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是真快,轉眼就來到了臘月下旬,離過年是越來越近了。民間習俗裡,從臘月二十三開始,一直到除夕,每一天都有特別的寓意和習俗。比如,臘月二十三,就是祭灶王爺的日子,也是北方地區的小年。
小年,被稱作大年的前奏,常被視為“忙年”的開始,即從小年這一天開始,就要為過年做各項準備了。既然是傳統節日,自然就少不了各種民間習俗。在臘月二十三小年這一天,在我們的老傳統裡,也有多樣規矩,我把它們總結為“6大習俗”。
今天,懶喵就跟大家聊聊有關小年的話題,一起來看看,小年這“6大習俗”具體都有哪些?你知道幾種?
習俗1:祭灶神
灶神,俗稱灶王爺,在中國古代人們信奉的神靈中,灶神在民間的地位是最高的。相傳他是玉皇大帝派駐各家的監察大員,也是廚房之神,負責監督人們的善惡功過,並定期彙報給玉皇大帝。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就有了臘月二十三小年祭灶神的習俗。
在中國古代民間傳說中,每年到了臘月二十三這一天,灶神就要昇天,向玉皇大帝彙報其監察的一家人的善行和惡行。玉皇大帝會根據此,來安排新一年人們的吉凶禍福。因此,人們會在這一天舉行祭灶神儀式,來恭送灶王爺,也是希望灶神能在玉帝面前多美言幾句。
習俗2:掃塵土
過年,象徵著辭舊迎新,將迎來新的一年。從小年開始,一直到除夕,被人們稱作“掃塵日”,也叫“迎春日”,即在家中進行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都會拆洗晾曬被褥,清洗各種器具,掃去塵土,將不要的東西整理在一起處理掉。
小年掃塵土,除了是打掃衛生迎接春節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寓意,代表了除舊迎新,拔除不祥,將過去一年不好的一切都掃地出門,留出空間來迎接新的福氣和財氣,給新年添福添吉祥。
習俗3:剪頭髮
民間有句老話道,“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相傳在舊時候,剃頭匠臘月二十三過後就歇工回家過年了,加上老傳統里正月是不宜剪頭髮的,因此,人們會趕在小年這一天把頭髮理理。然後,小年剪頭髮這個習俗,就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小年到來,預示著離過年沒剩幾天了,新的一年即將到來。人們也將以一個整潔的新面貌,乾乾淨淨地祭灶神,來迎接新年的到來。小年剪頭髮,還預示著從“頭”開始,洗心革面,給新的一年開個好頭。
習俗4:貼窗花
臘月二十三小年開始,過年的氣息會越來越濃。大街小巷裡有了張燈結綵的節奏,人們也會用各種紅色的、象徵喜慶的飾物,來裝扮過年,當中就包括窗花。在小年這一天,很多地方的人們,都會開始準備貼窗花來裝飾屋子,烘托過年的氣氛。
窗花的顏色多為紅色,樣式上則是多種多樣,有生肖類窗花、吉祥富貴花類窗花,也有福字窗花、體現民間生活場景的窗花等。這些窗花共同的特點,就是將吉祥的事物和美好的願望結合在一起,寓意著為家人祈福。
習俗5:吃灶糖
灶糖,即麥芽糖,也是中國民間常見的年節食品和祭祀用品。根據形狀不同,灶糖裡有長條的“關東糖”,也有扁圓的“糖瓜”,還有帶芝麻的和不帶芝麻的之分。灶糖的特點是味道比較甜,還很粘牙。
小年吃灶糖,寓意粘住灶神的嘴,讓灶神的嘴甜一點,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和吉祥話,這樣就會賜福給家庭,來年家裡的日子會越過越紅火。對此,民間還有一句諺語道,“二十三,糖瓜粘“。
習俗6:吃團圓飯
在臘月二十三小年這一天,條件允許的人們,會全家團聚在一起,吃個熱熱鬧鬧的團圓飯,同時也開始商議著過年要準備的各樣事項。因此,小年吃的這頓團圓飯,也被人們稱作除夕年夜飯的縮小版。
小年團圓飯的餐桌上,菜餚的寓意要以吉祥為主,常見的有雞肉,寓意大吉大利;魚肉,寓意年年有餘;大蝦,寓意紅紅火火等。小年團圓飯,除了吃的是團圓寓意外,還象徵了人們對新一年的憧憬和期待。
【懶喵心得】
上面提到的6個習俗,都是臘月二十三小年這一天,老祖宗們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的老規矩。雖說隨著時間的流逝和時代的變遷,很多人的年節意識變得越來越淡薄。但是,我始終認為,這些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尊重老傳統,也是在尊重祖輩們的代代傳承。
用大白話聊美食,我是懶喵,喜歡美食的朋友,可以隨手點個關注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