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核武器,相信很多人都會心生恐懼。這是人類歷史上出現過的威力最大的武器,一顆原子彈就足以毀滅一座城市。在二戰後期,美國為了打擊瘋狂的日本軍國主義,結束這場蔓延全球的戰爭,向日本的廣島,長崎,投下了兩枚剛剛研製成功沒多久的原子彈。
這兩枚原子彈爆炸一瞬間,整座城市瞬間變成廢墟,所謂的防禦工事,防空洞在原子彈面前不堪一擊,光廣島這座城市,就有7萬人在爆炸中當場去世,而那些存活下來的人也是生不如死,不久後便因為各種奇怪的疾病死去。
眾所周知,核武器最為恐怖的並非是它的瞬間爆炸產生的殺傷力,而是殺人於無形的輻射。1986年,在蘇聯境內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核洩漏事件,時至今日,那裡還是禁止進入的無人區。原因便是那附近的核輻射太過強大,人類一旦進入,便會因此染上各類疾病,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廣島、長崎兩座城市,雖然在核武器爆炸時遭遇到嚴重創傷,但是此後不久,這裡很快便恢復了生機和活力,一座嶄新的城市再次拔地而起,無數民眾也來到了這裡繼續繁衍生息,絲毫沒有受到核輻射的影響。
這是怎麼一回事?難道核武器爆炸所造成的影響實際上並非人們所想的那般恐怖,甚至還不如核洩漏所造成的影響嗎?
一、原子彈的恐怖之處
1938年,奧托發現了原子核裂變,人類第一次接觸到了巨大的能量爆發。隨後,二戰交戰雙方,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將這一技術投入到一款威力空前的超級炸彈之中。在此期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向美國政府提出建議,加大研製核武器的經費預算,並且將其定位為高於一切的行動。
在這個建議下,美國政府召集了一大批優秀的物理學家,其中不乏諾貝爾獎獲得者。在這些頂尖人物的努力下,核武器在1945年成功出世。這款武器的威力值難以想象,將其研製出來的科學家們都為之恐懼。
首先,核武器在爆炸時,會在瞬間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些能量能在幾微秒的時間內將爆炸中心的溫度提升到幾百萬乃至幾千萬度,壓強達到了幾十億乃至幾百億大氣壓。在這樣的高溫高壓下,周圍的空氣層會受到強烈的壓縮,從而形成衝擊波。
這道衝擊波將以數十公里乃至幾百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向外傳播,其周圍絕大多數的建築物和生命體將在瞬間被摧毀殆盡。這道衝擊波是核武器的主要殺傷因素,但是並非是最恐怖的因素。
其次,核武器爆炸的瞬間將會造成大量的電磁波輻射爆發,又稱光熱輻射。這些光熱輻射將形成一道亮眼的白光,對人身造成強烈的灼傷和對肉眼的傷害。而且,由於這道輻射具備極高的溫度,將會在衝擊波造成的廢墟里再製造一場大火。
此外,核武器爆炸瞬間,還將釋放出大量肉眼看不見,但穿透力極強的貫穿輻射。這種輻射是普通炸彈所不具備的,它將給人體造成極大的,不可逆的傷害。
最後,核武器爆炸的瞬間,大量的核原料將會被拋散出來。這些原料,在空中會與塵埃相結合,隨之飄落在地,使得附近的地區空氣、土壤、水源中沾染上放射性。
另外,核武器在爆炸中,放出的大量中子,可以在短時間內讓周圍的很多物質具有放射性,而這些放射性物質將會隨著氣流,飄散到世界各地,並且隨著雨水落到地上。因此,核武器的爆炸並不僅僅危害到所在地,還極有可能影響到其他國家,乃至整個地球。
但是原子彈所造成的最嚴重的後果,並非是爆炸,而是對環境和人體造成的汙染。一般來說,核武器爆炸所產生的貫穿輻射和放射性汙會對人體產生極大的傷害,引發癌症等不治之症。
甚至,如果一個人在短時間內接觸到大量的放射性汙染,還極有可能當場死亡。而且這種放射性汙染還可能引發人體基因的變化,從而讓後代帶有極其嚴重的遺傳病。
因此,理論上來說,核武器爆炸之後,當地的環境生態將受到嚴重破壞,空氣、土壤、水源中將留在高含量的核輻射。但是奇怪的是,僅僅在1949年,受到核武器轟炸的廣島和長崎,就已經有人陸陸續續前去居住,這時,距離那場大爆炸也僅僅過去了四年時間。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二、迅速恢復生機的廣島、長崎
核武器有一個很大的特性便是體積小,威力大,其中1千克的鈾235或者氦239,所釋放出來的能量,與2萬噸TNT炸藥爆炸時所釋放出來的能量相差無幾。這也就意味著,一枚原子彈在理論上完全可以毀滅掉一座城。
美國在廣島投下的那枚原子彈,理論上含有將近60千克的鈾,但是在爆炸中,只有1千克的鈾能夠得到有效爆炸。最終,這枚原子彈釋放出來的能量大概相當於1.5萬噸TNT烈性炸藥爆炸的能量。
