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由陳凱歌、徐克、林超賢三大國內頂級導演聯合執導的戰爭電影《長津湖》的拍攝片段開始流出。“真刀實彈”的拍攝場面,讓人看了不禁熱淚盈眶,彷彿將我們拉到了那現代史上最為慘烈的戰場。
那一場可歌可泣的抗美援朝戰爭,剛剛成立的新中國直面當世軍事實力最強大的17個國家,一舉打出了我新中國的國威與軍威。但是,在這輝煌的戰果背後,卻是無數志願軍先輩爬冰臥雪、馬革裹屍的慘烈。
長津湖戰役確實是最能夠直接反映我軍戰士在朝鮮戰場的惡劣作戰環境,但是,若只論戰爭的慘烈程度,鐵原阻擊戰應該是我志願軍入朝以來所遭遇的最艱難、最慘烈的戰役。以至於在戰後,彭老總在向負責那次戰役的志願軍第63軍全體致謝時,幾度哽咽、難忍熱淚:祖國和人民感謝你們。
美軍接連失利,李奇微臨危受命
1950年10月,由於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不顧中方多次警告,不僅跨越“三八線”入侵北朝鮮,還公然將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為了捍衛新中國的主權、保障人民的利益,毛主席毅然決定派遣志願軍入朝作戰。
1950年10月25日,志願軍在總司令彭德懷的領導下,以“幫助北朝鮮阻擊東線,出奇兵奇襲西線聯合國軍”的戰略掀起了抗美援朝的序幕。在志願軍戰士的英勇奮戰下,聯合國軍開始逐步潰敗,麥克阿瑟的那一句豪言“要在聖誕節前結束戰場,班師回國”開始顯得頗為滑稽。
而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的主戰場——長津湖,更是徹底將麥克阿瑟的“偉大設想”擊碎成粉末。但是,還不待麥克阿瑟為自己的“豪言”臉紅,便又傳來了另一個使美軍雪上加霜的噩耗。
1950年12月23日,就在美軍敗退長津湖的前一天,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獲得“幽靈將軍”之稱的美第八集團軍司令沃爾頓·哈里斯·沃克,前往“三八線”準備進行長津湖戰役的最後一次防線部署。
可是,就在他乘車剛剛抵達漢城北部時,卻意外發生了嚴重的車禍,致使沃爾頓·哈里斯·沃克命喪當場。這對於美軍和聯合國軍來說,是一個致命的訊息。原本在長津湖戰場上就已經敗局已定,如今,聯合國軍方面最精銳的陸戰部隊又失去了統帥,麥克阿瑟心中最後的一點幻想也終於消散殆盡。
1950年12月24日,就在聖誕節的前一天,麥克阿瑟不僅沒有下令美軍“班師”,反而是被迫向南撤去。當麥克阿瑟將沃爾頓·哈里斯·沃克不幸喪生的訊息傳回國後,美國國會大為震驚。
其一是為沃爾頓·哈里斯·沃克這位傳世名將而惋惜,就在不久前,美國總統杜魯門才剛剛向國會提名將要授予他四星上將軍銜。其二,則是因為,當時的美國國內並沒有合適的人選接替沃爾頓·哈里斯·沃克的位置,掌管遠東美軍的最精銳陸戰軍。
經過幾日的討論,美國國會也沒有選出最佳人選。眼看派將一事陷入僵局,美國五星上將艾森豪威爾卻力薦一位在當時那將星閃耀的時代一位名不經傳的將領——李奇微。
起初,杜魯門並不想同意李奇微接替沃爾頓·哈里斯·沃克,但是迫於艾森豪威爾在美軍及美國民眾心中的威望,最終還是決定任命李奇微為信任第八集團軍司令。而事實證明,作為二戰中最傑出的將領之一,艾森豪威爾的軍事眼光確實毒辣。
行為“異常”的美軍司令,卻最令志願軍頭痛
向來心高氣傲的麥克阿瑟,面對李奇微的到來卻出奇地重視,這或許也是因為李奇微是艾森豪威爾舉薦的。不過,無論如何,麥克阿瑟還是給了這位在當時與沃爾頓·哈里斯·沃克等人相比可以說是平平無奇的李奇微前所未有的自由。
作為在二戰中與艾森豪威爾交流最深的美軍將領,李奇微和麥克阿瑟等美軍將領不同,他從不輕視任何敵人,即便是已經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的北朝鮮軍隊,李奇微也一樣將之視為可以勢均力敵的對手。
