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對孩子的教育,不可以批評也不可以表揚。
咋一看,好像這種觀點有悖於我們傳統的認知和觀念,因為批評和表揚,已經根深蒂固地紮根於我們的教育理念中了。
小時候,我們幫媽媽倒了垃圾,媽媽開心地表揚:“呀,不錯,會幫媽媽幹活了,真棒!”我們喜滋滋地吃上了媽媽給的糖果。
“哎呀,怎麼又尿床了,你都5歲了,跟你說了做夢想上廁所就趕緊起來,咋不警醒點兒呢?我已經夠累了,這週一毛錢的零花不能給你了!”
這樣的場面是不是很熟悉?幾乎我們所有人都是從父母親和其他人的批評和表揚中走過來的。
幼年時,父母和長輩是施行者;上學了,老師成了判定我們行為的法官;上班了,各級領導又開始指手畫腳我們的工作,他們的標準又成了評判指標。
我們被周圍或遠或近的人際關係左右著自己的行為,似乎活著就是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可。
做得好,得到表揚,我們歡喜雀躍,自我感覺爆棚;任務沒有完成好,挨批了,我們垂頭喪氣,自信全無,覺得自己低到了塵埃。
因為我們過於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漸漸地,就會按照別人的期待去生活。
開始捨棄真正的自我,而活在別人的人生之中。
一、女兒的提醒
上週末,女兒主動要求切土豆絲,她想給我們炒個酸辣口味的。
因為以前都是我切好了她炒,所以對於她的主動請纓我還挺開心的。
半小時後,她叫我過去看一下。
切得還真不錯,比我想象中的好多了。
“呀,閨女,切得挺好的,值得表揚!”
我大聲地稱讚了她的成果。
“媽,您應該說‘謝謝’比較好,我怎麼覺得您有種居高臨下的感覺呢?”
“嗯?怎麼會?我是真心誠意地表揚你呢!”
“那如果爸爸這麼做了,您還會這樣子說嗎?”
“哦?還真不會,應該會說‘謝謝你’或者‘你可幫了我大忙了’之類的吧?”
阿德勒說:“表揚”背後的是上下級關係和縱向關係。
人表揚他人的目的就在於“操縱比自己能力低的對方”,其中既沒有感謝也沒有尊敬。
女兒的提醒給了我反思的機會,因為我們自己就是在批評和表揚聲中長大的,也認可這種模式,做得好了得到表揚和肯定,做錯了遭到批評和懲罰,這不是很正常嗎?
阿德勒心理學反對一切“縱向關係”,提倡把所有的人際關係都看作“橫向關係”,即我們都是平等的人。
比如我們和小朋友講話時,最好蹲下身或者是彎下腰,平視他們的眼睛,然後用對待大人的方式和他們溝通,而不是居高臨下地問詢或者發號施令。
再比如,看到街邊老弱貧病的乞討者,我們要彎下身把錢放進他們面前的碗裡。
二、縱向關係和橫向關係
阿德勒說:如果想要和諧地生活在一起,那就必須把對方當成平等的人。
用平等的姿態去對待他人,而不是俯視他們,即用橫向關係的思維,這是阿德勒心理學的基本原理。
曾經看到過一個實驗:二位成年人說相同的話,一種模式是一個蹲下仰著頭,一個俯視他;另一種模式是二人站著或者蹲著互相平視說話。
實驗的結果令人相當詫異,那位蹲著的受試者心裡非常不舒服,說當時的感覺就是“屈辱”。
可明明是沒有傷害性的對話啊,只是位置不同而已,這就是典型的縱向關係帶來的感受。
受試者說,他以後再也不會站著和小朋友說話了,也會微微彎腰和比他矮的人進行溝通。
這種縱向關係滲透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可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和警覺。
這也讓我想起了許多年前的一件事。
我和同桌關係很好,她家孩子多,物資比較緊缺,零食幾乎沒有。
而我家只有二個孩子,又有城裡的親戚,所以經常會有一些新鮮東西,我也時常分享給她。
可慢慢地,她不要我的零食了,也和另外一位同學換了位置,聲稱視力不好,坐到靠前的位置去了。
許多年我都沒有弄清楚為什麼,也猜測可能是我大大咧咧的性格哪裡得罪她了而不自知。
幾十年不聯絡,我早就把這小事忘記了。
可當我看到阿德勒的心理學分析時,它一下子就蹦到了我的腦海裡,原來在潛意識裡,它始終沒有讓我釋懷。
的確,我好心分享了零食給她,可用的是縱向的態度,即俯視的姿態,說不好聽點兒就是施捨。
孩子心性單純,只想著你沒有,那我就給你一些,你吃到了沒有吃過的東西,一定也開心。
一般不會去關注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分享,也體會不到處於受者位置的她的心思——她就像那位蹲著說話的試驗者,心裡敏感而充滿了屈辱。
三、用橫向思維處理人際關係
作為父母我們不需要考試,卻不能不學習。在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犯一些常識性的錯誤。
比如,父母希望孩子“好好學習”,這個出發點絕對是善意和殷切的,但結果卻往往是不被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理解,覺得家長妄加干涉,想按照自己的意思去操縱他們。
那麼,為什麼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呢?
