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幾百年裡,人類的科學技術、文化思想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不過在自然界中卻出現了另外一種情況,近幾百年來的生物種群消失速度,也在驟然加劇。其中我們熟知的恐鳥、哈斯特巨鷹,都是著名的滅絕物種。
除了這些物種外,今天我們再來看看另外兩種瀕臨滅絕的美麗鳥類,一種是全身長滿“珍珠”的黑頭角雉,另一種是白鸛的大表哥——黑鸛!
娃娃雞——黑頭角雉
黑頭角雉絕對是雉類中最漂亮的存在之一,大多數雉類長相平平,羽毛呈灰黑色,而黑頭角雉則擁有美麗的黑灰色外羽,上面散落著類似星空的園點,看上去就像星空一樣迷人。而黑黑的腦袋上還有部分裸露的紅色面板,看上去像唱戲的一樣,很風趣。
從體型上來看,和普通的家雞大小一樣,只有65釐米左右大,體重在2公斤左右。主要生活在海拔三千多米的森林中,喜歡吃植物的根莖葉。在我國西藏地區有部分分佈,是極其珍貴的鳥類,全世界各國都禁止買賣。
雄雌兩性分別較大,雄性體格較小,在繁殖期的時候臉部會長出奇特的“肉瘤”和肉角。在平常的時候肉瘤和肉角內收縮在臉部上,在繁殖期時會膨脹豎立,張開之後顯得臉很大。鮮豔的顏色能吸引雌鳥的注意,顏色越好看,越容易獲得交配權。
這種鳥屬於獨行俠,喜歡自己在外面尋找食物,在冬天的時候才會結隊外出覓食。和家雞一樣,由於千百年的物種進化,翅膀已經退化,飛行能力很弱,躲避敵人的能力也很弱。所以成群外出覓食時,遇到危險會發出類似羊叫的聲音。
雄雌黑頭角雉配對之後,就會在樹上築巢,孵化出來的寶寶渾身毛茸茸的,十分可愛。在破殼後的前兩天,雌鳥不會離開小寶寶半步,直到第三天早上,雌性才會飛到地面上,發出“姑姑”的聲音,召喚巢穴裡的幼崽,帶它們出去找吃的。
在我國西南地區,人們一直都很喜歡這種美麗的鳥兒,在沒有記載到書上之前,當地百姓會給這種鳥兒取各式各樣的名字。由於繁殖期的雄性展開肉瘤後,上面的顏色會組成一個“壽”字,於是人們給它取名為“壽雞”。
而雄鳥繁殖期的時候叫聲又像嬰兒的啼哭,“哇哇”地叫,因此也被稱為“哇哇雞”,晚上聽著挺嚇人的。總的來說黑頭角雉外表美麗,很有特色,只不過在我國的數量越來越稀少了,只有不到五千只的數量,有的新聞報道在我國境內滅絕了。
之所以會這樣,一方面是人類活動干擾了黑頭角雉的生存,導致它們遷徙了原棲息地。而砍伐森林、捕獵黑頭角雉、毀壞黑頭角雉巢穴等等,都加劇了黑頭角雉的滅絕。希望大家愛護環境,讓我們能再一次見到黑頭角雉。
白鸛的大表哥——黑鸛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大名鼎鼎的白鸛,整體雪白如君子一般,一塵不染。而黑鸛則與白鸛相反、全身烏黑,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射出金屬光澤。個體很大,能長到1.2米高,有3公斤左右做,算是身輕如燕了。
黑鸛全身羽毛在冬天的時候吸熱能力更強,並且在冷的時候還會長出蓬鬆的頸羽,看起來特別有氣勢。當然了,這種能增強氣勢的方法也會用到求偶時。黑鸛分佈範圍很廣,非洲、亞、美州幾乎都有野生黑鸛的存在,從這一點來看,它們的生存能力很強。
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裡,不論是森林還是溼地,亦或是草原、荒漠,黑鸛都能在上面繁殖。不過它們的基因裡刻著的還是涉禽的基因,因此更喜歡在溼地上找到它們。並且最喜歡的食物也是各種魚類和水生生物。
比如說水裡的白條、虎頭蝦等等水生生物都是黑鸛的口糧。如果在糧食短缺的的時候,黑鸛也會抓一些兩棲動物來充飢,憑藉那張尖利的大嘴,幾乎可以捕到水裡的大多數魚,是所有涉禽中最出色的。
由於黑鸛多方面的優秀能力,很多國家都將其列為國鳥,白俄羅斯就是其中之一。我國也有野生黑鸛的存在,並設立了專門的野生保護地,幫助它們更好地繁衍。
總結
黑頭角雉和黑鸛都是國家保護動物,只不過黑頭角雉混得很不好,已經在滅絕的邊緣徘徊了,估計是因為太挑剔的緣故。而黑鸛就是一個很好的正面例子,分散得越廣,活得也就越好。
你更喜歡哪種鳥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