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曲折滿布溝壑的革命路途上,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特別是在革命早期,我黨我軍實力還不是很強大的時候,與敵對戰中損失是很大的。犧牲的將士中不乏一些優秀將領,比如我軍早期優秀將領段德昌、黃公略等。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人與我軍一位開國元勳有著密切的關係,他就是彭老總。當年北伐時期,彭老總就是在段德昌的引導下,初步接觸共產主義,漸漸走上了革命之路。而在他人生中具有重大意義的平江起義中,黃公略又是重要參與者,只可惜兩位革命功臣先後犧牲,好在彭老總逐漸成為我軍中一顆光輝閃耀的帥星。
以彭老總在我軍中的地位,能給他當副手已經相當了得了,即使賦予這樣的重要職務,毛主席還覺得這樣的安排讓此人委屈了,更要說明的是這個人不久前還是個國軍將領。
為何此人能夠得到主席如此重視,因為他在國軍中算是獨樹一幟,非常特別。在國軍中,他是唯一隻有一位妻子的國軍高階將領,還是從沒有與我黨打過仗的國軍上將,多年來一直儘可能為我黨提供各種幫助,這個人就是張治中。
普通的出身
1890年,張治中生於安徽巢縣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境。父親年輕時學會了一手篾匠活,平日抽空編些籮、筐賣些零錢補貼家用,雖然賺不來大錢,但也比周圍鄉鄰生活要過得寬鬆些。
祖父、父親都是大字不識一個,一生沒有受沒文化的虧。待張治中長大後,父親說什麼也要送他進私塾讀書。他雖然年齡稍小,但明白父母的苦心,數年苦讀,也讓他懂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大道理,這都為他日後的輝煌成就奠定了基礎。
14歲那年,他報考秀才落榜,第二年清廷廢除科舉,既然仕途無路可走,他聽從父親勸說另闢新路,來到一家雜貨鋪當學徒,有一天他見報紙上登載“安徽陸軍小學招生”的訊息,就有心投身軍旅。
回家後找父親商量,卻遭到拒絕,還是母親心疼他,東借西湊出24個銀元交給他。沒想到張治中去了安慶才知道,巢縣的招生名額已經沒有了,他又沒臉回家,就當了備補警察。雖然這只是個臨時差事,卻又讓他得知一個訊息,揚州的警察教練所正在招生,最終南下考入教練所,進修完畢後成為一名正式警察。
只娶一位夫人的國軍將領
生活剛剛安定下來,他也收到家裡的來信,他匆匆趕回家,與鄰村姑娘洪希厚舉辦了婚姻。洪希厚是沒有文化的農家姑娘,兩人的結合只是包辦婚姻,婚前她就聽說了未婚夫的各種優秀,擔心日後丈夫會不會因為兩人在學識、人生觀念上的各種差異而嫌棄自己呢?
但父命難違,兩人的婚約早已定下,無論未來的丈夫怎樣,她也只能認命了。但慢慢逝去的時光證明,嫁給張治中,是父母這輩子對她做出的最好的選擇。
婚禮結束幾天後,張治中就告別妻子和父母返回揚州。後來武昌起義爆發,他放棄穩定的工作,來到上海,參加了學生軍。他晚年回憶道:“當時只有一個想法,就是打仗,如果能死在戰場上那是一份光榮。如果活下來就去上軍校”。
民國建立後,張治中報考武昌陸軍軍官第二預備學校,實現當初的志願。隨後進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與後來的一些國府大佬成為同學,這是他日後輝煌騰達的原因之一,但他能取得後來如此大的成就,還是張治中特殊的為人準則以及優秀的人格魅力。
在守衛革命成果的幾次戰爭中,張治中因屢立戰功職務不斷提升,後成為駐粵桂軍總部參謀。而在第一次東征期間,張治中靈活制定戰術,取得一系列斐然戰果後,得到蔣介石的賞識,聽說他就是保定大學畢業後,更是逐漸把張治中當親信看待。
東征結束,蔣校長就把他調到黃埔軍校,此後張治中的職位提升很快,漸漸成為國府權貴,老蔣的親信。很多人都勸他可以利用聯姻的方式,結交更多的朝中貴人,以鞏固他的地位。即使不這樣也該另娶美人,享受一下了。但對於這些“好心”的勸告,張治中只是笑意回絕,在婚姻上,他可是國府高階軍政官員中的“另類”,因為只有他一人一生只娶了一位夫人。
沒有與我黨交過手
值得一提的是,他對愛情、婚姻的忠誠,與好友周恩來又是如此一致,兩人從黃埔相識,這份友誼跟隨他們延續了一生。而且也正是在周公影響下,他對共產主義有了深刻的理解,甚至當初還有了加入我黨的想法。
當時正值國共合作時期,但鑑於當初的約定,像張治中這樣的高階國軍官員,是不能被我黨吸收的,在周公的勸說下,這個想法只能是個想法了。
雖然不能成為我黨中的一員,但他對我黨的好感,就如同他與周公的友誼一樣堅定。當年老蔣為了穩固政治地位,先後引發了蔣桂戰爭、中原大戰等,張治中也是跟隨蔣介石南征北戰,就像當年擁護國父孫中山一樣,對老蔣也是忠誠支撐的。
可以說數年間,與老蔣為敵的所有軍閥勢力,張治中都交過手。但到了老蔣集結兵力向各蘇區進行“圍剿”時,張治中卻主動要求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就職。不過在1932年淞滬抗戰時期,他又披甲上陣,參加了與日寇的戰鬥。
所以鄧穎超曾這樣評價他:“在第二次國內戰爭時期,文白先生是唯一一位沒與我黨打過仗的國民黨高階將領”。
而在他身邊工作多年的機要秘書餘湛邦說:“(他)是一個充滿矛盾的複雜人物,主要矛盾在於:一直與中共有著長期密切的關係,另一方面又與蔣介石血肉難分”。
其實這樣矛盾的表現,都是張將軍為人準則的表現,他就是一位待人真誠,又嚮往和平,尊重守護民族利益的人。
解放新疆的大功臣
也正因他與我黨的密切關係,作為老蔣可以信任的人之一,他成了停戰協定和和平談判的代表人物。1949年他趕赴北平,商談和平協議時,雖然因為老蔣的原因,協議最終失敗,但張治中卻在好友周公以及其他幾位領導人的挽留下,沒有南下留在了北平。
既然決心加入我黨陣營,張將軍就運用自己的能力為解放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先是促成了湖南和平解放,後來致電新疆的陶峙嶽、包爾漢,促成了新疆和平解放,建國前夕他受邀參加了政協會議,當選為政協委員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員。
建國後,張治中有了新的任命,趕赴西北軍政委員會,擔任副主席,協助彭老總的工作。給彭老總當副手,主席還歉意地對他說:“你過去可是西北四省軍政長官,現在是副手,委屈你了。”
不久之後,張治中歷任副委員長,軍委副主席等高階領導職務,而在後來的行政定級時,張治中的待遇是行政三級,而後來的十大元帥中,除了朱老總享受行政一級待遇外,其他九位元帥都是行政三級待遇,也可以說張將軍享受的就是元帥待遇。
1969年4月6日,張治中病逝於北京,享年7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