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國作家傑夫裡·理查爾森,曾寫過一篇文章,叫《是否把嬰兒扼殺在搖籃中》,這篇文章裡,披露了一個上世紀60年代,美國準備破壞我國核武器研究的計劃,叫“非常規戰計劃——亡命之徒。”
理查爾森說的“嬰兒”,正是當年我們正在研究的原子彈。
參考不久前美國為了破壞伊朗的核武器計劃,直接派人暗殺伊朗核科學家的行為,就可以想見,當年的美國,為了阻止我國獲得核武器,同樣是沒有下線的。
但“亡命之徒”計劃,最終還是被擱淺了,計劃中所設計的,派轟炸機轟炸我國核武器研究基地,空投一百名國民黨特種兵,破壞我國核設施等幾個方案,也沒能實施。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美國收斂了自己的爪牙,沒有破壞我國核武器研究計劃呢?
一份“假”情報
核武器研究計劃,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可以說是絕密中的絕密了,相關細節,不可能輕易地被別人掌握。
像伊朗核物理科學家被暗殺這樣的事情,在上世紀60年代的我國,基本是不可能的。別說是美國情報人員,“兩彈功勳人物”的家屬們,都不知道自己的親人去哪裡,幹什麼了,美國人憑什麼知道?
沒錯,這件事的第一個癥結,就在於此。美國人敢認認真真的,做出一個派100名國民黨特種兵,來破壞我國核設施的計劃。那至少說明,他們發現了我國核武器研究的具體地點,所以才認為僅僅100名特種部隊,就有可能達成目的。
那麼,美國人是如何得知我國原子彈研究地點的呢?
這就得從我國原子彈研究計劃說起了。
1955年,為應對世界局勢變化,我國啟動了代號為“596”的原子彈研究計劃。這份計劃起初有兩個方案,第一是以鈾-235為原材料,研究原子彈;第二是以鈽-239為原材料,研究原子彈。
這兩種材料,各有優劣。其中鈾-235,分離起來比較費勁,但生產的成本較小;鈽-239分離起來稍微容易一點,但毒性強,需要建造複雜的生產堆和處理廠,成本大。
最開始的時候,我們有蘇聯專家支援,這兩個方案,是同時進行的。但到了1960年7月,蘇聯撤出所有援華專家以後,僅靠我們自己的科研力量,已經不足以維持兩個方案同步推進的計劃了。
因此,決策層在充分考慮各方面因素之後,做出了暫停鈽-239核武器研究方案,全力推動鈾-235方案的決定。
然而美國人不知道這一點,他們的情報人員,根本蒐集不到我國原子彈研究計劃的具體情報,所掌握的資訊,還是根據衛星以及高空偵察機拍攝得出來的。
正如前文所說,在鈾-235和鈽-239兩個方案中,鈽-239分離的技術需求雖然低,但成本高,需要營建大型設施,來分裂生產鈽-239原材料。美國人掌握的情報資訊,正是有關鈽-239生產廠的具體定位。
換句話說,到了1962年以後,美國作這個“亡命之徒”計劃的時候,我們早就暫停了鈽-239原子彈計劃的推進,他們從一開始,就是基於一個錯誤的情報,設定計劃的,自然不可能成功。
肯尼迪的遇刺,和約翰遜的上臺
除了情報的資訊源是錯的之外,美國這份邪惡的計劃,之所以沒能成功,還跟當時美國政壇發生的事情有關。
“亡命之徒”計劃,是在肯尼迪任美國總統的時候,確立的。這人是個不折不扣的鷹派政客,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就是在他的堅持下,逼得赫魯曉夫不得不先做出讓步的。
換言之,這人骨子裡就有點瘋狂,如果不是赫魯曉夫最後做出讓步了,他是很可能會下令跟蘇聯打核戰爭,拖著全世界一起陪葬的。
這麼一個總統,在他的指令下又做出了“亡命之徒”計劃,如果他還活著,繼續擔任美國總統的話,這份計劃很可能付之行動。
但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被公開刺殺,而且刺殺還成功了。由此,肯尼迪成為繼林肯,艾伯拉姆,麥金萊之後,第四任被刺殺的美國總統。
