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狗和狼放到一起對比,很多人很可能要提“一獒戰三狼”的傳聞,說是一隻藏獒能把三匹狼打敗,這讓藏獒在狗圈的名聲好不威風!
藏獒又名西藏獒犬,是生活在我國高原的特有品種,最初的作用是牧民用來防止野獸襲擊的。它們“體大如驢,賓士如虎,吼聲如獅,儀表堂堂”,如果是在狗圈,藏獒確實是最兇猛的品種之一。
但如果與狼進行較量,它是否真的能“一獒戰三狼”呢?狗的戰鬥力真的能與狼一較高下嗎?本文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瞭解一下狼的戰鬥力究竟有多強。
1、狗是馴化了的狼
在分類學上,狗的地位幾度爭議,現在大多傾向於認同家犬不是單獨的物種,而是狼的一個亞種。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狗是屬於狼的,但再往上推,狼有屬於犬科,狗又扳回一城。
狗由狼馴化而來這一點毋庸置疑,狗還是人類馴化的第一個物種,最早的一具狗骨骼,發現於一個14700年前的墓穴當中。而且人類馴化狗,還可能不止發生過一次,歐亞大陸的西邊和東邊,可能都發生過一次獨立的馴化。但在大約六千年前,東邊的狗似乎取代了西邊的狗。
從動物學的角度來看,狗就是狼,準確地說,狗是一萬年前被人類馴化了的狼。我們現在看到的千奇百怪的狗的品種,就是在這一萬多年時間裡,被逐漸培育出來的。那麼狼是如何被馴化成狗的呢?
兩三萬多年前,人類使用工具的能力很差,也發展不了農業,不過使用武器狩獵還是沒問題的,於是捕獲的獵物越來越多,吃不完剩下的骨頭和內臟就扔掉了。這些扔掉的東西人類不吃,但對食肉動物來說卻是美味,這些被狼盯上了。
有些狼發現,守在人類附近,等著撿吃剩的獵物遠比自己捕獵要來的方便,日子也過的更加舒適。這樣一來二去,人類與狼就越來越熟悉了,有時候狼還會幫著人類一起打獵,人與狼之間有了合作關係。
再後來,人類會發現附近偶爾會出現被遺棄的狼崽,覺得很可愛就撿回來養了起來。這些被撿回來的狼崽在成長過程中,有些性格暴躁、攻擊性強的被人類殺掉了,而那些性情溫和的狼崽被留了下來。
這樣幾代之後,那些被圈養起來的狼性情越來越溫順,還特別樂意服從人類的命令,這些家養的狼就演化成了狗。當然了,人類早期馴化狗可不是為了當寵物,人可沒有那麼多食物提供給它們,那時候的狗是協助人類打獵的,戰鬥力非常強悍。
總之狗與狼之間的關係就是,狗是由狼馴化而來的,它們同屬犬科,具有很強的社會屬性,甚至可以說狗就是狼的一個亞種。
2、狼是最強大的犬科動物
人類與狼的接觸比狗要早得多,狼是從我們的祖先開始我們最熟悉的動物之一。就個體而言,狼並非最強大的動物,但它們卻擁有食肉動物中幾乎最為廣泛的生存空間。
狼曾經廣泛分佈在北半球亞歐大陸和北美洲,生存環境包括了草原、森林和荒漠,甚至在山地同樣也能見到它們的身影。狼因群體而強大,群體的成員共同防禦敵人、合作哺育幼崽並分工捕獵,使它們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
現存最大的野生犬科動物中,狼是最大的物種,而狼中最大的是育空狼和馬更歇狼這兩個亞種,它們都生活在北美的北部,育空狼的體長更長,馬更歇狼則體重更大,可達60公斤。
分佈最廣泛的當屬灰狼,灰狼也是人們最熟悉的一種,它們體型中等、勻稱,四肢修長。灰狼雖然奔跑速度不算突出,但它們的耐力十分驚人,為了奔襲獵物,可以連續跑好幾個小時,一天能跑兩百公里,簡直是動物中的馬拉松選手。
狼群的強大是眾所周知的,它們極具組織性、紀律性,群體成員在頭狼的帶領下,採取充滿智慧的捕獵措施,對獵物進行圍捕。狼沒有貓科動物鋒利的爪子,也沒有獅子、老虎那樣的爆發力,但它們懂得消耗獵物,輪流向獵物發起進攻。
提起狼群,這裡要澄清一個大部分人的對它們的誤解,在很多小說或者影視作品中,往往會出現由幾百匹狼組成的狼群的描述,但在現實中其實是不存在的,甚至超過一百匹狼的規模都不存在。
