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 | 中新經緯(ID:jwview)
好訊息,LPR“雙降”!20日,央行網站公告,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佈,2022年1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7%,5年期以上LPR為4.6%。以上LPR在下一次釋出LPR之前有效。
1月19日,央行公告,為提高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報價行報價質量,央行指導利率自律機制對場內外LPR報價行進行了考核,根據考核結果調整了LPR報價行,調整後的LPR報價行共18家,相較此前,郵儲銀行、南京銀行新入圍,西安銀行和中信銀行未入選。此外,央行將LPR釋出時間由每月20日(遇節假日順延)上午9:30調整為9:15。
17日,央行開展了7000億元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和1000億元7天期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均超預期下調10個基點,引發市場對LPR降息的預期。
當前5年期LPR為4.65%,上一次下調還是2020年4月20日從4.75%下調至4.65%,為20個月來首次下調。
你的房貸月供又變少了!
5年期以上LPR與房貸利率密切相關,不過新發放的實際房貸利率是否下調還與個人信用、加點幅度等因素相關。
“宏觀經濟走弱,是供給、需求、預期等因素多重共振所致,穩信貸、寬信用的實現,不僅需要逆週期貨幣寬鬆的刺激,更需要房地產需求恢復和基建投資端共同發力。”光大證券首席金融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
去年10月以來,金融監管部門多措並舉穩定房地產市場,滿足個人合理的住房貸款需求。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在國新辦釋出會上表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近期房地產銷售、購地、融資等行為已逐步迴歸常態,市場預期穩步改善。
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末,全國房地產貸款餘額52.2萬億元,同比增長7.9%,增速比9月末提高了0.3個百分點,其中四季度房地產貸款新增7734億元,同比多增2020億元,較三季度多增157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發改委還發布《關於做好近期促進消費工作的通知》表示,要支援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稱,此次央行降息政策,對於房地產市場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從房企角度看,中長期貸款資金成本將進一步降低,進而鼓勵房企願貸敢貸,較好啟用房企2022年的投資和新開工意願;
從購房者來說,房貸利率成本進一步下調,將進一步啟用合理住房消費需求,活躍交易行情,以100萬存量房貸測算,月供將會減少30元。“供給端和消費端的活躍,將促進房地產行業景氣度的提升,助力房地產業朝更穩的方向發展。”嚴躍進認為。
“下一步,央行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按照探索新發展模式的要求,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穩妥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援力度,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鄒瀾稱。
還有這些利好影響!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表示,政策工具利率下調有助於緩解金融機構負債壓力,以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我國已逐步搭建出政策利率→市場基準利率→市場利率傳導的利率體系,政策利率作為利率傳導體系的最前端,直接影響商業銀行獲取流動性的成本,繼而對市場基準利率(LPR)和市場利率(企業貸款利率)帶來影響。
在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看來,MLF利率下調將引導信用端偏松調節。他進一步指出,由於2021年12月的一次LPR報價調降的幅度較小,且為非對稱調降,其中一年期下調5BP,五年期不變。
央行副行長劉國強1月18日表示,在經濟下行壓力根本緩解之前,進要服務於穩,不利於穩的政策不出臺,有利於穩的政策多出臺,做到以進促穩。簡單說,當前重點的目標是穩,政策的要求是發力。
中信建投首席經濟學家黃文濤表示,隨著春節流動性緊張、稅期到來,特別是一季度專項債提前批開始發行的情形下,市場流動性還面臨一定程度的緊張局面。按照以往經驗,降息之後大機率還將配合降準繼續釋放流動性。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鍾正生認為,在各類調控政策的作用下,目前投資性和投機性的購房需求已得到遏制。歷史上,當房價下行壓力偏大、穩定房地產投資訴求較強時,通常伴隨著降準和降息。因此,5年期以上LPR下降對於部分持幣觀望的剛需購房者而言,或可起到節約成本、穩定信心的積極作用,有助於更好滿足合理的住房需求。
嚴躍進表示,此次LPR利率中,5年期利率下調了5個基點,為4.60%。該資料具有三個特點。第一、這是21個月以來首次出現5年期LPR下調的情況。上次調整出現在疫情後開復工的關鍵階段,即2020年4月份,本次調整也有相似性,和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有關。第二、此次下調也是在央行持續降準、MLF降息、國外市場加息等大環境下進行的,總體上市場各端對降息的預期較為強烈。第三、此次降息恰處於年初,進一步體現了今年貨幣政策釋放流動性、降低資金成本、穩定經濟增長的導向。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中新經緯(ID:jwview)”,36氪財經經授權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