在入朝上任後,李奇微僅僅是和麥克阿瑟等人簡單地寒暄一番後,便立即動身前往了最前線。因為他知道,如果和麥克阿瑟等桀驁不馴的美軍司令員一起在後方指揮,是根本不可能抵擋得住中國軍隊的進攻步伐的。
在親身考察了美軍的最前線情況後,李奇微便敏銳地察覺到了戰機。因為自中國志願軍入朝以來,美軍連連遭受失敗,這難免會讓中國軍隊產生驕傲心理。所以,李奇微決定,命令美軍在與志願軍正面交鋒中露出破綻,然後迅速後撤,引誘志願軍前來追擊。
不過,利用志願軍的“驕兵”心理,只是李奇微的表面想法。畢竟,作為卓越的軍事戰略家,彭總等志願軍將領又怎會不知李奇微的戰略部署呢。李奇微對這一點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他真正的“制勝法寶”並不在此,而是志願軍最為致命的弱點——物資運輸。
因為新中國剛剛成立,不僅國內各行各業都百廢待興,我軍的機械部隊也是猶如鳳毛麟角般。而在當時處在最寒冷時期的朝鮮,由於風雪太過巨大,導致我軍的負責運輸物資的部隊行路極為艱難。前線部隊的物資補給,最多僅能維持一個禮拜左右。
而戰事已經開始按照李奇微的軍事部署,我軍與美軍的追擊戰已經快要持續了一個月。因為李奇微在戰前做足了“功課”,他知道志願軍在此前的戰鬥中每天追擊的最長距離控制在35千米左右。所以,他命令美軍,每日的撤退距離,一定不可超過這個數字。
在正面戰場的優勢和勝利的驅使下,志願軍正一步一步地按照李奇微設定好的“劇本”走下去。不過,雖然李奇微如此細緻入微,但最終還是被彭總髮現了他的計劃。已經意識到危險的彭總,立即下令志願軍停止追擊,並立刻撤回到三八線以北。
當李奇微發現志願軍開始回撤時,便意識到,他的計策已經被識破。不過,他卻並不擔心,因為經過一個月的追擊戰,志願軍的補給線已經被拉得足夠長了。更令他信心十足的是,他的手中還有著一張“王牌”沒有動用。
美軍精銳中的精銳,全機械化的騎兵第1師,已經在背後等候多時了。隨著志願軍戰略的調整,李奇微下令由這支現代化最高、行軍速度最快、戰鬥力最強的美軍部隊發起了反攻。不僅如此,李奇微還向麥克阿瑟調請了數百輛坦克和空軍支援,目的就是想在志願軍撤回到三八線以北前,全殲前來追擊的主力部隊。
在美騎兵1師的帶領下,美軍迅速擊潰了我志願軍最後方的撤退部隊。並且隨著戰局的延展,越來越多的志願軍部隊被切斷了與指揮部的聯絡。眼看著我軍陷入危局,彭總在指揮部撐著已經每況日下的身體,幾乎與態勢正盛的李奇微同時敲定了最終的決戰之地——鐵原。
挽狂瀾於既倒,63軍傾全軍之血肉鑄就“長城”
作為志願軍後勤補給的核心,鐵原就如同整個志願軍的咽喉一般。一旦讓李奇微攻克鐵原,那麼在朝鮮平原上的志願軍,將會如同秋後的果實一般,任由李奇微“採割”。而彼時唯一能夠趕在李奇微之前的部隊,就是傅崇碧的第63軍。
為了可以成功布防影響著整個朝鮮戰局的鐵原,彭總下達了一個明知會令他愧疚終生的命令:令63軍火速前往鐵原佈防,即便是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要守住鐵原15天,為大部隊的撤退爭取時間。
當得到彭總的命令時,第63軍的軍長傅崇碧已經率部連續與美軍激戰了數日。但是,為了大局與十餘萬的大部隊,傅崇碧還是下令63軍全軍拖著已經近乎疲憊的身體,連夜趕往鐵原。
實難想象當時傅崇碧將軍的心裡承受了多麼沉重的壓力。63軍全軍不過2萬人左右,還都已是疲憊之師;手中的重型武器,全都加起來還不到美軍一個普通師的零頭。而他們要面對的,不僅有美軍裝備最為精良的騎軍第1師,還有著聯合國軍的4萬餘部隊加上鋼鐵洪流般的坦克部隊和空中轟炸部隊。
