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易縣,古稱“易州”,因縣境內有條河名易水,故而得名,地處保定市西北部,行政區劃程式碼130633,總面積2534平方公里,2020年末常住人口48.55萬人。
2、今易縣地區在戰國時期為燕國地界,秦代分屬上谷郡和廣陽郡,西漢置故安縣,隸屬幽州涿郡,北魏初期改名為“固安縣”,北齊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廢,隋開皇元年(公元581年)始置易州,開皇十六年(公元597年)置易縣,為易州州治,大業年間改名上谷郡,唐代在上谷郡與易州之間幾次更名,後晉開運二年(公元945年)陷入契丹,後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收復,北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再度淪為遼境,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克復,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被金國佔據,元代屬保定路,明洪武初年省縣入州,隸屬保定府,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升為直隸州,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廢州立縣,為易縣;
建國初期隸屬保定專區,1958 年定興縣與淶水縣鎮場、白澗、大河南三鎮併入,1961年恢復定興縣建制,次年恢復淶水縣建制,1970年屬保定地區,1994年保定地區與保定市合併,劃歸保定市管轄。
3、雷溪春濤、紫荊殘月、侯臺清曉、太巍煙嵐、狼山競秀、洪崖積雪、孔山星月、太寧疊翠、易水秋風與金臺夕照為遠近聞名的“古易州十景”。
4、清西陵,坐落於易縣西部永寧山麓,始建於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完工於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有泰陵、昌陵、慕陵和崇陵四座清代帝王陵寢,以及三座皇后陵、三座妃嬪陵和四座皇子、公主、王爺陵,共計埋葬了70餘人,是我國現存規模宏大、儲存最完整、建築型別最為齊全的古代皇室陵墓群,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大清是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自後金天命元年(明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於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撫順市新賓縣)稱帝建立大金國起,至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中華民國建立,清末帝愛新覺羅·溥儀遜位,共傳十二帝,享國296年;
清泰陵,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入關之後的第三位皇帝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及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和敦肅皇貴妃年氏的合葬陵寢,在清西陵中修建時間最早、建築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而位於泰陵東北一公里處還有一座泰東陵,墓主人為雍正皇帝的熹妃、乾隆皇帝的生母孝聖憲皇后鈕鈷祿氏,是清西陵中規模最大的一座皇后陵。
愛新覺羅·胤禛,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第四子,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生於紫禁城永和宮,生母為德妃烏雅氏(即孝恭仁皇后),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被封為和碩雍親王,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於暢春園繼位,年號“雍正”。在位期間出兵平定了青海羅卜藏丹津叛亂,實行改土歸流政策,加強了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維護和鞏固了國家統一;推行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及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等制度,減少了農民的經濟負擔,促進了人口的增長;同時積極整頓吏治,大力清理錢糧虧空,追繳國庫欠銀,扭轉了康熙朝末期官場腐敗、庫銀不足等遺留問題;設立軍機處,加強中央集權,使我國封建專制皇權達到了頂峰。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駕崩於圓明園,廟號世宗,諡號“憲皇帝”,後世稱讚其為“我國封建王朝歷史上最勤政的皇帝”;
清昌陵,是清朝第七位皇帝、入關之後的第五位皇帝清仁宗愛新覺羅·顒(yóng)琰及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的合葬陵寢,西邊為昌西陵與昌陵妃園寢,埋葬著嘉慶帝第二任皇后孝和睿皇后鈕鈷祿氏及其他妃嬪;
愛新覺羅·顒琰(原名永琰),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lì 歷)第十五子,生於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生母為孝儀純皇后魏佳氏,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進封為和碩嘉親王,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被立為皇太子,翌年受乾隆帝禪讓繼位,改年號“嘉慶”,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親政。在位期間國內階級矛盾尖銳,官場腐敗日益嚴重,先後爆發白蓮教、天理教起義,雖最終被鎮壓,但清王朝也從此由盛轉衰,史稱“嘉慶中衰”,其最廣為人知的事蹟就是誅殺乾隆朝寵臣和珅,抄沒家產八億兩白銀,時人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駕崩於熱河,廟號仁宗,諡號“睿皇帝”;
