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密斯決定,陸戰一師必須撤退,否則可能真的撤不出去了,首先要把五千名傷員空運出去。讓一位軍醫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他的帳篷裡有450名傷員,可是當天卻空運走了941人。天黑以後,軍醫從機場回來,帳篷裡竟然還有260名傷員。
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第二階段,在東線戰場進行的一場異常慘烈的戰役。可以說這場戰役讓美國人見識到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鋼鐵意志”,但同時中國人也見識到了美國的“鋼鐵工業”。
1950年的冬天,志願軍入朝參戰取得第一次戰役勝利後,並沒有乘勝前進,而是收縮兵力,採用誘敵深入的策略,準備發起第二次戰役。
朝鮮的東線戰場上的敵人是美軍海軍陸戰隊一師,號稱美軍王牌中的王牌。陸戰第一師,經歷過煉獄般的瓜島戰役、沖繩島戰役,從未吃過敗仗,名義上是一個師,實際上齊裝滿員達到2.5萬人,相當於一個軍的人員配備,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開山鼻祖,是美國陸軍最強戰力之一。在美國人眼中,陸戰一師永遠都是一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王牌部隊。
為了能夠圍殲這支美軍王牌部隊,志願軍主力部隊主動放棄長津湖以南陣地,誘使美軍輕敵冒進。麥克阿瑟果然受到迷惑,督促美軍陸戰一師加速前進,希望能在聖誕節前和西線美軍在鴨綠江邊順利匯合,然後結束戰爭。
作為一名久經沙場的老狐狸,史密斯可以說是戰場上的一隻老狐狸。雖然麥克阿瑟催促他快點前進,早日打到鴨綠江邊,好快點結束戰爭。但是狡猾穩重的史密斯並不這麼看,一向謹小慎微的史密斯在前進的路上走走停停,17天的時間,陸戰一師才走了40多里。
當陸戰一師來到水門橋看到的是一座完好無損的水門橋時,史密斯心中已經有了不詳的預感,因為如果志願軍為了阻擋美軍的前進,應該將這座交通要道上的橋樑炸燬才是。
但這座本該被志願軍炸燬的水門橋卻沒有絲毫損傷地橫在美軍面前,好像在招手歡迎美軍,“來吧,來吧!”。
為了確保前方沒有志願軍的埋伏,史密斯親自乘坐直升機前往長津湖地區偵查,透過望遠鏡望著外面茫茫的冰天雪地,史密斯懸著的心放了下來,在零下三十多度的惡劣環境下,沒有人能夠在這片冰天雪地的山林中隱蔽起來。
陸戰一師指揮官史密斯不知道,在他前方的茫茫雪原裡,隱藏著志願軍第9兵團下轄20軍,26軍,27軍近15萬人,他們圍獵的目標,正是這支美軍的王牌部隊。
志願軍9兵團是華東野戰軍的精銳部隊,曾經在著名孟良崮戰役中圍殲過國民黨王牌部隊整編74師。司令員宋時輪接到入朝參戰命令時還在南方,於是帶領大軍星夜趕赴朝鮮戰場,因為命令突然,行軍急迫,9兵團戰士入朝參戰時,連冬裝都沒有準備好就匆匆進入了朝鮮。
途經瀋陽火車站時,時任東北軍區副司令員的賀晉年看到9兵團戰士身上的棉衣時,大驚失色,“你們這樣入朝,別說打仗了,凍都能把你們凍死”。原來九兵團戰士剛從南方趕來,身上穿的都是薄棉衣。
當時,賀晉年立刻把庫存的數萬件棉大衣和棉鞋拿出來分給九兵團戰士,但是由於時間緊迫,大部分戰士都沒有完成換裝,於是在緩緩開動的火車邊上,送行的人員紛紛把身上的棉衣棉帽等冬裝脫下來扔到已經開動的火車上。
為了達成戰役的突然性,15萬志願軍戰士忍受著嚴寒和飢餓的折磨,在茫茫的冰雪山林中隱蔽起來。
雖然認為志願軍不可能在長津湖地區埋伏,但是謹小慎微的史密斯還是沒有貪功冒進,為了保證一旦遇到志願軍的埋伏,陸戰一師能夠順利逃跑,史密斯還在下碣隅裡修建了一個小型簡易機場。
當美軍第十軍軍長阿爾蒙德問史密斯為何要在下碣隅裡修建機場時,史密斯說是為了防止敵人偷襲。阿爾蒙德惱怒地問,敵人在哪裡。但是史密斯不為所動,堅持自己的意見。後來的事實證明,史密斯的這一舉措挽救了陸戰一師。
11月27日夜晚,志願軍在長津湖畔發動突然進攻,讓美軍部隊亂成一團,經過一夜血戰,史密斯驚愕地發現,志願軍部隊已經在40英里長的山區道路上,把美軍從北向南分割包圍成五塊,形成了分割圍殲之勢。美軍想要逃出生天,志願軍想要全殲陸戰一師。
然而志願軍圍住美軍容易,殲滅卻很難。被圍美軍立即用200餘輛坦克在三個被圍地域組成環形防線。志願軍缺乏重武器,只能用步槍、機槍去衝擊敵人的“鐵桶陣”,付出的犧牲難以想象。而美軍的形勢更為艱難。
在戰役爆發的第三天,志願軍集中了大約5個團的兵力,對困守在新興裡的美第7師31團展開圍攻。31團是一支歷史悠久的部隊,組建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因其出色的戰績,被譽為“北極熊團”。經過兩晝夜的激戰,包括團長麥克利安在內的北極熊團全軍覆沒。團旗也被志願軍繳獲。這是抗美援朝戰爭史中,志願軍唯一一次全殲美軍一個整團建制的光輝戰例。
在美軍認識到如果再不撤退,就會被圍殲的態勢下,美第10軍軍長阿爾蒙德飛抵湖區最南頭下碣隅裡,向陸戰一師全體高階將官傳達麥克阿瑟的命令:東線美軍立即全線撤退。
史密斯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留下了那句著名的話:“見鬼!我們不是在撤退!我們是在換個方向進攻!”