而接任肯尼迪的,是林登·約翰遜。這人沒有肯尼迪那麼鷹派,對於不遠萬里派人去破壞我國原子彈研究計劃,沒有那麼積極。
在徵詢了當時的美國國務院,得知就算我國研究出原子彈了,限於沒有運載工具,對美國造不成威脅,也多半會做出類似“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這種承諾之後,就不再堅持這份計劃了。
當然,這並不是說美國就不打算阻止我國獲得原子彈了,而是改變了方法,不再像肯尼迪那麼冒險極端了。
最典型的例子,比如當時美國曾考慮過,拉攏蘇聯一起打擊我國核設施。因為當時中蘇關係惡劣,這是有可能的。只不過後來蘇聯擔心這麼做了以後,損害自己在社會主義國家中的威望,不同意美國,所以這個方案也作罷了。
再比如,美國當時還打算突擊支援印度,在我國研究出原子彈之前,讓印度獲得原子彈,以減弱我國原子彈帶來的國際影響和威懾。但62年印度北打慘了,對美國也有點愛答不理。更重要的是,印度一直在美蘇之間遊離,美國也擔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於是也放棄了。
就這樣一拖兩拖,到了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這時候打擊我國原子彈研究計劃,以及無意義了,美國也就徹底放棄這種想法了。
“亡命之徒”計劃本身有問題
除了以上兩個因素之外,“亡命之徒”計劃最終沒能實施,也跟這個計劃本身就不具備可操作性有關。
按照理查爾森文章中揭露的資訊,亡命之徒計劃,全稱是“非常規作戰——亡命之徒”計劃。這份計劃裡,主要給出了四種破壞我國原子彈研究計劃的方案。
第一,美國實施公開的常規轟炸;第二,讓敗退寶島的國民黨軍隊實施轟炸:第三,派出潛伏在我國的間諜去破壞;第四,動用美國戰略轟炸機,空投100名國民黨特種兵實施破壞。
很顯然,這玩意都不需要專家研究,但凡稍微理智點,都能看出,四個方案,沒一個有操作性的。
首先,第一和第二個方案,準備直接公開轟炸的,這就是擺明了開戰,而當時的美國,正忙著冷戰,既無餘力,也沒有膽子跟我國開戰,因此這兩個方案一開始就被排除了。
第三和第四個方案,看似有操作性,但實際上就像這個計劃名字揭示的那樣,“亡命之徒”,純粹屬於送死,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站在今天的角度上來看,這份所謂的計劃,更像是當時美國國務院的工作人員,為了迎合肯尼迪這個“鷹派”的總統,倉促準備的一個拙劣計劃。與其說美國人當年是放棄了這個計劃,不如說是他們放棄了自己不切實際的幻想。
結語
當然,這份邪惡的“亡命之徒”計劃,最終被束之高閣,除了美國人的問題之外,還有我們自己的努力。
簡單來說,就是我國原子彈研究計劃,推動得太快了。快到了美國人還沒想好怎麼處理,我們就已經試爆成功了,讓美國沒有機會。
從美國人開始做這份計劃,到最後我們原子彈試爆成功,僅僅過了3年而已。美國人根本沒想到我們會這麼快。根據中情局後來披露的檔案顯示,當時美國情報局綜合各方面資訊,認為我國原子彈爆炸的時間,大概會在1968年左右。
結果我們1964年就試爆成功了,這才打了美國一個措手不及。
但是反過來說,從這份計劃就能看出來,美國人做事,根本沒有任何底線,不會因為目標是我們這樣的大國,還是伊朗這樣的小國,而所有區別。
當年計劃破壞我國原子彈研究,最近暗殺伊朗核物理科學家,這種無恥的行為,是一脈相承的。區別只在於,我們用自己的實力,在朝鮮戰場警告過美國了,所以美國人顧慮更多,以至於不敢動手而已。
說到底,還是那句話,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
參考文獻:
《肯尼迪、中國和原子彈》張少書
《美國情報界上下》傑夫裡·理查爾森
《美國對華情報檔案》沈志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