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5月,朝鮮戰場金化西南30公里處,美國侵略軍第二十五師和加拿大第二十五旅開著飛機、坦克和大炮,對樸達峰展開了猛烈的炮火壓制。
中國志願軍第四十五師一三四團奉命進行阻擊,一場激烈而又平常的戰鬥打響了!
美軍使用F-82雙座戰鬥機以及M4謝爾曼坦克進行地毯式轟炸,很快就佔領了兩個山頭。
經過5天5夜的輪番攻防,雙方都付出了巨大的傷亡。
危急時刻,三營長武尚志將剩餘全部戰士,臨時編成第二梯隊,在一處高地展開超長防線進行阻擊。
同時,八連七班長柴雲振收到一項艱鉅的任務:
帶領全班9名同志主動出擊,堅決奪回已經被佔領的兩個山頭,開啟敵軍缺口。
(朝鮮戰爭中的美軍)
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在志願軍的心中,沒有可能與不可能,只有頑強和勇敢。
戰鬥持續到第七天上午,柴雲振的戰友們都犧牲了,只有他自己與敵軍對峙著。
看著腳下橫七豎八的屍體,山坡上熊熊的戰火和不遠處正在突進的美國士兵,柴雲振沒有時間多想,裝好子彈、手榴彈,面向敵軍開始了數不清是第幾輪的防守......
一、英雄消失 部隊苦苦尋找其下落
電影《上甘嶺》中八連的原型,是志願軍第四十五師一三四團八連。
這支隊伍中有邱少雲,有黃繼光,有賴永澤,以及許許多多英勇無畏的戰鬥英雄和事蹟,是一支令美軍頭疼不已的部隊。
柴雲振便是這支隊伍中七班班長。
他打光了陣地上的最後一顆子彈,扔完了最後手榴彈,把七班戰友們的屍體拖到一起擺好。
之後,他雙眼含淚,平靜地說了一句:“兄弟們,我來了。”
隨後,裝上刺刀義無反顧地衝出陣地。
(八連部分戰士)
等到硝煙終於沉寂,三營的其他戰士脫離了戰鬥趕來支援七班的時候,這裡已經沒有了任何動靜,寂靜的山坡上到處都是戰火燒焦的黑土和冰冷的屍體。
戰士們馬上開始清理戰場,找到了七班堅守了兩天的陣地。
戰壕內是擺放整齊的八具屍體,班長柴雲振不知所蹤,只有不遠處剩下的半截手指。
20世紀80年代,朝鮮領導人金日成來華訪問,閒談之際,問起八連的事,還特意說:
當時有個叫柴雲振的戰士引起了他的重視,不知道近況如何。
接見金日成的是鄧小平,他問坐在旁邊的秦基偉有沒有這個人的訊息。
(金日成)
秦基偉是志願軍第十五軍軍長,答道:
“柴雲振是原志願軍十五軍的一名戰士,在朝鮮江原道金化郡樸達峰戰鬥中英勇作戰,志願軍總部授予他一級戰鬥英雄榮譽稱號。但是,那次戰鬥結束後,柴雲振失去了下落,沒有人來領獎,直到現在也不知道他的情況。”
鄧小平聽後當即指示:
“儘快派人尋找柴雲振,只要他還活著,哪怕是大海里撈針也要撈起來!”
