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
河上飄著柔曼的輕紗;
喀秋莎站在那峻峭的岸上,
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1941年6月28日,蘇軍決定組建一個БМ-13特別獨立火箭炮連,該部由7臺包括樣車在內的БМ-13-16火箭炮組成,下屬一個補給排,攜帶3000發彈藥和一部分維修配件。由於該連裝備的是先進的秘密武器,指揮官由伊萬 安德烈耶維奇·弗利尤洛夫大尉出任。
7月11日,特別獨立炮兵連抵達前線。一天下午,德軍正在利用繳獲的蘇聯寬軌列車,將後方的物資和部隊源源不斷的運到這個前線基地。下午2點30分,一陣刺破空氣的尖嘯聲傳來,隨即密集的白色彈雨突然從天而降,劇烈的爆炸聲響起,列車上滿載的彈藥和燃油被引爆,連環爆炸將整個車站炸成一片火海,驚魂未定的德軍瞬間一命嗚呼,只留硝煙瀰漫的一片廢墟。
20日,德軍前線再次發來報告,一支駐守在斯摩稜斯克外圍村莊的步兵團遭受不明來歷的強大火炮襲擊,傷亡極為慘重;30日,又有一處榴彈炮營陣地遭到重創。此後,德軍在進攻斯摩稜斯克的戰鬥中遭遇強大炮火攻擊,"斯大林擁有一種發射聲像是管風琴一樣的超級武器"的訊息不脛而走,恐怖的陰影籠罩著德軍心頭,嚴重打擊了德軍計程車氣。
"不惜一切代價,設法找到這支部隊,俘虜他們的人員和裝備。"希特勒一次又一次的向前線下達命令。機警的喀秋莎炮兵部隊一次又一次次躲過德軍的偵察和圍剿,同時還不斷重創德軍。
1941年德軍集中了新的預備隊,發動了"颱風"行動,意圖突破斯摩稜斯克,直取莫斯科。蘇軍戰線多處被突破。10月7日夜,正在隱蔽行軍的費列洛夫所部與德軍滲透部隊意外相遇,雙方開展了殊死較量。
敵人一步步逼近。
火箭炮戰士們迅速就地部署發射陣地,一部分士兵勇敢的反擊德軍的進攻,為喀秋莎的發射贏取時間。
照明彈劃破硝煙瀰漫的夜空,從照明彈的亮光中,費列洛夫看的很清楚,氣勢洶洶的德軍的直撲而來。他馬上命令部隊開火,將最後200多發火箭彈砸向到德國法西斯的頭頂。
當喀秋莎的最後一首歌還沒唱完,部隊已經深陷重圍,士兵們炸燬了發射車,絕不能讓一顆螺絲釘落入德軍之手。
德軍瘋狂的縮小包圍圈,官兵隨即組織突圍,拼死抵抗。但幾乎悉數犧牲,無一人被俘或投降。
第一支喀秋莎部隊就這樣消失在了莫斯科城下,德軍都未能獲得喀秋莎的秘密。
然而,還沒等德軍舒一口氣,新的喀秋莎的歌聲就再次響徹在了莫斯科城下,無數臺嶄新的喀秋莎火箭炮開到戰場,把歌聲從莫斯科城下唱到柏林城外,唱到法西斯德國的覆滅。
二戰結束後,費列洛夫被追授一級衛國戰爭勳章,奧爾沙的一條大街被命名為費列洛夫街,在街道的盡頭,至今還屹立著喀秋莎的雕像。
姑娘唱著美妙的歌曲。她在歌唱心愛的人兒,駐守邊疆年輕的戰士,心中懷念遙遠的姑娘;勇敢戰鬥保衛祖國,喀秋莎愛情永遠屬於他。勇敢戰鬥保衛祖國,喀秋莎愛情永遠屬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