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粉絲經濟”幾乎是商業模式的核心,粉絲經濟是指透過提升使用者黏性並以口碑營銷形式獲取經濟利益與社會效益的商業運作模式。商家透過與客戶的不斷溝通互動,更新產品,最佳化服務,從而與客戶建立長久、穩定的對應關係,形成牢靠的粉絲黏性。
但房地產交易頻次低,很多人一生可能只有2、3次的置業選擇,有些開發商作為開發運營的主體,清盤後就火速離場,將交房環節推給物業公司,與客戶直接進行情感切割,除了在有老帶新營銷計劃時願意對老業主進行梳理,之後兩者之間便再無關聯,因此很難在開發商和消費者之間建立黏性。
在高週轉的增量時代,這當然不失為一種辦法,但另一些房企則選擇截然相反的方式,不斷地做加法,和業主建立起“親密關係”,以提高業主忠誠度來置換營收,當市場進入存量時代,這種模式獲得了極強的生存與發展的韌性。
說到這兒,就不得不提粉絲經濟“玩”得比較好的本土房企,如萬錦、興泰、伊泰等(排名不分先後)。
萬錦
首先拿萬錦舉例,呼市人說起萬錦,對其印象無一不是:物業好、質量好。
買房挑物業,物業服務直接關係到業主的居住感受。給業主擦玻璃、送洗衣服、結婚新人送鮮花,鋪紅毯、送豆芽、為長者老人做飯等細枝末節的小事,萬錦物業都會做。2022年開發的萬錦攬月,這種服務加碼為在社群增加高爾夫、壁球場等,開始鋪墊為圈層人士打造理想生活場景。
老業主們一旦享受過這些來自萬錦物業的貼心服務,便成為“行走的廣告牌”,甚至下次換房時會再次選擇萬錦。
尤其最近2年,萬錦粉絲圈討論、自來水安利的聲音越來越響,都說“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把已有業主服務好,所產生的暈輪效應就足以影響到他們身邊更廣泛的消費人群。
而且萬錦麾下的內蒙古華億建築公司,除了萬錦自家的專案外,還承建瞭如中海臻如府、華潤紫雲府、億利生態城/瀾庭等,僅從這一點就足矣看出市場對萬錦房屋質量的認可。
隨著企業不斷髮展,業主家庭積累的越來越多,標杆專案越來越多,開發商的口碑已經形成了正向迴圈,開始享受時間和服務帶來的複利。
興泰
再來說說興泰。興泰在宣傳方面也是一向比較低調,殊不知興泰建設集團已15次蟬聯“魯班獎”,這是我國一年一評的建設工程質量最高獎,相當於建築界的“奧斯卡”,如此高的含金量,其工程質量可見一斑。
2021年呼市市場走向分化,這一年市場上時有房企暴雷新聞。新上市的興泰東河灣三期來了一次壯舉——將工地圍牆開啟,讓來訪人走進施工現場,切實感受建築的工序和細節。
消費者怕樓盤停工爛尾、怕減配降標、怕不能按時交付?施工現場就在這裡,業主和準業主隨時隨地監工。
在實體展示樣板間中,購房者可以看到地暖、電井、牆面的各個隱藏細節。專案還在建築牆體醒目處做了標註,貼上二維碼,來訪人可以透過掃碼檢視詳細資訊。
這樣與購房者坦誠相待,在建築品質上的直球輸出,才是鑑別房企對待自己作品和業主是否有足夠大誠意與責任擔當的彰顯。
經過多年發展,興泰已經形成了從專案前期設計研發,到中期施工建設,再到後期物業服務的閉環。它不斷對自家產品進行打磨,深耕佈局的建築領域也結出了累累碩果——
青橙部落、興泰御都分別被評為2007年度、2009年度呼市“十大明星樓盤”,東河灣小區2009年被評為呼市“十大規劃設計獎”,攬勝苑專案一、二期獲得2010年度廣廈獎…
最早交房的小區已經10年,現在再看,建築外立面和社群園林依然顏值線上、歷久彌新。
伊泰
接下來再說進駐呼市13年,“豪宅”專業戶——伊泰。
與上述兩個房企類似,伊泰很少做營銷去宣傳自家有多“豪”,物業有多出眾,它似乎更願意去挖掘受眾的精神世界,豐富自身及業主的精神內涵——2021年,伊泰華府世家基於對業主需求的洞察,在營銷中心一樓打造了一個社群圖書館,購入新華書店精品書籍共3300多冊、2400多種,供業主免費閱讀。
在伊泰描述社群圖書館的文章中,有這樣一句話:
“在離開校園後,可能我們更需要,在居住附近步行10分鐘內,有這樣一間面積不大的空間,擺上幾張桌子,立上幾排書架,陽光灑落時,可以聽到附近有人翻動書頁的聲音。”
人類對居住空間的訴求,從安全、健康再上升到舒適、幸福、美好的自我實現,是逐層遞進的。人的基本需求很容易滿足,但想讓精神保持愉悅比較難,伊泰的豪宅價值大眾已形成共識,這是頂層人士的基本需求,而社群圖書館的亮相讓處於這個圈層的人產生了感性的、精神層次的認同,這就是一種關乎自我實現、美好人居理念的具象體現。
伊泰華府世家—秋景
業主在這樣的社群氛圍中生活,下一代從小就受周邊儒雅環境的文化薰陶,也是一種對學識、教育的世家傳承。
這樣一來,伊泰的標籤從豪宅進化為名宅,這些氛圍營造已經遠遠超出了蓋房子、做營銷、發展粉絲經濟的範疇,而是向著更廣闊的星辰大海上下求索,讓“伊泰”成為市場上的一種價值標準。
房青城說
如今網路資訊氾濫,大面積的營銷投放容易讓消費者視覺疲勞,推廣效應邊際遞減。但當一個樓盤,由粉絲們追逐、討論、安利,屬於粉絲的圈子聲音越來越響,就足以影響圈子觸及到的更廣泛人群。
粉絲經濟的要點之一,是與使用者互動時產生群體共鳴。
從伊泰的圖書館,再到萬錦的花房、音樂廳、壁球場,社群配套不斷豐富改進,房企和業主之間搭建起良性互動的橋樑越多,就越能滿足人們對美好居住的期待,業主繼而轉化為粉絲,滾雪球式拓展,成為房企們行走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說到底,不論是口碑營銷、質量營銷,還是文化情懷營銷,最終都該回歸到房地產行業的社會意義。
近年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定位發生轉變,在政策、市場形勢及人民群眾需求的引導下,產品致勝的消費時代已然來臨,接下來的賽道上各家都得拿出真本事:高階的產品與服務。
牢固的粉絲群體、過硬的工程質量和物業服務,這些本土房企已經為我們證明,相信他們的路會越走越寬,接下來的2022年,本土房企們依然會活躍在市場上,與全國性房企一起,構築起呼和浩特市場良性的競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