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李嘉誠傳奇的經商故事大家可能有所耳聞,他曾一度將內陸資產不斷拋售,遠赴海外投資,但是在當地賺得盆滿缽滿之後,他卻選擇變賣套現,李嘉誠究竟在想什麼呢?
其實李嘉誠之所以能夠走到今天,靠的不僅僅是經商的頭腦和外界環境創造的機遇,更是他適可而止,節制保守的為人理念,歐洲的投資和撤資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從2000年開始,李嘉誠就開始在內地不同程度地拋售名下資產,不管是房地產還是金融投資業務,就連物業公司也成了變賣的物件。
當時大家都以為這個首富賺夠了錢要跑路,畢竟李嘉誠在香港跟外國人接觸得多,尤其對英國非常向往,所以大家一致認為他要去英國發展了。
事實的確如此,幾乎就是在從內地套現4000億以後,李嘉誠就開始在歐洲,尤其是英國國內大幅投資,購置了海量資產。
根據統計,截止到2019年,李嘉誠拿下了英國將近40%的天然氣市場,25%的電力供應份額,甚至連淡水資源的供應,都有四分之一的份額在李嘉誠手裡。
按照英國2020年公佈的財政收入資料來看,李嘉誠在當地的資產企業,為英國貢獻了35%的GDP總值。
當時英國官方非常看重李嘉誠,甚至英國女王親自為其頒發了獎章,而李嘉誠在整個歐洲的投資,讓其在2020年大賺了1470億元。
由於李嘉誠把控了英國多數重要能源的供應,不少人聲稱李嘉誠“買下了半個英國”,然而誰也沒想到,對英國,對歐洲如此重要的一箇中國商人,卻開始不斷拋售海外資產,重新返回中國大陸了。
在2020年,歐洲通訊技術裝置的訂單被李嘉誠拿下,但是同年李嘉誠卻又將其轉賣給當地其他企業,將近1.6萬個通訊裝置塔總價值高達718億。
而在2021年的11月份,李嘉誠更是將倫敦大樓賣給了韓國企業,拿走了105億元。
2021年12月14日,李嘉誠更是將旗下125架飛機,以及兩個往返於中歐的航空公司,賣給了美國的凱雷集團,套現332億元。
1年多的時間內,李嘉誠累計從海外市場和企業手裡拿走了1155億的資產,這讓不少人,尤其是英國人感到不安,他們認為李嘉誠賺夠了英國人的錢,又要跑路了。
而實際上,李嘉誠的確又回到了中國大陸投資,其在2021年接連拿下了重慶、廣東等多個省市的土地專案。
甚至李嘉誠還專門拿出了25億,跟國家電網合作建設新能源充電產業。
眼看在英國經濟領域佔據如此重要資源和地位的李嘉誠要走,英國當地也開始積極應對,在2021年英國立刻出手,要求對李嘉誠變賣1.6萬訊號塔,套現718億的收購案進行反壟斷調查。
英國當地認為,李嘉誠藉助英國對自己的信任,搶下訂單後卻又高價賣給別人來做,這種行為就是從英國“空手套白狼”。
雖然這種說法的真偽無從考證,但是李嘉誠這一來一回賺到的利潤勢必不低,畢竟如此巨大的專案,如果利潤不高,李嘉誠也不會冒險去做。
可能不少人對李嘉誠這一舉措感到不理解,英國和歐洲為其創造了不小的利潤,為何在風頭正盛的時候選擇撤資離場呢?
雖然李嘉誠沒有回應過這個問題,但是從他之前的發言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曾經李嘉誠表示,“企業要時刻有憂患意識,對於一個賺錢的行業要保持理性,堅決不能賺最後一個銅板”。
換句話說,李嘉誠認為一個行業最賺錢的時候,也是由盛轉衰的時候,自己能夠從中獲利已經很滿足了,不需要持續靠著這一個行業賺錢。
畢竟一旦該行業出現沒落,如果沒能提前預知和準備,遭受的損失是無法估計的。
所以正是李嘉誠求穩的策略,才會讓他及時在每個行業中快速抽身離場。
不過此次被英國調查的李嘉誠,還能夠從容地全身而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