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允許有人沒看過《靈魂擺渡》。
在《靈魂擺渡》之前,我國網路劇多是一些吐槽搞笑向快消短劇,作為下飯劇給大家打發時間,就算不看劇情,當個背景音聽也無甚影響。
而《靈魂擺渡》的出現,是愛奇藝的一次試水,為它後來做主流短劇以及打造迷霧劇場起了關鍵作用。
《靈魂擺渡》不是簡單的鬼故事,它有以中國古神話為依託的完整世界觀,又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使其更符合當下的時代精神,和現代人的審美需求。
以鬼話講人心,平均每集一個故事,透過“鬼”的視角來剖析人性,表達獨特的生死觀。
邏輯線上,故事完整,層層遞進,不打擦邊球,觀點新穎辛辣又深入。
把整個《靈魂擺渡》系列看完之後意猶未盡,腦子裡留下的非但不是以前很害怕的詭異畫面,反而內心充斥著溫柔。
是那種百轉千回的溫柔,因為在《靈魂擺渡》的故事裡,沒有傳統的單純為了復仇的鬼,他們總是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有生前的哀痛,有放不下的牽掛,他們有感情,甚至比人更有血有肉。
2014年的劇,哪怕拿到現在再看一遍,服化道確實簡陋,一些大場面的特效很不值錢,但歷久彌新的是它的故事,依然那麼溫暖醇厚,越品越有味道。
《靈魂擺渡》中不乏我們熟知的神話,織女的故事、孟婆的故事、白蛇青蛇和許仙等等,但每個故事都進行了顛覆性的改編,改編的又是那麼合理。
不論是愛情、友情、親情,乃至家國情懷,三界之中的人、鬼、神、妖,都歷歷在目,有他們愈發清楚的面貌。
如此精彩的作品,必得關注下幕後工作者,《靈魂擺渡》的創作團隊中起到畫龍點睛作用的是導演巨興茂和編劇小吉祥天。
小吉祥天向來天馬行空,敢想敢寫,雖然他作品總體還是以正能量為主,但就目前的形勢來看,他擅長以靈異鬼怪為切入點的故事作品,在國產劇市場可發揮空間不大。
導演巨興茂演員出身,從《靈魂擺渡》開始轉行做導演,他跟小吉祥天的搭檔可謂天作之合,一個敢寫一個敢拍,才有了《靈魂擺渡》這麼優秀的作品。
聰明的小夥伴已經看出來了,這個團隊還缺了一個大家熟悉的名字—郭靖宇。
沒錯,就是那個拍出《娘道》的郭靖宇。
《娘道》由郭靖宇任總編劇和總導演,巨興茂執導,《靈魂擺渡》中的一眾主創嶽麗娜、於毅、劉智揚、肖茵、倪虹潔等都有份出演。
時至今日,我們仍無法相信拍出《娘道》和《靈魂擺渡》的是同一批人。
這批人還拍了《打狗棍》、《大秧歌》、《鐵梨花》等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一整個大跳躍,思維實在跟不上。
近日,網上有訊息稱,《靈魂擺渡》的原班團隊要攜手打造新的作品。
點開組訊一看可不是,藝術總監郭靖宇,監製/編劇小吉祥天,總導演巨興茂。
咱就說這次不讓郭靖宇做編劇了,是不是可以期待一下,它不會成為下一個《娘道》?
那種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淪喪,實在不能重來一次。
這部作品名叫《女神飯店》,內容簡介中寫:十九世紀二十年代,留學歸來的老闆金東霖為一神秘女子在上海城郊天女湖湖畔建造了一座女神飯店,店內供奉八臂天女。
金東霖婚後三載,其屍首於一池白蓮中浮出,身上傷口皆為八臂天女的八種利器所致,平時圍繞在他身邊的女人們也一一顯露,有歌女有作家還有寡婦。
而天女湖畔的飯店內,八臂天女依然佇立在那裡……
聽上去十分帶感,是小吉祥天最擅長拿捏的題材沒錯了,只要他正常發揮,以《靈魂擺渡》的水平來看,又將打造出一個膾炙人口的經典故事。
熱評中說:“別是《德魯納酒店》翻拍的吧?”
國產劇雖然總體質量不佳,不代表我們沒有上乘優質的原創,評論中也有其他網友反駁了,說《德魯納酒店》在一定程度上“借鑑”了《靈魂擺渡》和《東宮》,可不是我們抄襲或翻拍韓劇哦。
《女神飯店》引發了網友熱烈的討論,網友們討論的點在於郭靖宇團隊近年來似乎將資本轉移到了東南亞,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成立了分公司,像《女神飯店》這種型別的作品,國內過審太難,他們會在國外製作完成後,反響引入國內。
聽上去不失為一種好方法,郭靖宇團隊早先就露出了這種苗頭,2020年播出的翻拍劇《小娘惹》和在愛奇藝國際版播出的改編自《靈魂擺渡》的《靈魂擺渡.南洋傳說》就是佐證。
有人質疑,這是否是國內審查制度必然帶來的結果?人才和資本的外流。
有人倒覺得,這會是國內影視業出海作戰的好機遇,如果能在東南亞以當地傳統文化為切入點,進而宣揚中國文化,就能更大限度的佔據東南亞市場,至少不會讓韓流一家獨大。
兩種說法都有道理,郭靖宇團隊在東南亞成立分公司是不是為了宣揚中國文化不好說,但至少在內容創作上自由度大了不少,像《女神飯店》這種作品,只要最終能讓國內觀眾看到就好,畢竟比起尚不明確現狀的海外市場,還是國內市場更得心應手一些。
打著《靈魂擺渡》原班人馬的旗號,難免讓觀眾們再次升起一股對郭靖宇團隊的期待,但讓人擔心的是,郭靖宇並沒有插手當時《靈魂擺渡》的製作,這次讓總是在劇中有意無意的加入糟粕文化,宣揚封閉思想的他來擔任《女神飯店》的藝術總監,他會在製作過程中,給成品提出什麼意見,真是讓人提心吊膽。
無論郭靖宇本性如此也好,為了精準迎合他的受眾也好,我們都不想再看到史詩級爛片《娘道》2.0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