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月8日,周總理因病逝世。周總理的一生都在為國家和人民奔走,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都在為國家考慮。周總理病逝的這個訊息,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不可接受的。
當時,向來冷靜穩重的鄧小平,聽到這個訊息後,第一次表現得如此失態:他忘記了自己還在開會,直接站起身就準備往醫院趕。直到有人在一旁提醒,鄧小平才稍稍冷靜下來,隨即含淚下達了3條命令。
說完,便一刻也不停地離開了會議室,坐上汽車趕到了305醫院。看著周總理骨瘦如柴的遺體,鄧小平終於忍不住痛哭出聲。
那麼,周總理去世後,鄧小平下達了什麼命令?在這之後,又發生了什麼?
1974年的夏天,因為惡性腫瘤復發,周總理只得住進305醫院,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周總理此次離開中南海後,一直到他病逝,期間沒有一次能夠回來。
1976年1月5日,也就是周總理病逝前的幾天,他曾向醫生罕見地表達了自己想回家的願望。或許是察覺到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當時周總理顯得心神不定,當天晚上,總理對守在他身邊的大夫說:“我想回家,回到那裡再治療……唉,出來兩年多了,真想回去住住啊。”
但所有人都不可能這麼做,因為周總理現在已經非常虛弱了,只有在醫院繼續接受治療,才能有挽救生命的機會。但這也是周總理一個非常樸實、簡單的心願啊,可是這麼簡單的願望,竟然都不能幫助總理實現!
醫護人員這麼想著,心裡很酸澀,他們只能強壓下心中的傷心,向總理表示等之後治好了,就送他回家。不過,從這以後,周總理便再也沒有提過回家的事,他一向嚴於律己,又善於察言觀色,知道這個事情很讓醫生為難,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雖說醫護人員們都表示一定要將周總理治好,但是看著周總理日漸消瘦的面龐,以及各項身體機能反饋出來的資料,他們知道,自己已經無力迴天了。儘管如此,醫生們還是拼盡全力,從閻王爺手裡奪人。
1月7日,周總理的病情持續惡化,他長時間在昏迷中,氣息已經變得十分微弱。所有醫護人員都守在病床前,隨時準備搶救。當天深夜的11點,彌留之際的周總理睜開了雙眼,對守在他身邊的吳階平醫生,留下了在人間的最後一句話:“我這裡沒什麼事了,你們去照顧別的生病的人吧,那裡更需要你們……”
這句話讓吳階平瞬間淚崩。周總理說完之後,沒像以前一樣用盡力氣之後,便陷入昏迷,而是睜著眼睛,到了深夜12點也沒有睡覺。見此情況,醫生們頓感不妙,果然到了1月8日早上,周總理便溘然離世了……
周總理病逝當天,中央正在開會,與會人員有鄧小平、葉劍英等。就在一片嚴肅的氛圍中,突然會議室的門開了,汪東興一臉悲傷地走了進來。汪東興看著與會人員,半天沒說話,所有人都被他這副樣子搞懵了。
過來一會,汪東興才難過地說:“周恩來同志,已於今天上午的9時59分逝世了。”這個訊息把所有人都砸暈了,尤其是鄧小平,他看著汪東興,愣在那裡久久不能回神。
只聽“砰”的一聲,放在鄧小平旁邊的茶杯,被他碰倒了,茶水流了出來,一下子就把他放在上面的紙給弄溼了。可鄧小平根本就沒想著處理,而是站起身就想往外走。
這時,有人拉住了鄧小平,對他提醒道:“會議還沒有結束。”經過這一提醒,鄧小平才反應過來,他看著在場人員,含淚悲痛地下達了三個命令:
“一、立即向毛主席報告,組成治喪委員會;
二、以中央名義發訃告,通知各駐外使館降半旗;
三、命令海邊防部隊,進入一級戰備。”
鄧小平說完便立刻往外邊走,此時葉劍英也站了起來,他臉色蒼白,說出的話卻嚴肅而堅定:“我完全同意,現在就去通知作戰部,讓他們立即執行。”說完,他也向外走去。
葉劍英的脊背雖然還是那麼挺直,但無端的就是讓人感覺到,他彷彿一瞬間老了。後來據葉帥身邊的工作人員回憶,周總理病逝那天,葉帥一走出大門就淚流滿面,很長一段時間都緩不過來。