因為父母沒有用橫向關係的思維去表達自己的意願。
阿德勒心理學把這種基於橫向關係的援助稱為“鼓勵”。
就像前面我提到的女兒讓我說“謝謝”這件事。
我表揚她了,她獲得的是我覺得她做得好的評價,換言之,判定她的行為“好”還是“不好”是以我的標準來評判的。
如果希望得到表揚,那就只能迎合他人的標準、妨礙自己的自由。
另一方面,“謝謝”不是一種評價,而是更加純粹的感謝之詞。
人在聽到感謝之詞的時候,就會知道自己能夠對別人有所貢獻,而這種認可更讓人感到高興。
女兒並沒有那麼深刻的感受和分析,只是潛意識裡覺得付出沒有得到肯定,媽媽沒有真心地感謝她,而只是評判了她的勞動。
當我真心對女兒說“謝謝”時,她從中獲得的是尊重與鼓勵,是她對家庭有所貢獻後得到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那麼,在教育孩子時,我們應該如何有智慧地把握分寸呢?
1 真誠地、細節化地讚美
比如孩子幫忙洗了碗,家長可以說“謝謝你,我今天還真有點兒累了”或者“謝謝你,我正愁要不要先歇會兒再收拾呢!”
當孩子不想學習而做各種小動作時,我們要保持平靜,哪怕內心翻江倒海,也要好好地與Ta溝通,弄清楚Ta的真實意圖。
是不是想讓你陪著他一起,或者是在學校遇到什麼事情了?然後找出一點點比以前做得好的地方,拿出來真心地讚美。
比如:你的字比以前寫得大一些,這樣看起來更清晰呢!或者鉛筆盒裡的零碎東西少了,感覺利索多了等等。
2 尊重她的私人空間
我每次進入女兒房間時會敲門,得到允許後再進入,並且在接近她房間時還會故意加重腳步聲,讓她知道有人過來了。
把她作為成年人一樣對待的好處是:她有事情會和你商量。
我的父母沒有做到這一點,所以當我知道我的朋友是被家長這樣對待時,心裡的羨慕和渴望足以銘記終身,也暗暗下決心要這樣和我的孩子相處。
都說活到老,學到老。因為我們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才會有改正的慾望和空間。
而橫向關係的思維會指導我們更好地與他人溝通,尤其是與弱勢的孩子。
3 每一種情緒都值得被尊重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要經歷與母親的分離、獨自面對陌生的世界、不安全的周邊環境、不被理解的情緒等等困惑和傷痛,許多成年人看來不值一提的事情在孩子眼裡就是天大的事。
比如女兒10歲了還要抱著一塊破爛的枕巾睡覺,連出去旅遊也不能放下。那你就得尊重她的情緒,想洗洗它時就得先問她,要是她不同意就不要勉強了,千萬不能說風涼話。
另外,自從孩子進入青春期,經常會有想哭的衝動,也沒有什麼事情,就是單純地想發洩。那就讓她安靜地流淚,等情緒疏通好了,她就又開開心心的了。
我們要尊重孩子的不同情緒,並且換位思考地去理解和共情Ta們,成長的過程磕磕碰碰,每個人會有不同的經歷和感受,保持距離,但讓你的鼓勵和愛護伸手可及。
作為父母,只要讓孩子知道,無論怎樣,我們都會是Ta們的靠山,在家裡不需要太理性,Ta們所有的情緒都會被接納和尊重。
4 建立成長型思維的心態
卡羅爾.德威克說:如果父母想給孩子一件禮物,那麼他們能做得最好的事情就是教會孩子熱愛挑戰,對錯誤感興趣,享受努力,堅持不懈地學習。如此,他們的孩子就不會成為表揚的奴隸。
這是成長型思維的模式,認為自己的能力和智力是可以不斷提高的,所有事情都離不開個人的努力。
我們要鼓勵孩子發展成長型思維,同時這也是對父母的要求。
在促進成長的過程中,這種擁抱挑戰,努力進取的態度會把孩子帶向越來越高的自我實現水平,並且形成不斷學習和提高的良性迴圈。
在尼布林的祈禱文上說:上帝,請賜予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給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賜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區別。
孩子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而活,Ta們是獨立的個體,值得被尊重和理解。
人生的意義,將由Ta們自己決定。
父母是榜樣和引導者,但絕對不是孩子的操控者。
我是喜歡講情感故事和分享育兒經驗的阿曼,一起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