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對動物多是有褒有貶,比如對首屈一指的寵物——狗,就貶得厲害。說畫得不好,叫畫虎類犬;說名不副實,叫土雞瓦犬;說逃跑,叫喪家之犬;說孩子不怎麼好,叫犬子。其實古人的這種認識是有道理的。事物無不有二重性嘛!怎麼能只寵不貶呢?
不過古人對鶴的態度就有點缺乏兩點論。說骨質好,叫鶴骨龍筋;說聲音好,叫鶴鳴九皋;說隱居生活好,叫鶴子梅妻;把做壞事,稱為燒琴煮鶴,把違背常理叫斷鶴續鳧。不僅如此,更有甚者,說鶴能活360歲,稱“鶴壽千歲”、“溼地之神”。清代繡有鶴的服飾只有一品官才可穿,二品的不能碰。鶴是可愛的大鳥,中國的《古今注》《史記》,西方的《聖經》,還有亞里士多德都提到過鶴。但是如果把鶴神化就不好了。鶴哪裡能活千年?生物學家說,鶴的壽命不過二三十年。怎麼可以把“衣分三色,十分九等”扯到鶴的身上?愛鶴好鶴沒錯,如果像衛懿公那樣為了好鶴,連朝政也不理,因好鶴而亡國就不好了。
我去過兩個仙鶴村,一個是大慶油田附近的丹頂鶴夏天群居地,再一個是柏林遠郊的灰鶴村,深感仙鶴了不起。鶴的聲音之所以能傳數公里,是因為發音器官有150釐米;鶴飛行的速度每小時七八十公里,一天可飛行300到800公里。不過鶴最可貴的我認為是抱團,遷徙時是成百上千地一起飛,靠得最近的是家族,無數的家族組成一個龐大的團隊。
人們常把個人突出說成是“鶴立雞群”,其實不是這樣,鶴立雞群、雁群中不會居高臨下,也不會與雞、雁爭食、爭高低,而是打成一片。鶴喜歡把巢建在村裡的大樹上,村民的房頂上。村民以有鶴築巢為幸事。村民在自家的大門旁寫上某年某月某日鶴下了幾個蛋、孵出的是雌是雄,以便後來者統計。
適者生存,人與鶴和諧共處,鶴與雞、雁等鳥類互不侵犯。物競天擇,鶴愛吃小魚小蝦以及小型哺乳動物。鶴讓小魚小蝦吃苦了。(鄧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