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證與治療
網路作者Zack8整理
心主血、汗乃心之液。《素問·別經論》曰:“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故汗乃心之液也。因血與汗同源,亦稱汗為血之液。血乃津液所化生而赤為血,心主血、血液透過心臟的搏動將血液輸送至全身,循經脈營血而周流,濡潤筋脈、溫煦肌膚。隨衛氣(汗腺、面板)腠理、玄府而散發,故曰:在營為血,在衛為汗。出汗的症狀是反映人體陰陽失調邪正相爭的象徵。汗液屬陰,如人體的正氣不足,陽氣不固,則陰液失去約束而汗液外洩。《景嶽全書》曰:“陰中無陽則陰無所主,而汗液隨衛氣外洩。”陽作用於陰,依靠陰的滋助而生長,陰作用於陽,依靠陽的溫煦而生存。所以說陰陽互根,孤陽不生,獨陰不長。陰陽既不能偏離又不能分割,故陽在外陰之使也,陰在內陽之守也。出汗既能散發人體內的熱量,又能排洩體內毒素和廢物。
出汗有生理功能性出汗和病理性出汗。生理功能性出汗者,如強體力勞動、長跑或飽食熱飲或食辛辣食物而出汗。《素問·經脈別論》曰:“搖體勞苦,汗出於脾。飲食飽甚,汗出於胃。”
病理性出汗者,是肌體陰陽失調而發生出汗。如自汗、盜汗、高熱傷陰口渴大汗、心汗、熱汗、脫汗、半身出汗、轟然而熱驟然出汗,其次為黃汗、戰汗、紅汗、臭汗等。臨床中前7種出汗較為常見,黃汗、戰汗等後4種出汗極為罕見。《金匱要略》中,有黃汗的記載。“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黃汗出。”
自汗
自汗屬陽虛(氣虛),不分坐臥津津汗出,稍微活動,汗出更甚。易受外感,屬氣虛腠理不密,衛陽不固。
治則:宜益氣固表。玉屏風散加味。
處方:黃芪、白朮、防風、白芍、五味子、浮小麥。每日一劑水煎服至痊癒。
方義:黃芪益氣固表,氣為陽,氣旺血自生,白芍,五味子斂陰而止汗,防風,白朮,浮小麥健脾補氣,扶正御邪止汗。《日華子本草》曰:“防風治三十六種風,羸損盜汗等。”
盜汗
盜汗也稱寢汗(俗說:虛汗)在熟睡時出汗,以頭、胸、腹、背出汗為主,身如水洗狀,醒後即止,多發生在外感發燒愈後餘熱未盡而出盜汗。(但也有陰虛體質或產傷陰,陽虛而不固,每至熟睡時汗出淋漓,醒後即止。)脈沉細數,舌質紅。
屬陰虛內熱,肺氣不足,衛陽不能固守。
治則:宜滋陰清熱益氣固表。當歸六黃湯加減。
處方:當歸、熟地、生地、麥冬、黃芪、白芍、五味子、鱉甲、黃芩。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義:當歸、熟地生血滋陰,黃芪補氣固陽,使陰生陽長,將有形之血生於無形之氣。麥冬、黃芩、生地、鱉甲滋陰養陰而清內伏之餘熱。白芍、五味子斂陰而止汗。
熱病癒後口渴大汗
高熱愈後,熱退病解,餘熱內伏。熱迫汗出繼發口喝大汗出,則津脫不止。脈虛大微數無力,舌質紅。《靈樞決氣篇》曰:“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洩。”
此乃病後氣虛,腠理不密,衛陽失控。
治則:宜滋養肺胃之陰,清伏熱益氣固表。人參白虎湯加味。
