一次水,營養液也是同樣的道理。顆粒型的複合肥,速效類的一個月施一次,緩釋肥3個月才需要施一次,肥效持久,省去了很多麻煩。
吸收了養分的虎皮蘭,老葉直挺、不愛打卷,盆土裡愛冒小芽,新長出的葉片寬厚、油綠,斑紋明顯,生機勃勃。
寫在文末:
冬天養虎皮蘭,一定要開啟小開關,注意保溫,通風,激發原發生命力;扒拉出一層土,讓根系露出來,幫助側芽鑽出土層;定時追施複合肥,促進生長,側芽才會呼呼冒出來。
喜歡我就點贊+關注,並送小火箭,百花姐姐創作力十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