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題材電視劇《山海情》的時間跨度非常大,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到二十一世紀的2016年,我們的主人公馬得福從一個19歲的,剛參加工作的愣頭青到一個45歲的成熟幹練的中年幹部。
而村子裡的大西北F4也長大了,都是三十多歲的成年人。
當然,他們也是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幸福,都是有兒有女的中年人了。
一直以為,電視劇結束在王凱和黃軒共同坐在吉普車上,大手和肉手握在一起,然後,吉普車來到三級揚水站現場,兩人並肩看著三級揚水站放水過程。
水花飛濺在他們的臉上。
接著,用字幕表現出他們的結局。
結果,正午陽光沒有這樣做,而是插入一段宣傳片,讓我們看今天的閩寧鎮,宣傳片最後定格在閩寧鎮的特色,賀蘭紅葡萄酒上。
這不是插播廣告嗎?
還不夠,鏡頭拉開,原來,這是一個大型的招商現場會,來賓們西裝革履地坐在臺下觀看宣傳片。
主持人宣佈,請寧安縣縣委領導馬得福先生講話。
什麼?馬得福當縣長了,這部電視劇真的是馬得福升職記啊,只知道他從一個19歲的愣頭青成為中年人,當了閩寧鎮鎮長,沒有想到,如今的他成為寧安縣的縣長了。
那個灰頭土臉的,還帶著高原紅的,一頭亂髮的馬得福不見了,走上臺的馬得福是一個頭發一絲不亂的西裝革履的優雅男士,而且,與王凱的潘書記不同,他戴著金絲眼鏡,特別有書卷氣。
這是領導幹部的楷模啊。
他優雅地握著紅酒杯,用帶著西北口音的普通話介紹賀蘭紅葡萄酒。
這下糟糕了,主角不是黃軒,不是馬得福,而是賀蘭紅。《山海情》毫不吝嗇地給了賀蘭紅一個大大的特寫鏡頭,既是廣告,也是作為閩寧鎮葡萄酒產業的代表。
代表賀蘭山東麓的葡萄酒有很多,為啥偏偏是賀蘭紅?
因為賀蘭紅是寧夏葡萄酒局投資建的酒莊,說它是政府的“親兒子”毫不為過,人家肩負著打響賀蘭山產區名聲的任務呢。所以,必須選擇它。
伴隨著賀蘭紅的出鏡,《山海情》也透過馬得福的發言悄咪咪地開始了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的安利。
這酒怎麼樣,聽馬得福,喔不,黃軒來給你講。
我們這裡的緯度好,日照時間長,降雨量小。
對於閩寧鎮來說,賀蘭山就像是一道天然屏障,阻擋了騰格裡沙漠對土地的吞噬。同時也削弱了南下西伯利亞的冷氣流,給予了葡萄生長的最佳條件。
因為這裡日照長、光照強,所以葡萄酒的香氣物質含量較高,而且,紅葡萄色素髮育良好,顏色較深,即便是白葡萄酒顏色也表現出更深的色度。
因為賀蘭山東麓晝夜溫差大,有利於糖分積累。所以,葡萄酒的酒精度較高,由於產區無霜期較長,葡萄的生長期較長,葡萄酒中的優質單寧含量也較高,單寧豐富而柔順。這裡氣候相對乾燥,病蟲害也較少。
因為賀蘭山東麓是一片未被開墾的戈壁荒灘,這裡以風沙、灌淤、礫石土壤為主。有機質含量低、貧瘠,通氣透水性強,正是適合葡萄生產的好條件。
美酒佳釀,七分靠種,三分才靠釀。正如馬德福所說的“這裡擁有世界上釀酒葡萄生長所需求的全部優質條件”。
不說了,一句話,就是這裡的葡萄酒就是好。
如此強行安利產品,為什麼我們不反感呢?就連我這樣不喜歡喝酒的人都想嘗一口賀蘭紅葡萄酒呢?
其實,馬得福在推介葡萄酒的時候,所有的話語都是一句話,誰不說俺家鄉好?因為有好山好水,因為有天時地利人和,才有如此美好的葡萄酒。
關鍵是,這樣的葡萄酒都是透過我們閩寧鎮人民奮鬥得來的,透過我們的奮鬥,把昔日的幹沙灘建設成為今天的金沙灘。
當然,最大的關鍵是我們觀眾都在觀看電視劇的時候,見證了金沙灘人民的奮鬥,見證了在國家吊莊移民的惠民政策的扶持下,在福建的援助下,我們西海固人民的奮鬥過程。
而他們的奮鬥都讓我們觀眾看在眼裡,為他們著急,為他們擔心,為馬得福解決一個又一個困難而欣慰,因此,當帶領大家致富的扶貧幹部馬得福安利葡萄酒的時候,觀眾不會反感,甚至沒有想到是看廣告。
還有,飾演馬得福的演員黃軒喜歡美酒,對於美酒肯定有研究,這段臺詞他根本不用背誦,就像從他口中隨意說出來的一樣,讓觀眾信服。
就像前面馬得寶和白麥苗談戀愛時候出現的油香,馬得福去申請通電時候,在供電所中,供電所職工提到的枸杞,這個枸杞後來又出現了一次,它不但見證了李大有守住良心底線的舉動,還為他挽回好兒媳,如果不是枸杞,阿真早就跑回福建了。
更像張主任去黨校進修之前請馬得福吃的灘羊肉,以及種雙孢菇的戲中出現的雙孢菇,甚至電視劇中不時出現的手擀麵。
