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33回,寫了賈政打寶玉的詳情。我們沒見寶玉哭,賈政卻當眾流了5回眼淚。作為封建大家長,老子打兒子天經地義。可是賈政不僅痛哭流涕,而且跪在地上向賈母苦苦賠罪,認罪。
賈政認什麼罪呢?
第一、賈母給賈政扣一個不孝的大帽子。賈政只能認罪。
賈母聽說寶玉捱打,趕忙前來救孫子。走到書房外面,賈母就說道:“先打死我,再打死他,豈不乾淨了!”
賈政趕緊迎接母親,說母親有什麼話,叫我進去吩咐就是。
賈母厲聲說道:“你原來是和我說話!我倒有話吩咐,只是可憐我一生沒養個好兒子,卻叫我和誰說去!”
賈母一招制敵,我沒養個好兒子,這是給賈政扣了一個不孝之子的大帽子!
古人以孝治天下,自秦代以後,官修正史上都立有《孝義傳》。用以表彰孝子,讓孝子青史留名。從漢朝開始,提倡"以孝治天下"。孝,成了中國傳統的倫理概念。孝道由家庭倫理擴充套件為社會倫理、政治倫理。孝與忠相輔相成,成為社會思想道德體系的核心,"以孝治天下" 也成為貫徹兩千年帝制社會的治國綱領。
不孝的人,品行不端,在官場上也走不遠。
賈政聽母親給自己扣一個不孝的大帽子,忙跪下含淚說道:“為兒的教訓兒子,也為的是光宗耀祖。母親這話,我做兒的如何禁得起?”
第二、賈母指責賈政跟自己“使性子賭氣”,賈政只能認罪。
賈母這個老太太真厲害,見兒子用光宗耀祖來堵自己的嘴,便啐了一口。說道:“我說一句話,你就禁不起,你那樣下死手的板子,難道寶玉就禁得起了?你說教訓兒子是光宗耀祖,當初你父親怎麼教訓你來!”
賈政一見母親流淚,就表示:以後不打寶玉了!
賈母依舊不依不饒的,她冷笑著說賈政是和她“使性子賭氣”!他一疊聲地說要領著寶玉回金陵。指桑罵槐地對王夫人說:“你也不必哭了。如今寶玉年紀小,你疼他,他將來長大成人,為官作宰的,也未必想著你是他母親了。你如今倒不要疼他,只怕將來還少生一口氣呢。”
賈母繼續把不孝的帽子給賈政扣實。她罵賈政當了官不認親孃了,不聽孃的話了,而且跟娘“使性子賭氣”。
賈政聽說,忙叩頭哭道:“母親如此說,賈政無立足之地。”賈母冷笑道:“你分明使我無立足之地,你反說起你來!只是我們回去了,你心裡乾淨,看有誰來許你打。”一面說,一面只令快打點行李車轎回去。賈政苦苦叩求認罪。
賈母如果真的離開榮國府,自己回金陵,就更坐實了賈政不孝的罪名。百善孝為先,賈母斥責賈政不孝,還要離開榮國府回老家自己過,這是置賈政於不孝之地,如果同僚知道賈政的老媽回到原籍,賈政的臉沒地方擱了,也影響賈家的名聲。
賈政此時不僅跪著,而且哭著向賈母叩頭請罪。他苦苦哀求母親,不斷叩頭向母親認罪。自己沒有跟母親賭氣,請母親原諒兒子。
第三、為了不讓母親生氣,賈政只好委屈自己,向母親認罪。
賈政自認為打兒子是正確的,否則賈寶玉不知道會惹出什麼大禍,牽連賈府。可是因為打寶玉,母親生氣了。母親年紀大了,如果母親氣出病來,賈政百身莫贖。王夫人說“倘或老太太一時不自在了,豈不事大!”
賈政為了母親不生氣,只能委屈自己,向母親認罪。
結語:
三代同堂的家庭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總會有矛盾。父母要管教孩子,祖父母溺愛不讓管。寶玉就是如此,由於賈母溺愛,賈政都不敢管兒子,因為管兒子,他只能違心地向母親認罪。
祖輩與父輩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兩代人有分歧正常,及時溝通才能有效解決矛盾。像賈政那樣,一味愚孝是不對的。他教育兒子還要向母親請罪,好像自己錯了,給孩子造成的錯覺就是,父親錯了,我沒錯。
賈政應該堅持己見,不能打寶玉一頓就完事了,應該繼續管教。在教育的問題上,不能讓爺爺奶奶的溺愛成為孩子成長的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