在自然條件下,狼群一般由家族的形式出現,也就是一對配偶再加上它們的子女,這也就意味著狼群的規模遠比人們想像的要小得多,超過10匹規模的狼群就已經是大群了,目前最大的狼群記錄是42匹。
狼群規模的大小與領地食物資源的多寡有關,更大的群體需要首領具有更強的控制力,同時也需要更大的領地範圍和更多的獵物。可以想象,成員數量越多,群體穩定存在的難度就越大。
在今天,隨著人類活動對狼棲息地的破壞,以及人類的獵殺等,狼的數量急劇減少,狼群規模也就隨之變得更小,有時候甚至會出現一對成年狼帶著一窩小狼的狀態。
總得來說,狼因群體而強大,它們是犬科動物中最強大的物種,與其他獵食者相比也不遜色多少,狼群是頂級獵食者。
3、狗是無法戰勝狼的
人們高估狼群規模的同時,也低估了單隻狼的戰鬥能力,甚至有人拿狗與狼做對比,認為某些兇猛的狗品種可以與狼一較高下。比如“一獒戰三狼”的傳聞,雖說藏獒在狗圈裡的戰鬥力屈指可數,但與狼相比還差得遠。
也許大型獒犬能夠戰勝體重20千克的草原狼,但這是建立在體重碾壓的基礎之上的。如果換成同體形的北美灰狼,那就是另外一種情形了,家犬再強,終究是家犬。
事實上,在相同體重的條件下,任何品種的狗都不是狼的對手,具體原因有以下幾點:
1、狼的心智更加成熟
狗作為寵物,智商或許已經非常高,它們忠於主人,知道如何取悅主人。但是狗的智商在與狼相比,只是一種“幼狼”狀態,它們的心智遠沒有狼成熟。
比如狗在遇到危險或者對手時,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拼命地叫,而狼在面對敵人時,會更加冷靜沉著,狼的目的是尋找機會給對手致命一擊。
2、狼的咬合力更大
相同體重條件下,狼的吻部更長,犬齒也更長,它們的咬合力是家犬的兩倍,足以咬斷骨頭。在戰鬥中,狼更加冷靜和務實,也更加堅韌,它們經過了大自然的生死洗禮。
3、狼的實戰經驗更加豐富
狼生活在野外,它們大部分食物來源都需要自己捕獵,長期的實戰讓狼練就了一身本領。而狗的食物大多由人類提供,幾乎不會有狩獵行為,缺乏戰鬥經驗。狼那種一聲不吭、略微低頭、緊盯著對手、一步步靠近的姿態,那種壓迫感,你很難在狗身上感受到。
4、狼的耐力更強
狼是以耐力和持久著稱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它們不僅能夠以8公里的時速長途跋涉,還可以短時間內達到60公里衝擊速度。而狗的耐力就沒有狼厲害,就比如藏獒雖然兇猛,但是耐力比較差,幾個回合下來就無法與狼對抗了。
很多朋友看到這裡可能會有相反的觀點,認為一些比較兇猛的狗是可以與狼一較高下的,除了藏獒還有各種牧羊犬,都可以幫助主人驅逐狼群,守護牧場。
但是這裡有一個誤區,牧羊犬能夠把狼嚇跑並不是說它們能夠戰勝狼,而是牧羊犬背後的勢力是人類,狼怕的其實是人,而且狼侵犯羊群只是想捕獲獵物,並不想因此與牧羊犬大戰,更不想引來狗背後的主人。
總之從戰鬥力上來看,在相同重量條件下,狗無論如何都無法與狼相抗衡,哪怕是極其兇猛的狗品種。
4、結語
狗的數量和品種越來越多,它們已經成為地球上個體差異最大的物種了,有些身高可以長到1米,有些則只有十幾釐米。但是,狗的野外同類狼的情況卻不樂觀,狼在世界各地的分佈正越來越少,在我們國家更是如此。
雖然狼傷人的事件曾經屢屢發生,但是狼對棲息地的生態平衡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狼群清除掉了那些老弱病殘的動物,能夠幫助食草動物群體保持活力,也減少了疾病暴發和擴散的風險。
狗雖然由狼馴化而來,但它們在戰鬥力上的差距是巨大的,在相同體重條件下,無論哪個品種的狗,都無法與狼相抗衡。
關於狗與狼的話題就介紹到這裡,有其他觀點的朋友,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發表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