這些特產都凝聚著人們勞動的汗水,是他們勞動致富的成果,如果拿掉這六分鐘的廣告,反而讓觀眾感覺不到西海固人民奮鬥的成果。
因為這六分鐘的賀蘭紅廣告,讓我們真切看到西海固人民的奮鬥成果,看到幹沙灘變成金沙灘的巨大變化。
當廣告融入劇情時,誰還會在意廣告呢?觀眾不喜歡廣告植入是因為過於生硬,很違和,而且與電視劇的主題毫無關係。
正午陽光比在劇中植入廣告更牛氣的是,他們居然敢P圖。
而他們的P圖居然沒有被罵上熱搜。
這就是發生在馬得福他們的孩子們身上的故事。
這也是一次有組織有預謀的逃跑計劃,只是,當年的大西北F4是往山外跑,而他們的孩子卻是往山裡跑。
這些孩子出生在閩寧鎮,長大在閩寧鎮,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曾經生活的大山到底怎麼樣,因此,特別嚮往。
可是,他們的父母從來不帶他們回去,因為,父母們工作忙,因為那裡已經不是他們的家,他們的家是今天的閩寧鎮,對於水旺和阿真的兒子來說,他們的家更是大海邊的福建。
當然,對於馬得福的女兒貝貝來說,她有做不完的作業,讀不完的補習班培訓班,於是,古樸的大山成為他們的夢想。
終於,他們決定反叛自己的父母,於是,他們連一封信都不留,就決定放任一回了。
支援他們的不是別人,是《山海情》中走得最遠的女孩子,馬得福和馬得寶的妹妹馬德花,這個任性的姑娘在讀高中的時候,在大哥面對全村人不肯搬遷的困難時候,跑到村裡辦公室,口無遮攔地對著大喇叭講了一氣,也觸動了村子裡的老人們。
倒是嚇得馬喊水和馬得福倒吸一口冷氣。生怕這個小丫頭講的話引起人們逆反,大家更不肯走了。
而她,大學畢業後出國留學讀博。
這不得不讓我們佩服馬喊水這個農民不簡單啊,給唯一的女兒最好的教育,女兒在村子裡讀小學,村裡小學拆了,直接送到縣城讀書,從小學到初中高中大學。
也是他們家條件好了,不像當年兄弟倆讀書還得抓鬮,老大讀中專,老二連初中都沒有畢業,可以算是文盲。
而馬德花讀書的時候,家裡條件好了,一個哥哥當官,一個哥哥經商,有條件送她出國留學,當然,也有可能是她自己考上的。
馬德花比李水花的女兒安小燕的發展都好,安小燕只是大學畢業,進入培訓機構教書,而她出國留學了。
更讓我們佩服馬喊水的是,他的家教好,大兒子當官卻不是貪官,老二經商卻不是奸商,老三出國留學,但是沒有忘本,沒有變成現實中那些出國就鄙視自己的國家,甚至認為外國的空氣都香甜的留學生。
她研究的課題與大西北環保有關,因此,專門回湧泉村考察,也帶著四個孩子去湧泉村看看。
她知道,如果告訴哥哥嫂嫂們,他們肯定會反對,帶孩子們回湧泉村,萬一碰著磕著怎麼辦?還有,孩子們哪兒有時間啊,他們還得補課啊。
因此,她也先斬後奏了。
知道馬德花帶著幾個孩子回村,大家放心了,不過,也少不了埋怨幾句,埋怨孩子心大,責怪帶頭人,活像當年他們出逃時候,家裡成人們炒翻天。
馬得寶埋怨大嫂給孩子們報太多的培訓班興趣班,孩子們都沒有時間玩了。讓白麥苗都看不過意了,人家大嫂給我們帶孩子,讓我們創業,你反而埋怨大嫂。
馬得福真的娶了一個好媳婦,人家也有工作,只是體制內,不那麼忙,連侄兒男女都帶著,真是人間好嫂子啊,而且,人家願意給孩子們報興趣班嗎?不是怕他們輸在起跑線上嗎。
他們放心了,想忙他們自己的事業,馬得福卻阻止他們,批評他們還不如孩子們,如今只知道忙自己的事業,連自己的老家都不去看了。既然孩子們帶頭了,那麼,他們有什麼理由不回去看看呢?
於是,他們的轎車都往同一個方向行駛,目標,曾經的湧泉村。
在路上,白麥苗想起當年他們的出逃就好笑,居然坐在人家的工程車上,還想著去西安,去蘭州。
而馬得寶卻難忘自己老爹那頓皮鞭。
白麥苗問他,等找到自己的兒子,會不會給頓皮鞭。
馬得寶還沒有說話,白麥苗立刻護犢子,你敢動我兒子,試試。
看到這裡,我們都笑起來,白麥苗啊,你別操心了,借馬得寶十個膽子,他都不敢動他們的小強,因為,馬喊水和白崇禮等著的,隔代親可不是李水旺家裡特有的啊。
等他們到了湧泉村外,我們看到P圖了。
當然,電視劇最後這段,幾個孩子奔跑的山頭不是P的,是真實的,如今的湧泉村就是這樣青山綠水,而當年他們逃跑時候的山頭肯定是P的。
同樣的四個孩子,在同樣的山坡上奔跑,這熟悉的畫面讓我們有一種感動。
而已經成為縣長的馬得福看著熟悉的大山,也是感慨萬分,當年,他剛參加工作,張主任帶著他,兩人騎著28腳踏車奔波在同樣的大山上。
可是,張主任卻已經離開他很久了。
電視劇最後,四個孩子,七個成人站在山頭,20年前的窮山溝如今卻發生巨大變化,而西北人民的奮鬥,以及他們對故土的熱愛之情卻是永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