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雄壯威武的大傢伙,中文名字是大藍羚。在英語裡叫“nilgai”,是印度語單詞nil“藍色”和gai“奶牛”的融合,因此叫它藍牛也沒錯。
它們長得實在很奇怪,牛羊馬驢鹿各種動物的特徵共存,因此名字也一直變來變去:比如在3百年前的印度一直叫它們“藍馬”(“nil”代表“藍色”,而“ghor”代表“馬”),還有,因為它們腿下蹄上方長著的白毛,就像套了雙白襪子,也被稱為白足羚羊。
和四不像鬣羚,六不像羚牛一樣,大藍羚名字裡也帶個羚字,它們是亞洲最大的羚羊,和所有的羊一樣,偶蹄目,牛科。主要生活在印度、尼泊爾和巴基斯坦地區,喜馬拉雅山脈阻止了它們繼續北上的腳步,它們的皮毛不太能禦寒,會凍死的,因此沒有來到中國。
大藍羚身體強壯,但腿相對很細,一身是藍灰色短毛,喉部有一塊白色,臉部、耳朵、臉頰、嘴唇和下巴上各有兩個白點,很有趣。雌性和幼崽是橙色到茶色的,在印度拉賈斯坦邦觀察到幾乎純白的基因突變個體(不是白化病),非常美麗。
大藍羚通常很溫順,如果受到騷擾或驚嚇,會謹慎地觀望或逃跑;但繁殖期的雄性打起架來很猛,雖然頭部和頸部較厚的面板能在戰鬥中起到保護,仍可能會出現撕裂傷甚至死亡。打輸了的一方有時候會跪地投降。
它們以草為主要食物來源,對豆科灌木、豌豆、巴豆(躥稀豆)等也相當熱愛。由於大藍羚喜歡用自己的糞堆來標記他們的領土,這讓它們不像牛羊一樣邊吃邊拉,平時都是憋著,而排便過程漫長又痛苦,它們找到固定地點,兩腿分開,臀部放低,尾巴幾乎垂直,一頓操作要好久。
按理說,吃巴豆的它們不該有便秘的痛苦,這可能和它們喝水少有關。作為食草動物,與鹿、羊、牛等其他物種相比,大藍羚在沒有水的情況下可以存活很長時間,即使在夏天也不經常喝水。即使地表植被荒蕪了,它們也能靠身高去摘樹葉吃。
由於大藍羚喜歡農田,自吠陀時期(公元前1500-500年)起,大藍羚就與印度文化聯絡在一起。傳統上,印度村民一直將大藍羚當作牛看待,牛是印度教徒崇敬的神聖動物,而它們的印度名字“藍牛”,也使得印度教徒很少食用大藍羚(因為它具有宗教意義)。
但是到了20世紀,印度人口爆炸使得大藍羚的棲息地進一步減少,和人類接觸更加頻繁,農民們愈發痛恨大藍羚破壞農田的行為。甚至在2015年,很多印度農民進行絕食抗議,請求政府撲殺。在印度北部的幾個州,大藍羚被列為有害生物開始廣泛被捕殺。據說,它們的肉味道很好、很溫和。
由於大藍羚被當作牛,而具有的宗教情感,再加上動物保護人士的抗議,印度政府兩頭捱罵,終於急中生智靈機一動想出了好辦法:給藍牛改名字!試圖將藍牛正式改名為“rojad森林羚羊”以使捕殺行為被接受。
真好笑。
在印度面臨屠殺的大藍羚,曾經在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被引入美國德克薩斯州。出國留洋幾十年的它們命運如何?在德州,大藍羚被農場主放養,作為提供給獵人們捕殺的獵物。
看來留洋去美國不是什麼好主意,至少對大藍羚來說,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