處方:人參、生石膏、知母、甘草、生地、石斛、山萸肉、五味子、白芍、花粉。水煎服,一劑好轉,再劑痊癒。
方義:高熱傷陰,口渴大汗,非人參石膏難愈其疾,人參生津止渴,既補陰又補陽,使陰生陽長。生石膏色白入肺胃二經,其性味甘寒,得人參之助,能清深陷之伏熱,人參得石膏之甘寒,二者使伏熱之邪徐徐外散。故能清熱潤燥,止渴止汗。現代藥理研究,生石膏能抑制汗腺中樞,故有清熱止汗的作用。生地、知母、石斛、花粉、山萸肉生津養陰、清伏熱而止渴。山萸肉既生血滋陰而又收斂元陽,助白芍、五味、黃芪斂陰而固陽。
以上出汗症均可用五倍子研末敷臍(每睡時敷臍,敷料覆蓋,膠布固定),一日一次至痊癒。
心汗
心汗多發生於30~45歲左右的女性,常多思慮、頭懵心煩、失眠、入睡多夢、驚戰心悸、身睏乏力。《素問·別經論》雲:“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所以胸部和劍突上下左右津津汗出,醒後自止,或兼有低熱37.1℃~37.4℃之間,每至中午11點後開始逐漸上升至下午6點以後,不用藥體溫逐漸下降至常溫,長期不愈。脈沉緩無力,各項物理檢查均在正常範圍內。
此乃思慮傷及心脾,心陰不足,心無所養。
治則:補養心脾,養心血而安神,歸脾湯加味。
處方:黨參、白朮、雲苓、麥冬、山萸肉、五味子、黃芪、遠志、棗仁、炙甘草、知母、骨皮、鱉甲,水煎服。
方義:黨參、白朮、雲苓、山萸肉、炙甘草補養心脾而益血,遠志、棗仁、麥冬清心而安神,知母、骨皮、鱉甲滋陰清熱,五味子、黃芪補氣斂陰而止汗。
熱汗
熱汗為陽汗,多發生於暑熱感冒或風熱感冒,其症頭疼肢困惡風,發熱出汗,用退燒藥無效,雖汗出熱不隨汗解,而口渴心煩或大便幹,體溫38℃左右,脈濡數或浮數,各項物理檢查均在正常範圍內。
此乃內外皆熱,迫汗外出。
治則:解肌透表,清裡熱邪,自擬石膏清涼飲。
處方:生石膏、菊花、連翹、荷葉、薄荷、生地、麥冬、細辛,水煎服。
方義:生石膏性辛,味甘寒,能解肌透表而止汗,現代藥理研究,生石膏有抑制汗腺中樞的作用,所以既能清熱,而又解肌止汗,菊花、連翹、薄荷辛涼清熱除風而止汗,細辛可除三陽之風而止疼,麥冬、生地養陰清內熱而潤便,荷葉同菊花、薄荷清暑熱而散風邪,升清降濁,升者升發清陽,降者使暑溼之熱邪以下行,使內外之熱皆除。
半身出汗
半身出汗又稱偏沮,現代醫學謂之植物性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半身出汗之症多發生於35~50歲左右的男性青壯年,以顏面和胸、腹正中線為分界線,或左或右,一側面板出汗,一側面板無汗,界線分明,個別患者半個腹壁出汗,其他部位無汗。患者不能陳述發病之起因。病側涔涔汗出,但神志、語言均清晰,四肢活動自如,不影響飲食和勞動。輕者微汗,面板溼潤,重者汗出淋漓繼發偏癱。《素問·生氣通天論》曰:“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此乃痰溼瘀阻,一側脈絡受阻,氣血執行不暢。
治則:化痰除溼,行氣活血,二陳湯加味。
處方:陳皮、半夏、雲苓、紅花、丹參、雞血藤、田三七、蘇木、黃芪,水煎服。
方義:陳皮、半夏、雲苓燥溼化痰,行氣降逆,丹參、紅花、雞血藤、田三七、蘇木活血並行血中之滯,黃芪補氣固表,以推動血液之執行。
