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駑馬 崔貫利
小明語錄:
凡是說“原生家庭”的都是假冒偽劣的心理學。全世界正規的心理學教材裡從來沒有這四個字。
承接上文:你是認同父親,還是母親,看央視心理學家怎麼說?主要是看這幾點
不過在認同中還有這樣的現象。
有時候,這個孩子在他的青春期會非常的逆反,堅決不認同他的父親或者母親中的其中一人,等到他人到中年時候,他又慢慢的回來了,又開始認同他父母中的其中一人了。
1、愛、恨是同一個事物的兩面,有時是一個意思
還有一種是兩極化的,他同時產生認同和不認同,比如他可能經常看到他的父親打罵他的母親,他產生了這樣的兩極化的認同之後。
他長大之後,他一方面他可能也會像他父親一樣去打罵另外一個人,但另外一方面有時候他也會像個弱者一樣吸引著別人來對他產生攻擊,就是我們說的兩極化的特點,這代表著他的施虐和受虐傾向同時被認同了。
還有一些父母比較聰明,比如,如果家族裡或者沒有家族,他們就會在父母以外去找另外一個父母以外的大人,培養孩子對這個人的認同。
那個人可能是這個孩子心目中的一個英雄形象,或者有某些方面的社會成就,那麼這個孩子就會去認同那個人,這樣就能給孩子造成一個積極的正面的一個影響。
由於多數的孩子在青春期階段都會比較逆反,可能在這個階段都不太願意認同父母。
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想透過不認同父母來發展自我意識。如果完全認同父母,他們就沒法發展自我意識了,所以在青春期的時候,他可能會產生對父母的不認同。
但是大家記住,孩子對父母不認同,不代表孩子就不認同其他人。很多人在這塊兒理解錯了。
很多人說孩子到了青春期逆反,逆反代表著他們誰都不認同,錯了。
孩子只是那個時候不選擇認同父母,相反,他們可能會更願意去認同另外一些人,這些人是誰呢?
如果你不給他提供,孩子就會去認同比如偶像、明星。
如果你給他提供了呢,你看過去的家族裡,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不認同父母,那麼孩子可以在祠堂裡,在家譜裡找到一個家族裡的其他人去認同。
所以,這個時候他對於父母以外的另外的人的認同,其實他反而很強烈。
大家記住,逆反不要單維度去看它。不要只看到逆反,對父母的逆反。對父母的逆反,有時候代表著對父母以外的其他人的更強烈的認同。
2、立志的背後本質上講是認同現象
所以在青春期的時候,讓孩子多看點名人傳記,或者多聽點父母以外的其他人的一些書、課本、錄音。這些學習資料和內容對孩子的立志是有幫助的。
因為立志的背後本質上講是認同現象。
孩子所謂的立志實際上是認同了某一個人的理想,你們記住這句話。
孩子認同了父親的理想也能立志,孩子認同了母親的理想也能立志,孩子如果非常不認同父母,他也會產生一種相反的立志。
就像是推翻父母的這個階層,就要帶著窮人鬧革命,這也是一種立志的方式。
或者孩子在自己喜歡的有興趣愛好的某一個領域找到了一個英雄的形象,孩子就會去認同他。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在反覆給你強調,千萬不要培培養孩子去玩遊戲,因為孩子在玩遊戲過程中會接觸到很多遊戲明星。
而他一旦認同的遊戲明星,他也會把這個人當做他未來的職業認同的物件,那就糟糕了。
所以你要多給孩子培養除了網際網路虛擬遊戲以外的其他的一些行業,興趣愛好的其中一些了不起的人物。
這樣孩子如果認同了那個人的理想,認同了那個人的職業,孩子就有可能去產生一個自己的志向,而這個志向是和他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是有關係的。
同樣,父母的一些壞習慣也的確要小心,如果孩子認同你的壞習慣,就麻煩了。
大多數父母現在都有這種現象,就是大多數父母現在是低慾望,他們不積極主動,他們不愛戶外運動,他們整天拿著手機,那麼孩子也有可能認同你的低慾望,以後也變成了一個做什麼事兒都提不起興趣,沒精沒彩的樣子。
3、為什麼過度認同也有危害?
在家庭關係中還要注意這麼一種現象。
有時候夫妻雙方有一方總是貶低另外一方,就導致孩子沒法去認同這個被貶低的那一方。
而且在道德上他可能也覺得父母一方去貶低另外一方也不對,導致他對母親也不認同,對父親也不認同,就導致在父母身上他都不認同。
如果在父母上他都不認同,而你又沒有及時給孩子提供一個認同的物件,他就很容易去迷戀於一些偶像明星的飯圈文化,或者迷戀於某一個互聯網遊戲世界裡面的什麼東西,那他可能無法產生真正的對他人生有正面價值中的立志了。
我要給大家說的最後一點就是,過度的認同也是有問題的。
過度認同代表這個人完全沒有自主的一些意識了。
過度認同最嚴重的就是認同了某個人的命運,這最可怕了。
比如孩子如果完全認同了一個悲劇的命運,那麼這個孩子他人生就是按照悲劇在發展。
當然,一個孩子如果完全認同一個強者的命運看起來是挺好的,但如果他人生假設受到挫敗了,他就會被沉重的打擊。
關於認同命運,你們要看一下《天龍八部》。
金庸寫的小說《天龍八部》,實際上有兩個人物都在認同命運。
認同命運,在我們拉康流派的精神分析裡面就叫做完全被大他給閹割掉了,完全被大他佔據了他的這個心靈,佔據了他的主體資格,他就屈居第二位置了。
這裡面認同命運的第一個是喬峰,第二個是慕容復。
喬峰認同誰?
認同他父親的命運。
慕容復認同誰?
也是他父親的命運。
所以,喬峰想當個大英雄,大英雄的這個慾望把他完全佔據了,導致一個那麼漂亮的阿朱說,“我們一起到草原上放羊。”他都沒有太多的興趣。
慕容復旁邊同樣有個美女王語嫣。
我們當時看小說看得咬牙切齒,這麼大的一個大美女在你旁邊,你沒興趣,因為他認同了誰?他父親慕容家族,燕國的命運,他死活都要光復燕國,最後實現不了瘋了。
所以大家記住,有很多種認同的方式,孩子之所以像父母或者不像父母,很多背後的原因就在於認同到什麼程度的問題。
我們既要讓孩子產生認同,也沒有必要過度的認同。
當孩子不認同父母的時候,我們就給孩子提供另外一個認同物件,但是我們也不要讓孩子完全不認同父母,那也是不對的。
比如家裡面孩子父母關係過於惡劣,或者父母關係之間過於惡劣,都會影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完成對父母的認同。所以一個恰當的好的方式應該是部分的認同,讓他保持靈活性,那就最好了。
小明語錄:
改善自卑的方法,透過不斷在現實生活中積累成功的經驗。
原創公眾號:心夥伴(ID:xhbe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