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視劇《大染坊》之中,陳六子的主角光環過於耀眼,世人皆被陳六子的見識、能力所折服,而其實在劇中,還有一些隱藏的高人,他們有的是陳六子的伯樂,有的是陳六子的恩人,有的則是陳六子生意場上的對手,他們的存在既豐富了陳六子的人生軌跡,也點撥了陳六子的人生方向。
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在《大染坊》中的隱藏高人吧!
這首當其衝的,應是張店盧老爺子,也就是大華染廠東家盧家駒的父親。
陳六子曾說,他此生最佩服的一個人就是盧老爺子,並說盧老爺子的眼力、才氣、見識絕不在上海林伯清之下,這評價是很高了,你想一個是鄉下土財主,一個是上海商業家,陳六子居然認為盧老爺子格局遠在上海林伯清之上,由此可見,盧老爺子那絕對是一個高人。
第一:盧老爺子善於把控談話技巧,能將話語主動權巧妙的掌握在自己手中,並不會讓對方覺得突兀,反而認為深受器重。在陳六子初到張店與盧老爺子談合作事宜時,曾開口大讚盧大少爺出國留洋,是個一等一的人才,【採瑛】盧老爺子深知長子品行,並不加點評,反而將話鋒轉到了陳六子身上,並說爹好娘好,不如自強好,這句話就是在肯定陳六子的能力,如果這是簡單的肯定,那麼下一句他說:《明史稿》裡講,洪武皇帝朱元璋,一字不識通六經,我看你就有那麼點意思。這句話一出來,那真的是對陳六子相當滿意了,不是誰都能與皇帝相提並論,陳六子原本可能覺得自己一字不識,在盧少爺面前還有些許不自信,但盧老爺這句話一出,對於陳六子而言那是極高的評價,既肯定了他的能力,又點明雖不識字但並不是沒有文化,也讓陳六子在心裡暗暗佩服。
第二:盧老爺子憑一舉之力扭轉局面,在盧少爺與陳六子言語交談中,並不融洽,陳六子站起來直言:做生意講究彎刀對著瓢切菜,我是那彎刀,大少爺不是那瓢啊。說完就要離開,盧老爺子趕忙拉住,一邊說著陳六子在上海和洋人互動趣事來緩合氣氛,一邊給自己的兒子使眼色,好在盧大少爺在父親的暗示下,明白了父親的意思,便主動給這即將冷場的尷尬場面遞了個臺階,這才讓生意有了談下去的餘地。
盧老爺很明白,凡是幹大事的人,首先第一條要學的就是禮賢下士,所以他對陳六子可謂是給足了誠意。
第三:盧老爺的格局很大,知道做生意講求的是誠心,而陳六子既是合夥人,同時也是印染界一等一的人才,在青島開染廠,是一萬大洋的起步合夥,可利潤分成卻是倒著四六分,陳六子拿六,盧家拿四,此舉可以說是讓陳六子心悅誠服,並將所有心血都放在了染廠上,而盧老爺子更是在染廠開業一個月之後,親自來到青島,為陳六子站腳助威,奠定了陳六子是染廠主事人的資格。【採瑛】
陳六子不認字,他就一個字一個字的教給他: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成害。就這麼一句話,讓陳六子一生受用不盡,在那個動亂的年代裡,幾次三番扛住了對手的擠壓,併成功翻身,成為印染界有名的商業家。
如果陳六子是一匹千里馬,那盧老爺子就是慧眼識君的伯樂,陳六子此人雖然能力卓越,但要價高,心氣兒也高,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跟他合夥的,像之前的濟南三元染廠趙東初的父親也曾和陳六子談過合辦染廠的事,可趙老爺子就覺得陳六子要的分子太高,超過了他能接受的底線,也就導致了合作談判中止,濟南三元染廠雖然在後來也是個大廠,但它的名氣比起陳六子的飛虎牌來說,還是略遜一籌。
這也可以看出盧老爺子的眼力勁,當樣,同樣來說,如果不是盧老爺子有遠見,陳六子可能到最後也只是周村的一個小染匠。所謂貴人,不外如是。
這第二位高人,便是濟南名家苗翰東。
苗翰東是第一批赴洋留學生,回國之後在濟南建立起自己的事業,有面粉大王的美稱。人人提起苗翰東那都是豎起大拇指,濟南地界的地頭蛇也沒有一個敢去招惹的,用上海商業家林伯清的話來說,苗先生穿上西裝那就是有文化的大亨,穿上便服就是儒雅士紳。【採瑛】