清慕陵,是清朝第八位皇帝、入關之後的第六位皇帝清宣宗愛新覺羅·旻(mín)寧及孝穆成皇后鈕鈷祿氏、孝慎成皇后佟佳氏與孝全成皇后鈕鈷祿氏(咸豐皇帝生母)的合葬陵寢,是清代所有帝陵中規模最小的一座,東邊的慕東陵為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恭親王奕訢生母)與眾妃嬪的陵墓;
愛新覺羅·旻寧(原名綿寧),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第二子,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生於紫禁城擷(xié)芳殿,生母為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嘉慶十八年(公元1813年)被封為和碩智親王,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繼位,年號“道光”,是清代唯一一位以嫡長子身份入繼大統的。在位初期雖勵精圖治,整頓吏治,改革漕運、鹽政,平定回部張格爾叛亂,並重用林則徐大力禁菸,但隨著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的爆發,清王朝戰敗,簽訂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此後苟安姑息、拒絕變革,以致內憂外患日益加重,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駕崩於圓明園慎德堂,廟號宣宗,諡號“成皇帝”;(公元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是我國近代史的開端,《南京條約》的簽訂使我國從此步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清崇陵,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入關之後的第八位皇帝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tián)及孝定景皇后葉赫那拉氏(即隆裕太后)的合葬陵寢,也是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座封建帝王陵寢;
愛新覺羅·載湉,道光皇帝第七子、醇賢親王愛新覺羅·奕譞(xuān)之子,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生於北京醇親王府,生母為葉赫那拉·婉貞(慈禧太后胞妹),因同治皇帝為咸豐皇帝獨子且死後無子嗣,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年僅三歲的載湉被慈禧太后指定過繼給咸豐皇帝,翌年登基為帝,年號“光緒”。在位初期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慈安太后(即孝貞顯皇后鈕鈷祿氏)逝世後,朝政由慈禧太后一人把持,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親政,但實際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支援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釋出新政,力求改革圖強,史稱“戊戌變法”,但遭到以慈禧太守為首的保守派反對,新政僅維持百日即宣告失敗,故又稱“百日維新”,此後被幽禁於中南海瀛臺,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駕崩,廟號德宗,諡號“景皇帝”。(光緒皇帝在位期間西方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潮,先後爆發“中日甲午戰爭”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簽訂了《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雖力圖革新,卻無力挽大廈之將傾。)
5、荊軻塔,為八角十三層磚木結構,塔高26米,遼乾統三年(公元1103年)為戰國時期的燕國義士荊軻而建,建於其衣冠冢之上,後歷朝歷代皆有修繕,因墓旁原有一座聖塔院寺,故又名“聖塔院塔”;
荊軻,姜姓,慶氏,字次非,戰國時期衛國人,相傳為春秋時期齊國大夫慶封的後裔,好讀書,善劍術,為人俠義,遊歷至燕國時被田光舉薦給燕太子丹,燕王喜二十八年(公元前227年)秦國滅趙,兵鋒直指燕國,荊軻獻計以樊於期之頭及燕國督亢地圖進獻秦王政,並相機行刺,臨行前,太子丹於易水旁為其送行,荊軻高聲吟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進入秦國後面見秦王,在獻地圖之時拔匕首刺向秦王政但不中,最終為侍衛所殺,典故“荊軻刺秦”、“圖窮匕見”、“秦王繞柱”等均出自於此。
6、雙塔庵雙塔坐落於易縣西陵鄉太寧寺村西北處半山腰,又稱“太寧寺雙塔”,北塔為八角十三層密簷式實心磚塔,高17.4米,始建於遼代;南塔高10.58米,為六角三層密簷式空心磚塔,始建於金皇統四年(南宋紹興十四年,公元1144年),二塔均曾於明萬曆年間重修。
7、有“畿南第一雄關”之稱的紫荊關始建於戰國時期,初名上谷關,東漢稱五阮關,宋遼金時期名金坡關,元代始稱紫荊關,坐落於太行山脈交通要衝,扼守“太行八陘(xíng)”之一的蒲陰陘,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與北京昌平居庸關、河北唐縣倒馬關合稱內三關,為天下九塞之一;(陘,指山脈中斷的地方,我國古代稱軹(zhǐ)關陘、太行陘、白陘、滏(fǔ)口陘、井陘、飛狐陘、蒲陰陘與軍都陘八條穿越太行山脈的咽喉要道為“太行八陘”)