在李奇微的心中,也是有著十足的把握一口吃下鐵原,因為無論是在裝備、人數甚至是士氣上,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都佔據著絕對碾壓般的優勢。但最終的結果,卻是讓這位心細如髮的美軍優秀將領體會到了戰後麥克阿瑟那句“誰要是和中國軍隊打仗,那一定是有病”的絕望感。
在毫不停歇的急速行軍下,63軍雖然最終如願提前一步到達鐵原。但是,作為先鋒的189師,卻僅僅只剩下了不到半天的佈防時間。要鑄就起可以抵擋5萬餘人的聯合國軍部隊,以及數百輛坦克和戰機的防禦工事,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身為師長的蔡長元深知此事的困難程度,但是,他們身後是數十萬同生共死的戰友,更是中華民族的億萬同胞。在經過苦思之後,蔡長元決定將部隊化整為零,以30人為一個小隊,共200個小隊各自挖掘防護工事,組成階梯防護。
這是一個註定是“死局”的戰略決定,因為以30人為小隊阻擊精裝的美軍,結果不言而喻。但是蔡長元和189師的戰士們,早已知曉他們這場戰鬥的最終結局,卻依然義無反顧,只為能夠為後方戰友爭取到足夠的時間佈防。
當戰鬥打響後,李奇微被驚呆了,他不知道中國軍人為何要採用這種“自殺式”的防禦來阻擋自己的進攻步伐。但很快他就有些懂了,在縱深超過20公里、寬25公里的戰場上,志願軍無處不在。189師雖然在以幾十分鐘就減少一個小隊的速度銳減,但卻也成功使得憐惜自身性命的美軍被迫放緩了進軍速度。
最終,在付出了全師一半以上戰士英勇犧牲的代價,成功阻擋了美軍的前進步伐三天,為後方部隊鑄就防線爭取了足夠時間。隨後,蔡長元率領剩下的戰士後撤到了63軍188師的防線,繼續阻擊美軍。
因為189師的抵擋,188師師長張英輝有足夠的時間修築起使敵方坦克部隊寸步難行的溝壑陣地。在失去了“鋼鐵巨獸”的掩護,美軍在進攻188師的戰鬥中,損失也是異常慘重。188師神槍手郭恩志,更是帶領40位戰友完成了狙殺美軍800餘人的軍事奇蹟。
但是,在壓倒性的差距下,188師還是沒能改變戰局的結果。在數日的激戰下,張英輝的188師加之蔡長元所率的189師餘部,幾近全軍覆沒。而此時,距離彭總所下的“堅守15天”的戰略任務,還剩下3天。
雖然防禦任務已經幾近尾聲,但是63軍所剩下的最後的187師和能戰兵力也已只剩下了不足2000人。面對著數萬聯合國軍,187師師長徐信自知無法抵抗,便想著反其道而行之:守既然守不住,那我就進攻。
徐信準備率領187師,趁著夜色的掩護,突擊美軍,製造自己所部兵力充裕的假象以迷惑李奇微。事實上,這個作戰計劃正中美軍的軟肋。在此前的多次戰鬥中,美軍被志願軍夜戰打得杯弓蛇影,一旦夜幕降臨便心慌不已。
當傅崇碧得知徐信的作戰計劃後,當下便狠下心來:“好!媽的,就這麼幹了。”隨後,傅崇碧命令整合全軍的火力裝備,並準備親自帶隊實施夜襲。但在徐信、蔡長元等人的堅持下,還是被迫留在了後方指揮。
為了“一擊即中”,徐信率領“全軍”士兵,硬是等到了凌晨2點,美軍放下所有戒備後才無聲無息地逼近美軍陣地。隨著衝鋒的發起,美軍陣營瞬時大亂,本就有著深深陰影的美國部隊此時更是毫無戀戰之心。
憑藉著奇襲,63軍以幾乎全軍覆滅、軍長傅崇碧重傷昏迷的代價,圓滿完成了彭總下達的阻擊任務,為大部隊的後撤提供了充裕的時間。當李奇微率領美軍“突破”63軍到達志願軍的主力部隊前,等待他的早已是堅不可摧的“防線長城”。
無奈之下,李奇微只得撤軍。鐵原阻擊戰,讓李奇微明白了,中國軍隊是不可戰勝的,所以,李奇微向麥克阿瑟建議同中方和談。經過此役,麥克阿瑟也意識到,連在美軍中最具軍事才能的李奇微也僅是隻能暫緩志願軍的進攻步伐,想要贏得戰爭的勝利近乎渺茫。
所以,在鐵原戰役後的不到一個月,美軍便向中方發起了停戰談判。雖然此次停戰談判未能達到目標,但是鐵原阻擊戰,志願軍所展現出的不可抗力的軍魂,仍舊使得美軍兵士心有餘悸,也為志願軍最終贏得戰爭勝利提供了重要士氣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