苗翰東與陳六子相識於微時,當時陳六子還在討飯,有一天就討到了苗翰東的家裡,據陳六子回憶:當時我只喊了一聲,苗哥便從屋裡出來了,遞給我一個白麵饃饃,說你快吃吧,我拿著那個白麵饃饃,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而苗翰東的善舉,也引得陳六子在後來年年都在過年時節上門拜訪,一進門納頭就拜,讓苗翰東感動不已,對於陳六子的感恩之舉,苗翰東引為兄弟,他作為濟南有名的商業家,從不嫌棄陳六子曾經是個要飯的,反而將他當作親弟弟一樣看待。
陳六子在青島開染廠與元亨染廠孫明祖競爭,苗翰東直接致電到他開在青島的臨海大酒店,明言稱:我弟在青,生意初興,食宿全免,俱歸翰東。苗翰東還直言所有元亨染廠的人,吃飯可以,住宿不行。這一舉措就讓想要去臨海大酒店截回客商的孫明祖惱怒不已,苗翰東此舉,無疑是給剛剛起步的大華染廠極大的支援。【採瑛】
陳六子此人,天不怕地不怕,卻唯獨害怕苗翰東,這裡的怕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因為尊敬。
苗翰東喜歡下象棋,最喜歡研究棋譜,可是他的棋再好,也抵不過陳六子在周村大街上學的野路子。在上海林祥榮與陳六子之間的商業競爭之時,苗翰東給了陳六子打電話說,六弟,可還頂得住嗎?若有需要幫忙的地方儘管說,要錢給錢,要人給人。
在後來林家落敗,上海林伯清求助之時,他也當了一回和事佬,不但拯救了像虞美人這樣一個品牌的沒落,而且牽線讓上海林伯清與陳六子自此相識,三人在鐵公祠開啟車輪戰,開啟了一個魯滬會戰的佳話美談。
第三位高人,則是上海林伯清。
當初,他的獨子林祥榮意圖獨佔花布市場,就拉伸花布寬度,降低每尺布的價格,逼得在市場上的其他花布染廠日漸沒落,更因為被陳六子以一塊錢一件的價格買走了八千件布,就在報上辱罵人家,引得陳六子反擊,上演了一出“飛虎戲美人”,差點讓虞美人這個品牌從此消失。
林伯清當機立斷與苗先生聯絡,實施補救措施。他雖然是生意場中人,但格局眼光極大,當林祥榮說想要找找黃金榮杜月笙報復陳六子的時候,林伯清更是怒其不爭,直言道:在生意場上有個損失這不算什麼,可黃金榮杜月笙是什麼人?他們是地痞流氓,我們是堂堂的上海商業家,生意場上的事就在生意場上解決,你怎麼能這麼下賤?想出這種辦法來?
林祥榮被陳六子逼得狗急跳牆,可林伯清腦子門兒清,他清楚的知道,商場如戰場,一時的得失是正常的,對於此次事件,他也明白是自家孩子不懂事,先行招惹陳六子在前,這也怨不得人家陳六子反擊。
在虞美人被陳六子的飛虎牌擠兌到如此地步,還能設身處地的考慮事情因果,並將責任總攬到自己身上,如此心胸,林伯清著實讓人敬佩。【採瑛】
後來,在他見過陳六子之後,就對陳六子這個人的印象極好,只此一面,兩人便成了極好的朋友,互通訊件,友好溝通。林伯清甚至願意以所有林家產業兩成分子的商業價值來邀請陳六子的加盟,還特別言明,不要他的產業,只要他這個人,這說明林伯清亦是慧眼識人,深知陳六子是個難得的將才,只是他沒有盧老爺子運氣好,認識陳六子有些晚了,為此他還很懊悔,嘆著氣說道:這樣的人才我怎麼就沒有呢?
日軍侵佔東三省,陳六子他們無法再從藤井處購理坯布,轉而向上海林家進貨,林伯清提議將青島那兩個廠的坯布價格降下來,這樣一種明晃晃的示好,可以說是以極大的誠心來結交這幾個小朋友,從此之後,三家猶如一家之親,同仇敵愾。
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好,林伯清深知這一點,因此他不斷的教育兒子,要向陳六子學習,要腳踏實地,切莫盲目自信,要遵從市場規則,不要意圖擾亂市場,差點走歪了的林祥榮,就這麼被自己的父親帶回了正道,成為了一個名正言順的商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