據《呂氏春秋·有始覽》記載:“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澤有九藪(sǒu),風有八等,山有六川,何謂九塞?大汾(古大汾塞)、冥厄(今平靖關,又名恨這關)、荊阮(今紫荊關)、方城(古楚長城)、崤(xiáo 崤關,即函谷關)、井陘(古井陘關,又名土門關)、令疵(今喜峰口,古稱盧龍塞)、句注(今雁門關)、居庸(今居庸關)”。
8、燕下都遺址為戰國時期燕國都城遺址,是迄今已發現的戰國都城中面積最大的一座,建於燕昭王時期,主要分為宮殿區、手工業作坊區、居民區與墓葬區,儲存較為完好,文物遺存豐富,目前已出土文物十萬餘件,包括齊侯四器、戰國銅人像等珍貴文物,是我國“二十世紀百大考古發現”之一。
9、北福地史前村落遺址位於易縣高村鄉神石莊村村南,發現於1985年,為新石器時代晚期村落遺址,大致距今6000年前至2000年前,發掘出房址、灰坑等生活依據十餘處,陶器碎片、陶刻面具等遺物五百餘件。
10、龍興觀道德經幢,又名唐玄宗注道德經幢,俗稱八稜碑,是我國現存的道德經幢中儲存最完好的,立於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起初位於城西開元觀,金大定九年(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遷至城內龍興觀,通高6米,幢頂為八角形廡殿式青石頂,幢座為漢白玉製覆蓮鬚彌座,八角形漢白玉幢身,幢身頂部有“太上玄元皇帝道德經大唐開元神武皇帝注”十八個大字以及唐玄宗頒佈推崇《道德經》的敕文,中部鐫刻81章《道德經》經文,由唐代書法家蘇靈芝書,尾題“易州刺史兼高陽軍使賞紫金魚袋上柱國田仁琬奉敕立”與“開元二十六年歲次戊寅十月乙丑朔八日壬申奉敕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道教創始人,唐代建立後唐高祖李淵自稱為老子的後裔,唐乾豐元年(公元666年)唐高宗李治推崇道教,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廟號唐聖祖)
11、易縣戰國影視城建於1998年,是仿春秋戰國時期的古建築群,以提供影視拍攝服務為主,影視劇《楚漢傳奇》《赤壁》《墨攻》等都曾於此地取景。
12、狼牙山、地處易縣西部太行山東麓,因奇峰林立、狀若狼牙而得名,主峰為蓮花峰,海拔1105米,“狼山競秀”為著名的古易州十景之一;
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日寇華北方面軍對我晉察冀邊區進行大規模“掃蕩”,意圖摧毀根據地,晉察冀軍區一分割槽一團七連奉命掩護大部隊和群眾轉移,9月25日凌晨,七連完成任務後向外圍撤離,同時留下六班負責最後的掩護,五名戰士在班長馬寶玉的帶領下邊打邊退,激戰一上午,在將敵人引至狼牙山棋盤陀後,彈藥耗盡,五名壯士於是相繼跳下懸崖,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壯烈殉國,副班長葛振林與戰士宋學義因被樹枝掛住而倖免於難。宋學義後被授予“英雄頑強”抗日壯士勳章,1947年復員返鄉,1971年病逝;葛振林傷愈後被授予“民族英雄獎章”和“青年獎章”,後參加瞭解放戰爭與抗美援朝戰爭,1955年授少校軍銜及三級解放勳章,1981年以副師級待遇離休(後提高至正師級待遇),1988年授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2005年病逝;
雲蒙山,因常年雲霧繚繞而得名,主峰海拔1120米,擁有華北地區面積最大的次生林,桃花、瀑布、紅葉與冰雕為著名的“雲蒙四絕”。
13、易水湖,是上世紀五十年依周圍山勢而修建的一座人工湖,九十年代被開發為旅遊區,總規劃面積10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27平方公里,有“北方小桂林”的美譽。
14、田文鏡,字抑光,與鄂爾泰、李衛一同被後世稱為“雍正帝三大寵臣”,出生於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 年)以監生的身份授福建長樂縣縣丞,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改任山西寧鄉縣知縣,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升易州知州,次年入京任吏部員外郎(從五品),後歷任刑部郎中、監察御史與內閣侍讀學士等職,雍正皇帝繼位後,因為官清廉且政事幹練而受到重用,先後擢升山西布政使、河南布政使、河南巡撫、河南總督、河南山東總督兼北河總督等,授兵部尚書銜,加太子太保,躍升為封疆大吏,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病逝,諡“端肅”,賜葬於泰陵附近。田文鏡主政河南期間,整頓吏治,清查錢糧虧空,積極推行攤丁入畝、耗羨歸公及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等雍正朝新政,但由於手腕強硬、要求刻薄,以致當地鄉紳與下屬官員的極大不滿。
15、東韓村拾翻古樂源自清乾隆年間,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是宮廷樂師顧善堂返鄉之後向村民們所傳授的,演奏時使用的樂器最多可達百餘種,演奏形式分“行樂”與“坐樂”兩種,具有典型的古典宮廷樂特徵,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易水硯,古稱奚硯、燕畿烏金硯,是我國著名的古硯之一,與廣東的端硯齊名,合稱“南端北易”,相傳始於戰國時期,盛於唐宋兩朝,歷代均為宮廷貢品,2008年“易水硯製作技藝”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易州地區在古代不僅盛產好硯臺,也以產佳墨著稱,名“易水墨”,因墨黑而有光,故又名“易玄光”,世稱“易水法”,為宮廷貢品。
PS:感謝您的支援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