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水滸傳》播出之後,康凱飾演的李逵曾經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大家關注的焦點倒不是康凱的演技,
而是康凱飾演的李逵,和張涵予飾演的宋江站在一起相比較,差異太大了。
黑旋風李逵是一介粗武村夫,但是在膚色上卻黑不過好哥哥宋江。
這完全是違背了“黑旋風”的黑字嘛。
面對觀眾的質疑,康凱高聲喊冤:自己不是不夠黑,而是張涵予太黑!
但作為一個專業演員,除了膚色,
康凱所飾演的李逵的出鏡效果,倒還不錯。
為了更貼合角色,李逵還特意增肥了幾十斤!
康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北方漢子,孔武有力的四肢讓人充滿安全感。
康凱能長成這個模樣,既要感謝北方人的高大基因,
更得益於他有一個從小帶他練習武術的父親。
康凱出生於1972年的北京,康凱的原生家庭不算太富裕,
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買不起電視機。
沒有電視機,一家人靠什麼打發時間呢?
後來爸爸媽媽用工資買了一臺小小的收音機,豐富了康凱貧瘠的童年世界。
當時的電臺,除了固定的新聞節目,最火爆的就是各種各樣的評書。
“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
說書人的醒木一拍,就把幼年康凱引入了一個瑰麗的故事世界。
評書的內容大多是從古代故事中取材,
除了我們熟知的四大名著,還有《三言兩拍》,《說岳全傳》等等。
岳飛的故事尤其吸引康凱,在聽完《說岳全書》之後,
小康凱模仿說書人的拍醒木的聲音說,
自己也要像岳飛一樣,學習武術,將來保家衛國!
當時的社會流行著一股武術熱潮,
康凱的父親見到兒子有志於學習武術,感到很安慰。
雖然武術不能保家衛國,但是多練練武術沒什麼壞處,至少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嘛。
所以康凱的父親立刻提溜著康凱,找到武術老師傅的家,命令康凱拜師學藝。
康凱正式開始學習武術那年只有7歲,睡眠對小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為了練武術,康凱凌晨三點就要起床,在師傅的安排下練習晨功。
小孩子的筋骨柔軟,為了讓康凱有一個柔韌的身體,
武術師傅帶著康凱劈叉、下腰、倒八字。拉筋太疼了!
天氣冷的時候,小康凱的眼淚和鼻涕混在一起,糊了一臉。
起床之後立即進行晨功,康凱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上學之前,康凱急急忙忙吃完早飯,這才由父母領著去上小學。
小孩子的心總是靜不下來的。學武術太累,康凱也想過放棄。
為什麼別的小孩就能睡到很晚才起床,
為什麼自己卻要在天黑的時候就扎馬步?
但這時候父親總是勸他繼續堅持,
後來隨著武藝的精進,不用父親催促,
康凱也能趕在三點起床,跟隨師父一起練。
一開始師傅教的是少林拳法,
把少林拳法融會貫通之後,師傅又帶著康凱學習其他招式。
日復一日的練習之下,康凱已經成了遠近聞名的小把式。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陳真熱”的風頭已過,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捧金庸,古龍等小說大師,
TVB順應這股潮流開始不斷翻拍這些大師的作品,
此時,成龍也在影壇上闖出了名氣。
意外接觸到這些電視劇和成龍之後,康凱第一次被震驚了:
原來武術不僅只能在同學面前出風頭,它還有更廣闊的世界!
夢想的種子就此埋下,康凱想,以後自己也要做一名龍虎武師,在電視中大展拳腳!
然而夢想和現實往往是有一定差距的。
中學畢業以後的康凱並沒有選擇報考專業的學院,
而是按部就班了選擇了普通人的生活。
後來康凱手中有了一點錢,便和朋友合資開辦了一家武館。
康凱希望透過開辦武館的方式養活自己,弘揚武術,
但是真正想讓自家小孩學習武術的還真沒幾個。
所以康凱武館不僅沒有賺錢,反倒賠進去不少。
再這樣下去,武館只有關門一條路。
而康凱自己,也只能喝西北風了。
明明自己本事不小,為什麼武館卻瀕臨倒閉?康凱百思不得其解。
不過學習武術還是有一點好處的,
那就是康凱已經徘徊在娛樂圈的大門口,時不時可以進去瀏覽參觀一番。
康凱的身手不錯,經過好友間的口口相傳,
有些劇組逐漸找上門來,邀請康凱去做武術指導。
武術指導雖然不算真正的龍虎武師,但這也不失為一種圓夢途徑。
武術指導的經歷,讓康凱進入了不一樣的世界。
幾乎被埋沒的演員夢重新被點亮,
但是看到參加拍攝的男女演員,
外形俊朗飄逸,風姿綽約,自己這樣的大塊頭,和他們似乎完全不搭!