轟然而熱驟然出汗
轟然而熱,驟然汗出,不定時發作。多發生於45~55歲左右的女性,或月經異常,或婦女停經前後,情緒不暢,頭部不定時地轟然而熱,驟然出汗,瞬間即止,精神抑鬱或胸脅脹疼、刺疼或周身竄疼,噯氣、尋找疼處,按壓疼點,噯氣更甚(現代醫學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個別患者區域性呈現一元錢硬幣大小的片狀青紫色瘀血斑,脈弦細,緩而無力。《醫學綱目》中曰:“頭汗出,齊頸而還、血癥也。”化驗血,血小板等均正常範圍內。
此乃肝鬱氣滯,氣滯則血瘀。
治則:宜疏肝解鬱,活血化滯,佐以寧心安神。逍遙散加減。
處方:柴胡、當歸、白芍、梔子、丹皮、雲苓、生地、白朮、鬱金、炙甘草,水煎服。
方義:當歸、白芍、柴胡疏肝活瘀養血,並能清肝經之鬱熱,雲苓、炙甘草調和脾胃,梔子、丹皮活血涼血與柴胡並用以加強清肝經之鬱熱。
隨症加減,如氣滯血瘀者,周身竄疼(面板有青紫瘀血斑)加醋香附、鬱金、元胡、紅花、桃仁、雞血藤;心脾不足、心悸失眠者,加遠志、棗仁、山藥;氣虛者,加黃芪;血虛者,加熟地、山萸肉。
脫汗
脫汗也稱絕汗(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絕汗因氣血大量耗損,陰陽相離,是生命垂危的先兆。《靈樞·經脈篇》曰:“六陽氣絕,陰陽相離,腠理髮洩,絕汗乃出……”脫汗有陽脫,陰脫之分。
(1)陽脫(即亡陽) 多發生於青壯年或老年急性暴病,病勢垂危,陰不斂陽,陽氣立散欲絕,忽然大汗淋漓不止,呼吸氣微,瞑目神昏,撒手遺尿,脈微欲絕,手足發涼等,為陽氣暴脫,故曰亡陽。
陽脫:陽脫者,陰無所依。
治則:宜溫中回陽,參附湯加味。
處方:人參、制附子、鹿茸、黃芪、白芍、五味子、煅龍骨、煅牡蠣,水煎頻飲。
方義:人參大補元氣,是氣血雙補的主要藥物。陽脫腎中之真陽外越,附子、鹿茸合用既回陽又能填補腎中之真陽,黃芪補氣使陰生於陽。白芍、五味子、龍骨、牡蠣,既斂陰而又能收斂浮越之陽。
(2)陰脫(即亡陰) 多發生於老年久病內傷,肌肉消瘦如削,大肉已脫,大骨已現,形體肌肉津液已耗欲盡(特別是癌症之類的疾病),病危時呼吸呈魚口狀(如魚喝水狀)只有微弱的吸氣之力,脈細似無,唯頭部前額微汗出,身軀其他部位無汗。頭為諸陽之會,頭部出汗為元氣下脫,津液已盡,浮陽外越,微陽欲絕之先兆。《醫學綱目》曰:“元氣下脫,頭汗出如珠者死。”汗者血之液,久病津液消耗將盡,已無血。《靈樞·衛生會篇》曰:“奪血者無汗。”特別是急性大出血的患者,失血過多,搶救無效,臨終時頭身無汗。為陽脫陰竭,符合“奪血者無汗”的理論學說。陰脫陽已散,陽散陰已竭,均是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的危侯。凡屬暴脫者,倖存者鮮矣!
陰脫:陰脫者陽無所存,宜益陰補氣,獨參湯加味。
處方:人參、當歸、山萸肉、黃芪、五味子,水煎頻飲。
方義:人參既補陰又補陽,使陰生陽長,陰脫則陽氣衰微,浮陽外越,加當歸、山萸肉、白芍、黃芪以生血補血益氣,氣隨血生,血隨氣存,白芍、五味子既斂陰而又斂陽,使陰陽互生,二者相得益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