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心血管疾病呈現發病“年輕化”和全年齡段發病趨勢,二三十歲的年輕人被確診為心肌梗死(簡稱心梗),甚至因此而猝死的個例並不鮮見,這無疑給家庭、社會造成沉重的負擔。
心梗多發生在冠狀動脈狹窄的基礎上,由於某些因素誘使冠狀動脈粥樣斑塊破裂、糜爛或內出血,啟用血小板在區域性聚集,形成血塊(血栓),阻塞管腔,致心肌缺血壞死。而進入冬季,突然的天氣變化,尤其是氣溫驟降,因交感神經興奮、兒茶酚胺過度分泌致血管收縮,低溫時人體血小板更易凝聚等因素,致使秋冬季心梗頻發。下面我們就來談一談冬季突發急性心梗,該如何應對。
心梗最典型的表現是胸骨後有壓榨樣疼痛。患者常描述這種疼痛為胸部發緊、束縛感等。這種疼痛不會隨著活動、體位或呼吸而改變,持續超過20分鐘不緩解,並常伴有大汗、呼吸急促、噁心嘔吐等。疼痛也會放射到身體的其他部位。鼻以下和肚臍以上的疼痛都有可能來源於心臟,需要引起重視。
此外,還有一部分患者表現為非典型症狀,包括單純呼吸困難、乏力、上腹疼痛或不適、腹瀉、心悸、暈厥或心搏驟停等,在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和女性患者中更容易出現,必須要警惕。
對於心梗患者來說,時間就是生命。血管阻塞後心肌30分鐘左右開始壞死,在這期間越早開通阻塞的血管,存活的心肌就越多。對於急性心梗患者的急救,常有“黃金1小時”的說法。如果心梗患者能在1小時內得到有效施救,康復後與常人無異;如果心梗患者超過1小時才被施救,心肌將出現壞死,且延誤時間越長,心肌壞死越多。
當懷疑心梗發作的時候,大家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呼救撥打“120”電話是至關重要的呼救方式。電話中應首先告知準確的家庭地址;保持電話通暢;同時告知親友;如果家中沒人,需要開啟房門方便救援人員進出。
2.休息就地平躺或找到合適的臥姿休息,此時應緩慢深呼吸,減少活動,儘量降低耗氧量,千萬不要嘗試各種不靠譜的自救方法。
3.慎用藥物硝酸甘油和阿司匹林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4.吸氧如有供氧條件,應立即給予患者吸氧。
當然,想要遠離心梗還是要靠預防,平時積極控制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易患因素,戒菸酒。針對不同季節的特徵,建議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患者,主動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如秋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的刺激;調整情緒、戒驕戒躁,保持良好心情,提高睡眠質量等,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悲劇的發生。
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心內科 鄧必勇 張俊峰
來源: 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