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是維持體內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同時也是一個容易受到外界影響的器官。作為一種發生在胃黏膜上的潰瘍性疾病,胃潰瘍的發生主要與人的飲食情況有關,由於胃黏膜隨時都會受到胃液和食物的刺激,所以在應對胃潰瘍時,光靠藥物是無法治標又治本的,還需控制飲食。
然而,在實際日常中,很多人往往都會被一些常識誤導,並且按固有思維去控制飲食,其實這些常識裡有很多都存在著一定誤區,如果不及時更正就很容易導致胃潰瘍加重。
1、胃潰瘍發生後大量喝牛奶
在很多胃潰瘍患者看來,牛奶不僅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而且還具有較好的潤滑性,喝了可以保護胃黏膜、促進潰瘍面的癒合,因此就認為多喝牛奶百利而無一害。
不過,有新的研究發現,牛奶之所以能夠促進胃酸分泌,主要是因為牛奶中含有大量的鈣,胃黏膜表面的神經介質由此會受到刺激,使胃腺分泌出大量的胃酸來溶解鈣。所以從這一層面來講,有胃潰瘍的人大量地飲用牛奶,反而不利於潰瘍面的癒合。
不過,這也並不代表牛奶一無是處。由於牛奶中含有的蛋白質和脂肪的確能夠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所以適量飲用還是很有用的。通常情況下,每天牛奶的攝入量不應超過250毫升,最好分2次飲用。
2、胃潰瘍發生後只吃細軟的食物
在很多胃潰瘍患者看來,吃過粗的食物不僅會損傷胃黏膜,而且也會導致病情加重,因而就會想當然地認為發生胃潰瘍後就只能吃一些細軟地食物。其實,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
有研究發現,在誘發或加重胃潰瘍的常見原因裡,其中就包含了食物中膳食纖維含量不足。研究顯示,平時只吃細軟食物的胃潰瘍患者,複發率要比常吃富含膳食纖維食物的胃潰瘍患者高出一倍。
專家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結果,主要是因為人們在吃細軟的食物時,咀嚼的時間往往都比較短,還沒等食物與唾液充分混合後就已經下嚥。除了我們熟知的消化功能,唾液還具有中和胃酸、保護胃黏膜的作用。
因此,在病情穩定的時候,胃潰瘍患者還應吃一些適量的大豆、白菜、蘑菇、地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為避免潰瘍面受刺激,引起胃出血,像玉米、高梁、蕎麥等過於粗糙的食物,還是不要吃得為好。
3、胃潰瘍發生後忌吃辛辣的食物
由於辣椒等辛辣的食物具有很強的刺激性,由此就有不少的胃潰瘍患者認為此類食物吃了以後會刺激胃黏膜,導致病情加重。
實際上,想要保護胃黏膜、促進潰瘍面癒合,不應該完全忌食辛辣的食物。像辣椒中含有辣椒素,就能夠起到增加胃黏膜血流量的作用,由此也會刺激到胃黏膜,促使其合成和釋放前列腺素,以此來阻止有害物質損害胃黏膜。
因此,對於急性出血期的胃潰瘍患者來說,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適量地食用一些像辣椒、大蒜、咖哩等辛辣的食物,以此來促進潰瘍面的癒合。
不管是在防治胃潰瘍還是日常養胃的時候,及時更新觀念,走出誤區,才能更好地呵護胃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