於是,時隔三十多年後,這位戰鬥英雄再次引起廣泛關注。
組織上展開多次會議,討論如何尋找這個人。
因為他的花名冊上只留下了一個名字。沒有關於籍貫的任何資訊,七班的戰友全部犧牲,也無從問起有關他的任何線索。
負責尋找柴雲振的,是軍史編寫組組長李天恩。他是一位很有原則且認真負責的老兵。
從根本上講,尋找英雄的實際意義是,國家和人民永遠都不能忘記那些為國家和人民做出過貢獻的英雄。
所以,如果他還活著,就必須找到,如果他已經犧牲,也應該有個結果。
可當時的戰場上,七班所有的屍體都在,只能柴雲振的屍體沒有下落。
朝鮮戰爭時,李天恩是《戰地報》的一名戰地記者,採訪過很多戰場上計程車兵和領導。
本著大海撈針的原則,他把自己關在房間內,廢寢忘食地翻閱一三四團的所有訪問記錄,企圖搜尋到有關柴雲振的蛛絲馬跡。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一本發黃的筆記本上,李天恩找到了當年孫洪法戰士受採訪時提及過柴雲振這個名字。
於是,李天恩馬上派人打探孫洪法的情況。
卻得知,孫洪法在戰後轉業,現在的工作單位也無從得知,只查到他是山西運城人。
知道這個資訊後,李天恩隨即派人詢問部隊內的山西籍老同志。
透過戰友尋找戰友的方式,終於確定了孫洪法現在的單位地址和近況。
不久後在山西運城,他們總算是見到了孫洪法。
(樸達峰)
孫洪法想了一會兒,緩緩說道:
“當年我隨著部隊支援樸達峰,到達最前沿陣地時七班的同志們已經全部犧牲了,我和柴雲振認識,找了很久才在陣地下方發現了他,不過那時候他收了很嚴重的傷,渾身是血差點認不出來,手指還斷了一根,我背上他一路跑到救護所,然後就歸隊了。在這以後我也沒有再見過他。”
當問起有關柴雲振的其他情況時,孫洪法說樸達峰阻擊戰開始前他還不認識柴雲振,他被調到八連不久後就領命去突擊了。所以並不知道柴雲振的其他情況,
不過他們聊天時聽柴雲振操著四川口音,應該是四川人。
李天恩又將目光轉向四川地區,在各市縣連番搜尋打探。
一個多月過去,仍毫無進展。
無奈之下,李天恩在雲貴川等地的報紙上刊登了尋人啟事,希望有認識他的人能提供一些線索。
而李天恩因為其他公務纏身,提前回去了。
(嶽池縣大佛鄉)
一天清晨,四川省嶽池縣一個村裡,有個青年男子拿著一份《四川日報》問他的父親:
“爹,你看人家說在找一個參加過朝鮮戰爭的老兵,上面的說的情況和你很像,應該是你吧?”
老人問:“是嗎,上面怎麼說的?”
男子坐在老人對面讀了起來:
尋人啟事
柴雲振原系我部八連七班長,在一九五一年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樸達峰阻擊戰中英勇殺敵,榮立特等功,並授予英雄稱號,因負重傷,回國住院,與部隊失掉聯絡。本人見此啟事或知其下落者,請速與湖北省孝感市39155部隊政治部聯絡。
(《四川日報》中針對柴雲振的尋人啟事)
老人聽完只說:
“人家找的是柴雲振,我叫柴雲正,應該不是我。”
兒子卻反駁道:
“振和正讀音差不多,說不定只是他們登記錯了呢,再說你當年不是在朝鮮戰場上當過班長,後來受傷回國的嘛!”
在兒子的堅持下,老人最終半推半就地同意去部隊看一看。
原志願軍十五軍後來改編為空降部隊,駐地在湖北。
老人抱著一線希望風餐露宿趕到部隊大門,左看右看。
執勤哨兵以為他是流浪漢,還上前詢問這位老人家需要什麼幫助。
柴雲正說道:“你們不是找我嗎?我就是那個柴雲正啊。”
哨兵聽後,馬上打電話報告。
(柴雲正老人)
李天恩聽後馬上趕來,關切地詢問老人的近況。
看到老人身上、頭上密密麻麻的傷疤和一根半截手指,基本上已經確定了人選。
不過畢竟名字差一個字,嚴謹的他怕認錯了人,還專程把孫洪法從山西請過來。
沒想到兩位老人見面後,先是愣怔了一會兒,繼而相擁而泣,“你是孫洪法!”
“是啊是啊,當年我把你從陣地背下來,還以為你活不了了。沒想到啊!”