這枚原子彈在落下的瞬間,即刻產生了高達30萬度的高溫和時速高達60千米的衝擊波,廣島市中心幾乎被夷為平地,距離爆炸中心2.8千米裡,所有建築物被夷為平地。
在爆炸發生前,廣島市有33萬人居住,爆炸的瞬間有7萬人死亡,6.8萬人受傷。在隨後的時間裡,又有十幾萬人死於因核輻射引發的癌症。落在長崎那枚原子彈,威力大概相當於2萬噸TNT烈性炸藥。但幸運的是,長崎地區多山,山脈阻擋了大量的衝擊波,最終傷亡較小。
因此,在核武器爆炸時,當地是受到了很嚴重的核汙染的。但是為什麼僅僅在四年後,這裡便再次恢復了生機呢?實際上,這裡面有三個原因。
首先,這兩枚原子彈是人類歷史上所研製出的頭兩枚,在爆炸的效率上並不高,前文也說了只有一千克的鈾得到了有效爆炸。這就使得兩枚原子彈的放射性物資在爆炸中就已經衰變得差不多,能夠落到地面,形成永久性汙染的少之又少。
其次,在爆炸發生後,雖然對核武器的相關危害還不是很清楚,但是日本政府還是在第一時間組織人手對兩座城市損毀的房屋進行了徹底的拆除。這一拆除,令大量的放射性物質隨著建築材料一併被清除乾淨了,大大降低了兩座城市的輻射水平。
最後,這場爆炸發生在8月,正值日本的雨季。充沛的雨水帶走了被汙染的土壤和河水,令其進入廣闊的海洋。在海水的作用下,這些放射性物質很快便被稀釋掉了。
因此,在這三方面的影響下,這兩座城市並沒有成為預想中的“死城”,而是僅僅用了四年時間,便恢復到了可居住水平。在數十年後更是再次發展成了生機勃勃的大型城市。但是,切爾諾貝利並沒有如此幸運,時至今日,那裡還是無人可以踏足的無人區,更別說恢復以往的生機了。
三、核反應堆洩露,又會造成何等影響
1986年4月26日,當時還屬於蘇聯的烏克蘭境內,正在進行核試驗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突然發生了蒸汽爆炸,這一爆炸所產生的衝擊波,嚴重損壞了核反應堆外部的保護層和房屋的屋頂。
隨後,大量放射性物質順著裂縫洩露出來,在空氣中迅速擴散。最為致命的是,由於反應堆內儲存有巨量的可燃性物質,這些物質遇到空氣後便產生自燃,引發了難以撲滅的大火。
在事故發生後,現場的工作人員進行了一系列挽救措施,但是最終還是沒能控制住反應堆的洩露。而隨後趕來的消防人員,也沒有辦法熄滅那熊熊燃燒的大火,放射性物質的洩露速度不斷加快在,最終釀就了駭然聽聞的切爾諾貝利核洩漏。
這次事故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後果,因為始終未曾控制住核反應堆的洩露,大量的發射性物質傳播開來,並沉降在了地表,最終嚴重汙染了超過1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雖然這片土地上的民眾被緊急撤離,但是還是有人因此而失去寶貴生命,其中絕大多數是參與救險的工作人員和後續前來從事清理工作的工人。
不僅如此,核微粒隨著雲層及風力巡視擴充套件,蔓延到東歐、西歐及北歐各國。事故發生後,前蘇聯政府緊急派出直升機從空中向暴露在外的4號反應堆殘骸投放了近2000噸的碳化硼和沙子,才逐步將大火撲滅,控制住了核輻射的蔓延。
但這並不能徹底阻止放射性微粒的擴散,隨後,前蘇聯當局用鋼筋混泥土將發生事故的4號反應堆殘骸徹底封閉,就是後人們所稱的“石棺”。
35年過去了,還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質仍在石棺裡,石棺表面已經鏽跡斑斑,裂縫明顯,烏克蘭政府將石棺30公里的區域定位為“隔離區”,禁止任何人進入,實際上就是“死亡區”。
為什麼廣島被核武器轟炸後,幾年後便能再次返回居住,而切爾諾貝利核洩漏過了35年,依然還是無人區呢?首先,最為重要的一點是,核電站所洩露的核材料,要遠比核武器攜帶的要多得多,而且這些核材料都是未曾使用過的。
最為致命的是,與廣島那次爆炸不同的是,這次核洩漏發生在地表,洩露出的核材料迅速地沉降在地表上,形成了一層厚厚的放射性土壤,使得汙染很難被清除。
而且,切爾諾貝利身處內陸,遠離大海,並沒有充沛的雨水可以將這些受到汙染的土壤帶走,只能依靠人工手段,而這無疑是天方夜譚。再加上,核洩漏不像是核武器爆炸,在爆炸之後就不用擔心再有大規模的核汙染出現。
時至今日,那個石棺內還有巨量的核燃料未曾處理。這就像一個噴薄欲出的火山,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爆發。
因此,在種種因素的影響下,核電站雖然在洩露時所造成的直接傷亡不如核武器,但是後續的處理和影響的深遠端度,卻是遠遠大於核武器。所以,對於核材料,我們一定要慎用,不管是軍事還是民用,都要如此。
文/樂宇
參考資料:《切爾諾貝利核汙染百倍於廣島核爆》,徐超 黨琦 張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