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純潔的天使,有著天生自帶的童真,但是終究有一天他們會變成大人,帶上社會的烙印。在這個過程中,小天使會成為“小大人”,逐漸變成真正的大人。
那麼小人國裡的小朋友是怎麼轉變成小大人的呢?
剛出生的小嬰兒會微笑,但是這時候的微笑是自發的,當5個月的時候,小baby開始有意識地對親近熟悉的人比如他們的親愛的麻麻微笑,這個時候就開始具有社會屬性,這個可以作為嬰兒社會化的開端。
而在小朋友社會化的程序中,最重要的自我意識的覺醒。我們如何認識評價我們自己,首先來自於自身的自我評價、自我體驗和自我控制。而這一切和孩子們的自我認知能力是相輔相成的。三到五歲的小朋友可以描述出“我是個……”和“我是個……的男(女)寶寶”,但是這個時候的描述還屬於最初級的日常行為的描述,而無法描述自己的身上的一些特質。同時他們很依賴外在的尤其是權威,比如爸爸媽媽的一些評價。當然3歲以前的小寶寶還不具備評價這樣的體系的,直到長到3歲半的時候,開始有了自我評價體系的萌芽。依賴權威,且評價還比較籠統,帶有情緒化和主觀性。慢慢地,內化的道德行為準則將成為他們重要的評價尺度。
道德本身就是社會高度社會化的一個標誌。約定俗稱的行為規範,當孩子將其作為評價尺度的時候,也就說明了孩子邁進了成人世界的“藍色大門”。當然這個過程在孩子的成長程序中是極其漫長。根據著名的心理學家科爾伯格的兩難故事實驗劃分出來的三水平六階段理論非常具有代表性。
“兩難故事”說的是“有一個窮人海因茨的妻子病了,他買不起可以治癒妻子痊癒的藥,藥房的老闆拒絕將藥便宜賣給他。於是海因茨在一天深夜潛入藥房偷藥,想要給自己的妻子治病。問海因茨這種做法是否是不道德的。”詢問各個年齡層的孩子,得到的結論是5歲前的孩子只能根據藥是否有所減損去判斷行為是否正確。而7歲的孩子已經可以根據行為背後的動機,比如海因茨為什麼要去偷藥去判斷行為是否得當。總得來說孩子的道德發展狀態會從只關注結果到根據社會期望去判斷,當發展到足夠高度社會化的時候,有一部分人可以自覺履行自己選擇的道德準則。
除了道德標準的建立,和同伴的遊戲、侵犯行為和親社會行為的顯現也都是小人國裡的居民向成人化轉變的過程。
孩子的社會化是緩慢而持續的,又是快速而不經意的。緩慢是因為人這一生都是社會化的過程,時間軸往往是幾十年作為一個軸線,快速則是常在你尚未意識到的時候,TA嘴裡蹦出了令你詫異的東西,你才發現似乎什麼都不知道的小屁孩在不經意間就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