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到當柴燒”,茵陳,為菊科植物茵陳蒿的幼苗。
在春季幼苗高6~10cm時採收,或秋季花蕾長成至花初開時採割,除去雜質及老莖,曬乾。春季採收的習稱“綿茵陳”,秋季採割的稱“茵陳蒿”。
但商品通稱綿茵陳,多捲曲成團狀,灰白色或灰綠色,全體密被白色茸毛,綿軟如絨。
性味苦、辛,微寒。歸脾、胃、肝、膽經。
茵陳能治療的疾病非常多,中暑、感冒、頭痛身重、腹痛、嘔吐、胸膈脹滿、氣阻食滯、小兒食積腹脹、腹瀉、月經過多、崩漏帶下、面板搔癢及水腫等症,都可治。
其散熱發表功用,尤勝於薄荷。而面板病症,通常會與散熱發表相關,此文專介紹茵陳治面板病功效。
治遍身風癢生疥瘡:茵陳不計多少,煮濃汁洗之。(《千金方》)
治漆瘡:茵陳。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治癧瘍風病(身上出現斑塊,白色成片):茵陳蒿兩握,水煮,先以皂莢湯洗,次以此湯洗之,冷更作,隔日一洗,不然,恐痛也。(《崔氏纂要方》)
茵陳治風瘙癮胗,面板腫癢:茵陳蒿,荷葉。上二味搗羅為散。冷蜜水調下,食後服。(《聖濟總錄》茵陳蒿散)
風瘙癮疹的主要特徵是面板瘙癢等,此皆因肌中有熱。其表現有兩種:
若涼溼之氣少,熱結不散,則成白胗。若因風邪所擾,風熱相搏,則成赤胗。
冷熱之證雖異,但其發病原因是一樣的,都是因身體風瘙而癢,抓瘙它則隱隱而起,癢痛煩悶。
荷葉苦辛寒,歸心、肝、脾經,與茵陳相配,均清香升散,可醒脾,脾氣健則陽氣升,又苦降洩下,燥溼力強,可降肌表熱邪至二便而出。是既能安內,又能攘外的散熱止瘙癢組合。
治牛皮癬:茵陳、連翹、雙花、野菊花、元參、赤芍、三稜、莪術、土茯苓。用水煎服,每日一劑。
牛皮癬產生的原因,與情志內傷、風邪侵襲,致營血失和、經脈失疏、氣血凝滯相關,治宜活血化瘀、祛溼祛風並解毒。
茵陳散熱發表,土茯苓解毒,除溼,二藥均是治面板病妙藥。三稜配莪術,氣血雙補,活血化淤,行氣止痛,化積消塊。元參配赤芍,清熱涼血。連翹配雙花,清熱解毒,疏散風熱。野菊花疏散風熱、消腫解毒。
多藥配伍,治裡又治外,共治牛皮癬。
以上是茵陳治面板病部分展示,更多面板病的治療,比如帶狀皰疹,痤瘡等,均有運用茵陳獲效的案例。你瞭解茵陳治面板病嗎,一起來聊聊哦!
一個提醒: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據情況加減,建議找專業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