看著兩位可愛又可敬的老人熱淚洶湧,在場的人也流下了喜悅又感動的淚水。
隨後,李天恩與老人們攀談許久,聊到當年的部隊番號,聊到軍長秦基偉、師長崔建功、政委聶濟峰、營長武尚志以及其他戰友。
話到深處三人都是情緒激動,時而熱淚盈眶時而開懷大笑。
至此,消失了30多年的戰鬥英雄終於被找到。而關於柴雲正當年的經歷也終於被揭開。
二、戰鬥英雄柴雲正的驚心往事
1925年,柴雲正出生在四川省嶽池縣大佛鄉。
因為家庭貧困,12歲就去了當地的地主家當長工,一干就是十年。
22歲時爆發了全面內戰,國民黨軍隊把他抓去當了伙伕。
當時的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軍官貪汙腐敗之氣很嚴重,對待下屬也非常殘忍。
經常不給飯吃,餓著肚子打仗,所以他經常在打仗時不開槍,甚至躲在死角規避戰鬥。
他在1948年,終於找到機會投奔瞭解放軍,進入獨立營。
在不久後得到淮海戰役中,他又成功加入解放軍第十五軍四十四師,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
此後,他英勇殺敵,兩次立下赫赫戰功。
當志願軍跨過鴨綠江時,他已經是志願軍班長了。
那天早上,他接到了三營長武尚志下達的命令:
帶領七班戰士衝出防線,攻下前面的2號山頭,等待後援部隊接替。
柴雲正瞬間明白了這是死命令,於是毫不猶豫地帶著同志們出發了。
(朝鮮戰爭)
憑藉對地勢的熟悉和自己的機智,他們從側翼悄悄摸上山頂。
敵軍完全沒有預料到志願軍會折回來奪取陣地,要奪也是大部隊正面進攻。
沒想到他們9九個人趁敵不備迅速拿下了制高點,緊接著便和敵軍展開了沒日沒夜的對峙。
戰鬥持續了兩天兩夜,第七天早上,身邊的最後一名戰友轟然倒地,偌大的2號山頭上只剩下柴雲正孤零零一人。
他絲毫不敢鬆懈,因為美軍的新一輪進攻又來了。這次是一個排的黑人敢死隊。
柴雲正頂著飢餓和睏意,從屍堆中找到幾把衝鋒槍和兩箱手榴彈。
他站在制高點,等待敵人進入攻擊範圍就馬上發起攻擊。
密集的子彈向敵人掃去,成捆的手榴彈和爆破筒伺機飛向敵群,一個人硬生生打出了一支隊伍的氣勢。
直到中午,他打光了最後一顆子彈。
疲憊感抽空了他整個身體,此時陣地下還有四個敵人正向他撲來。
柴雲正裝好刺刀,衝出了陣地。美軍見狀也打算以肉搏的方式,解決掉這最後一名敵人。
柴雲正已經殺紅了眼,抱著必死的決心和為戰友報仇的信念,連番衝刺。
他利用地勢靈活地和敵人周旋,趁對方不注意時突然出現背後發起攻擊。
半個小時過去,柴雲正身負重傷血流不止,而敵人已被他解決掉三個。
柴雲正躲在一個土丘後進行短暫的喘息,忽然聽到有腳步聲逼近。
說時遲那時快,一個體型壯碩計程車兵從上面撲來,在背後抱住他並死死勒住了他的脖子。
柴雲正血戰兩天兩夜,全身都沒了力氣,被勒住的過程中幾乎要放棄掙扎了。
瀕臨絕望的時候,突然想到已經全部犧牲的七班戰友,瞬間血氣上湧抬手扯住了敵人的耳朵,硬生生把一支耳朵拽了下來。
敵人疼的鬼哭狼嚎,不得已放開手去捂耳朵。
柴雲正顧不得喘息,反身發起攻擊。
因為體型和體力的巨大差異,正面肉搏沒有絲毫勝算,所以他伸出雙手想要刺瞎敵人的眼睛。
敵軍的反應也很快,他瞬間抓住了已經刺到眼前的手指,順勢用嘴巴咬住,並且一口就咬斷了柴雲正的手指!
柴雲正疼痛難忍,敵人又一次抱住了他,開始了拳打腳踢。
兩人死死抱在一起倒在地上,翻來滾去,難分難捨。
經過二十幾分鐘的廝打,柴雲正終於失去了最後一絲反擊的力氣,躺在地上沒了動靜。
黑人士兵見狀也冷靜下來,為確保萬無一失,還撿起旁邊的石頭朝著柴雲正的頭上狠狠砸去......
柴雲正眼睜睜看著龐然大物向自己砸來卻沒有力氣閃躲,雙眼一黑便失去了直覺。
敵人停手了,他坐在地上大口喘著粗氣。
此時正是烈日當空,經過這一番搏鬥,他也是大汗淋漓、驚魂未定。
休息半天后,他扭頭看柴雲正已經沒動靜了,以為柴雲正已經死了,於是起身走了。
“嘭”,沒走多遠的黑人士兵陡然間應聲倒地。
原來柴雲正還有一息尚存,晃晃悠悠醒了過來。
他看到敵人走遠了,撿起旁邊屍體上的手槍,打死了這最後一名敵人。
然後,他再也堅持不住,倒了下去。
當他再次睜開眼睛時,眼前的忙碌走動的白大褂、充斥鼻腔的消毒水味讓他意識到:自己已經在醫院裡了。
護士一臉驚訝和激動,說你終於醒啦!這裡是內蒙古包頭醫院。
(戰地醫院)
柴雲正不明所以,自己不是在樸達峰上嗎,怎麼轉眼間就到了內蒙古包頭。
這時主治醫生已經匆匆趕來,仔細查看了他的身體狀況後,勸他先不要著急,現在身體非常虛弱,要靜養幾天才能穩定下來,等身體穩定了再說。
於是柴雲正耐著性子又躺了一段時間,在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下終於脫離了危險期。
後來才知道,當時他被孫洪法背到金化的戰地醫院,進行緊急搶救。
由於戰地醫院條件有限,柴雲正的情況又太危急,所以一直無法進行手術。
不久以後,前線部隊用飛機把他接回了國內,到了內蒙古包頭市的醫院進行搶救。
在醫院住了一年,1952年4月,柴雲正終於康復可以出院了。
他辦了手續復員回家,得到了一張三級乙等殘廢軍人的證書和500公斤米票的復員費,回到了嶽池縣大佛鄉。
(復原軍人糧票兌換券)
站在家門口,柴雲正痴痴怔怔,屋內正在拾掇柴火的老婦是母親嗎?
