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氣不足的人,他們為什麼會表現出雙手和頭部容易多汗?
症候一:雙手多汗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存在雙手容易出汗的問題。而現代醫學則將其稱為“原發性手汗症”。
在傳統醫學醫看來,雙手特別容易出汗,其實原因是有很多的。這其中較為突出以及最容易見到的則是脾胃虛弱。具體來說就是,脾胃氣虛和脾胃陽虛這兩種情況。
而脾胃氣虛和脾胃陽虛這兩種症候,幾乎是緊密相連的。一般來說,脾胃氣虛若是發病日久,就容易導致脾胃陽虛的連帶發生。
我們的脾胃主四肢,同時脾胃又可以運化水溼津液。若是脾胃虛弱,津液水溼之氣難以運化。這就很容易旁走四肢,從而導致我們手部的多汗。
其主要症候表現為,身體倦怠乏力,氣短懶言,食慾不振,便溏,舌淡苔白等。而這些,基本就是脾胃氣虛的典型表現。若是氣虛日久不得控制,轉而就會發展為陽虛,於是就會出現四肢不溫、畏寒怕冷的局面。
症候二:頭部多汗
頭頸部多汗,這在日常生活中是十分常見的。就比如說,當我們在吃飯時,腦袋就特別容易出汗,而且汗特別多。這種情況多考慮為脾胃有積熱。
從人體經絡不難看出,我們的陽明經就是循於頭面。若是脾胃有積熱,那麼在吃東西時,熱勢就表現得更為明顯。所以就會沿著陽明經上行至我們的頭面部位,而熱迫汗出,這樣就形成了多汗。
還有的人則是因為脾胃之氣不足。當他們進食的時候,脾胃之氣就會進一步被耗散,於是我們的陽明經中經氣空虛。從而就會體現在我們的頭面上,這就是氣虛, 津液失於固攝,從而發為頭汗。
當然,上述症候和陽虛所致的頭汗還略有不同。由陽虛所致的頭汗,多見於病後、上了年紀的老人、產婦等。這些人多為陽氣不足的人。
我們的頭部,為陽氣匯聚之所。若是陽氣不足,則頭部腠理不固,於是就容易津液外洩。而這類人的一大特點就是面色發白。這主要在於氣不能帥血到頭面部所致。其次就是四肢不溫、畏寒、怕冷、氣短、神疲乏力等一派虛寒之象。這些人在稍有勞累後,頭部就會大出汗,而且一出汗就難以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