其實不怪鄧小平和葉劍英反應這麼強烈,對葉劍英和鄧小平來說,周恩來不僅是那個愛護人民、為國家殫精竭慮的總理,更是他們的戰友、同志,在革命的歲月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鄧小平和周總理結識於法國留學時期,鄧小平年紀最小,周總理總是像大哥一樣照顧他。而葉劍英與周總理則相識於國共第一次合作期間。當時孫中山建立了黃埔軍校,兩人一個是教授部副主任,一個是政治部主任。
在後來的革命歲月裡,鄧小平、葉劍英和周總理三人,都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新中國成立以後,他們三人又一起為國家發展竭盡全力。周總理生病後,鄧小平和葉劍英經常會去看他。
有時候周總理精神好點,就會聊聊天;周總理精神不好的時候,葉劍英或者是鄧小平,就會坐在一邊說些讓人放鬆的話。後來,由於政事繁忙,有許多工作都需要鄧小平幫著處理,漸漸地鄧公便來得少了。
不過葉劍英還是經常來305醫院,他每次去醫院,都不會空著手,而是帶上週總理喜歡吃的食物,比如說草魚,燉點湯給周總理補補身子。每次看望周總理過後,葉劍英就會和主治醫生聯絡,瞭解治療的程序。
葉帥經常和醫生說,要想盡一切辦法,治療周總理,只要有可能,就一定要嘗試,盡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哪怕多延長一小時一分鐘都可以。
隨著周總理的身體情況越來越糟糕,到最後他連話都不能說了。於是,去醫院探望的鄧小平和葉劍英就自己在一旁說。在醫生說周總理需要靜養後,葉帥和鄧公便也不說話了,只簡單地打個招呼,然後坐在一邊陪伴周總理。
儘管他們什麼也不說,但是深藏在其中的戰友情,卻能夠讓人深刻地感受到。如今這樣親密的戰友,離開了他們,甚至連戰友的最後一面都沒見到,這怎麼能不叫鄧公和葉帥,在人們面前表現失態呢?
而鄧小平的三條命令下達之後,人們也是火速執行。1月9日,由107人組成的治喪委員會正式成立,鄧小平排在第四。按理來說,是不需要鄧公全權負責周總理的治喪活動的,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最後為周總理治喪的重擔落在了鄧公的肩膀上。
重擔落下後,鄧公不慌不忙,有條不紊地佈置著有關治喪活動的一切事宜。而在這一系列活動中,追悼會是中心活動,中心活動的核心內容則是致悼詞。由鄧小平同志親自為周總理主持起草悼詞。
很快,悼詞便起草成功,鄧小平同志懷著悲痛的心情,讀了一遍又一遍。此時,對於鄧小平來說,他不僅僅是在讀悼詞,更是在心底裡懷念著周總理。在之後的一次會議當中,在葉劍英的提議下,鄧公成為為周總理致悼詞的人。
1976年1月15日下午三點,周總理的追悼會,在人民大會堂北大廳正式舉行,在北大廳的四周擺滿了花圈。黨和國家領導人共100多人,參加了追悼大會。參會人員,個個含悲欲泣,蓄滿淚水的眼睛緊緊地看著周總理的遺像和骨灰盒。
鄧小平同志站在講臺上,面帶哀傷,用帶著低沉而又悲痛的聲音,一字一句宣讀著悼詞。越讀到後面,鄧小平同志的聲音便愈發沙啞,特別是讀到有關“總理逝世”的字詞時,鄧公聲音不僅沙啞,還顫抖不已。
讀到最後的時候,鄧公幾度哽咽,追悼會上也傳來一陣陣哭泣的聲音。與此同時,人們也自發舉行了各種悼念周總理的活動:上海的廣大工人,拉響停泊在各個碼頭船隻的汽笛。
聽到汽笛聲的群眾,不管是在幹什麼,都一律停下正在做的事,自動肅立著,眼睛看往北京的方向,向周總理默哀。同時天津、連雲港、青島等地,總之只要是停泊著船的碼頭,也都紛紛拉響汽笛。
一時之間,汽笛聲此起彼伏,連綿不絕,而人們悲傷的情緒也隨著這汽笛,響徹了祖國的海疆。人們聽著這悲壯的汽笛聲,也不自覺流下眼淚。隨後,天空都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這更令人感到無以言喻的悲傷,就連老天都在為周總理的離去而哭泣!
追悼會結束後,按照周總理的遺願,他的家人將他老人家的骨灰灑進了大海里。從此以後,周總理將在大海之中永存,將於日月同在,用他那總是慈愛的目光,注視著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