幾年沒見母親,竟然老了這麼多。
正在這時,母親也看見了他,一晃神彷彿是陌生人相見,兒子老了更多,面板黝黑粗糙,乾瘦卻挺拔,一身破舊的軍裝,揹著簡單的行李鐵塔般佇立在門口。
“媽,我回來了。”
母親好久沒有反應,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柴雲正感到差異,急忙進屋,才發現母親蒼老的臉上早已被淚水浸溼。
這時她才跑來緊緊抱住兒子,哭得語無倫次:“娃兒,我就知道你還會回來的,我就知道你肯定能回來,我就知道......”
親人之間生死重逢讓那個總是讓人為之動容,孃兒倆抱在一起哭成了淚人,良久無話。
晚飯時,母親才問他:“仗打完了嗎?”
“還沒”。
母親一聽放下了碗筷,“那你怎麼回來了?”
“我受傷昏迷,被同志們用飛機送回來的。”
“那你還要回去嗎?”
“同志們都犧牲了,只有我活下來了,現在已經回不去了”
此後,柴雲正就村裡擔任了大隊長,默默為黨和人民辛勤工作。
除了家人詢問以外,他沒人向任何人宣揚過自己在戰場上的功績,直到這次部隊主動尋找他。
他用親身實踐詮釋了什麼叫:上陣殺敵扛得起衝鋒槍和炸藥包;回到農村扛得起鋤頭和鐵鍬。
(柴雲正)
三、30多年的苦苦尋覓 英雄終於歸來
柴雲正被找到的訊息,很快就登上了報紙,在全國各地甚至是朝鮮都傳開了,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
當年的戰友聞訊都找機會來和他見面,志願軍老首長以及中央軍委等領導都接見了他、慰問他,或與他寒暄往事。
當年未領走的一級戰鬥英雄榮譽獎章,也被送了過來。
柴雲正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戰鬥英雄代表團的成員,1985年10月去朝鮮出席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35週年紀念活動。
活動期間,到達朝鮮後,金日成迫不及待地接見了柴雲正,還為他頒發了“一級自由獨立勳章”。
(柴雲正)
在訪問日程的最後,柴雲正參觀了朝鮮軍事博物館和志願軍烈士陵園,看著牆上的“柴雲振遺像”暗自出神。
一旁的隨行人員向他解釋道:“當時我們找不到您的下落,都以為您不幸犧牲了。然後在樸達峰陣地上造了一座空墳,在這裡也掛了您的照片。”
柴雲正笑道:
“既然我又‘活’了,那我就把這張‘遺像’帶回去吧!”
於是在經朝方相關部門同意後,柴雲正親手揭下了這張“遺像”,並帶回自己家中。
(柴雲正在朝鮮軍事博物館中的“遺像”)
2018年12月26日,一代英雄柴雲正安詳離世,享年93歲。
這位最可愛最可敬的老人,再一次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不過這次,他的故事終於流傳了下來。
為國家和人民做過貢獻的人,國家和人民永遠都不會忘記他!
參考資料:
李奕明.《尋找一級戰鬥英雄柴雲振》[J].黨史縱覽,2011(12)
代積成,凌雲.《三十二年後找到的英雄》[J].瞭望週刊,1985(07)
李澤民.《尋找志願軍英雄》[J].今日南國,2006(10)
陳海彬,龍俊帆.《不朽的勳章》[J].廣安日報,2021.10.25-002
鄧林靈,蘭楠,李天銳,郝勇.《英雄柴雲振從未遠去》[J].四川日報,2021.10.2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