康凱因為自己的身材自卑,但是友人的鼓勵給了他信心,
“你可是習武之人!霍元甲,陳真,古往今來的大英雄,從來沒有害怕失敗和輸的人。”
大受鼓舞的康凱決心實現自己的演員夢。
1995年,康凱報名了影視行業的三大學府之一——北影,
艱難的備考之後,康凱終於來到了心儀的大學。
每年報考北影的年輕男女多如牛毛,
中國最頂尖的一批美人削尖了腦袋都想往裡擠。
康凱低頭看看自己威武的形體,最終沒有選擇表演系,
而是退而求其次,報考了導演系,輔修編劇。
在北影學習了一陣之後,康凱認為理論知識再多也沒用,
必須投入到實踐當中,才能更快地提高自己。
所以康凱開始周旋在大小劇組學習經驗,簡單點說,就是跑龍套。
別的龍套幹這一行大多是為了賺錢,而康凱則不在乎薪資多少,
做完了學校規定了作業之後,康凱就馬不停蹄來到影視城找活幹,
在當群眾演員的過程中,康凱也遇到了不少朋友。
一方面忙活著老師佈置下來的各個科目作業,
一方面穿梭在各個劇組,在這段辛苦卻充實的日子裡,
康凱確實學到了不少知識。
接觸到了更寬廣的世界之後,康凱深感自己的渺小與不足。
2006年,康凱前往俄羅斯進修,繼續打磨自己。
正當康凱在俄羅斯深造的時候,
來自遙遠中國,父親的一通電話,讓康凱手腳冰涼。
電話中,父親的聲音好像突然蒼老了不少。
他告訴康凱,“母親病重。”
為了照顧母親,康凱中斷了留學的計劃,收拾行裝,立刻返回母親身邊。
這次回到故鄉,康凱短時間內不打算再離開了。
所以他一邊照顧母親,一邊開始尋找新的工作機會。
當時高希希正在籌拍新版《三國演義》,廣泛招募演員。
史詩鉅製,角色眾多。總有一個角色適合自己。
而康凱最想演的,就是張飛。這樣想著,康凱就撥通了高希希的電話。
其實康凱和高希希在十多年前就認識,
康凱打算接演張飛這個角色,一開始就撥通了高希希的電話。
經過簡單交流,康凱的心裡基本有了底。
見完面之後,高希希當場拍板定下康凱飾演張飛,
但是高希希對康凱的體型略有不滿。
分開的時候,他叮囑康凱:
電視劇開拍之前,一定要想方設法增加體重,還要抓緊鍛鍊,
爭取讓“張飛”達到原著中的身板。
為了達到導演的要求,康凱不斷攝取高熱量的食物,
雞腿牛肉是身邊常備的,晚上從健身房結束訓練之後,
康凱往往還要再吃一頓夜宵,喝上幾瓶啤酒。
新版《三國演義》開機,
高希希看到康凱從190斤膨脹到225斤大為滿意,
表示這就是理想中張飛的身材。
原著中的張飛“豹頭環眼”,精通好幾種武藝。
為了讓康凱更貼近角色,基本每一場武戲,都是康凱親自登場。
內行拍武戲,困難和壓力相對較小。
但是在拍戲過程中,康凱也受了不少苦。
電視劇開拍不到一個月,康凱就因為闌尾發炎,向劇組告假割闌尾。
因為不想耽誤拍攝進度,大意的康凱還未拆線就頂傷上陣。
那時恰好有一場武戲即將開拍,康凱感覺自己狀態不錯,
於是披上40多斤的鎧甲,提上30多斤的槍,翻身上馬。
然而康凱還未開始動作,就感覺到腹部傷口開裂。
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接下來的一個月康凱不得不安心養傷,暫時接拍文戲。
“張飛”是康凱演藝生涯中很重要的一個角色,
為了演好張飛,康凱還差點遭受生命危險。
但是新版《三國演義》播出之後,“張飛”獲得的好評,卻沒有想象中的多。
原著中的張飛,雖然外表粗獷,但是心思細膩。
新版播出之後,不少觀眾認為康凱所飾演的張飛,威武有餘,細膩不足。
完全把張飛演成了一個粗魯的鄉野村夫。
康凱有苦說不出。只能想辦法繼續提高自己,
爭取在其他作品中,好好表現。
在《三國》劇組,張飛的體重又上漲了不少。
為了儘快恢復到曾經健美的體型,康凱很快制定了一套減肥增肌計劃。
但沒來得及踐行多少,康凱就接到了新版《水滸傳》劇組的邀請。
這一次,康凱將要挑戰“黑旋風”李逵。
李逵的外號叫“黑旋風”,重要無比的就是那個“黑”字。
為了力求還原,開機前的試妝造型,
化妝師用最深的粉底給康凱來了一個黑臉妝。
可惜這個妝的效果太差,讓康凱成了四不像。
在導演的安排下,化妝師換了另一款自然的粉底。
在新版《水滸》劇組,有一個不化妝也很黑的人,他就是張涵予。
化完妝的康凱和張涵予站在一起,“黑旋風”竟然比“及時雨”白上不少。
電視劇一經播出,就遭到廣泛的吐槽。也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康凱實在是太冤了。
前有《三國演義》,後有《水滸傳》,僅僅是四大名著,康凱就演了兩部。
後來康凱還演了樊噲等角色,
這些都是我國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
可惜這些電視劇並沒有給康凱的事業有太多助力。
反而因為角色型別差不多,極大地阻礙了康凱的戲路。
康凱飾演的大部分角色都是鬍子拉碴型的。
蓬鬆的絡腮鬍將康凱的臉遮了大半,這成為他的個人特色之一。
康凱練武術出身,身材魁梧自不必說。
這兩點加起來,康凱很容易給觀眾們留下固定的印象。
如今的影視市場。康凱過去所塑造的角色已經不再流行,
康凱的戲路,就這樣漸漸走向了盡頭。
沒有辦法,後來的康凱逐漸消失在主流影視圈。
如今的他減肥成功,更多的是出現在綜藝舞臺上。
康凱因夢想成為“英雄”所以立志學武,
後來的他連續出演李逵、張飛,
從某個層面來說,康凱也算是圓夢了。
友情提示:文章為本人原創內容,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網路(如侵權聯絡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