面對南撤的美軍,志願軍開始了艱苦的阻擊戰。從柳潭裡到下碣隅裡的公路,成了中美兩軍絞殺的地獄。美軍用3天時間才走完這22公里,傷亡1500多人。戰鬥最激烈的一天,美軍一整天只撤退了500米。
然而,志願軍也傷亡慘重,美軍的一份史料中記述,“中國人在地面戰鬥,空襲,及嚴寒的天氣裡傷亡巨大。由於沒有適當的禦寒服裝,志願軍的戰鬥力因為大批士兵被凍死凍傷而被嚴重削弱。大部分志願軍耗光了在過江時隨身攜帶的彈藥,而且食品也供應不上。”
12月5日,下碣隅裡的美軍開始準備向古土裡撤退。陸戰一師從下碣隅裡撤退,首先要把五千名傷員空運出去。讓一位軍醫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他的帳篷裡有450名傷員,可是當天卻空運走了941人。天黑以後,軍醫從機場回來,帳篷裡竟然還有260名傷員。
美軍貪生怕死的行為把史密斯氣得夠嗆,於是史密斯宣佈,如果再發現有人冒充傷兵臨陣脫逃的話,軍法從事。
當日晚上,下碣隅裡所有的美軍火炮開始向兩側山地猛轟。6日清晨,大撤退開始。美軍沒忘記在逃跑前徹底毀滅下碣隅裡這個供給基地。美軍先用炸藥炸,然後用推土機碾一遍,最後將堆積如山的食品、衣服、彈藥潑上汽油燒掉。那些在幾公里外山頭上20余天沒有吃過幾頓飯的志願軍士兵,看著就快到手的大批給養被這樣毀掉,心疼無比。
從下碣隅裡撤退到18公里外的古土裡,美軍又用了38個小時。這支世界上機械化程度最高的部隊平均每小時走500米,每公里傷亡34人。
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美軍計程車氣也極為低落。戰鬥間歇,一位美軍記者問一個正在用刺刀從凍硬的罐頭裡挖蠶豆吃的陸戰隊士兵:“如果上帝能夠滿足你的一個要求,你最需要什麼?”
那個士兵頭也沒抬地回答:“給我明天吧。”
由古土裡撤退時,美軍總人數不到14000人,各種車輛卻高達1400輛,機械化程度之高,是志願軍難以企及的。美軍南逃路上的最後一關是水門橋,這座橋跨度8.8米,兩端都是懸崖,橋下是萬丈深淵,周圍沒有任何可以繞行的道路。水門橋一旦被炸,撤往咸興的美軍可謂上天無路,入地無門。而一旦過了水門橋就是一望無際的平原,那時志願軍的“鐵腳板”再快也將無法追上美軍的車輪子。
美軍深知水門橋的重要,派了一個坦克營40輛坦克一字排開死守水門橋。
12月1日,負責阻擊的58師172團發動突襲炸燬了水門橋,可第二天,美軍用一座木橋完成了修復。
12月4日,志願軍再度出擊,再次炸燬水門橋。而美軍又在原橋殘留的橋根部架設了一座鋼橋。
12月6日晚,志願軍又組織了兩個排的敢死隊,戰士們用血肉之軀突破了美軍的炮火,將鋼製大橋和根部基座全部炸燬。按照國內戰爭的經驗,陸戰1師這下是沒跑了。
當水門橋第三次被炸燬的訊息傳到史密斯耳中時,史密斯確實有了萬念俱灰的感覺,志願軍如此頑強的一而再再而三地炸掉水門橋,其實就是在告訴美軍,志願軍的目的就是全殲陸戰一師。
然而,史密斯也清楚,陸戰一師絕對不能被全殲,因為陸戰一師代表的是整個美軍的榮譽,在美國人眼中,陸戰一師永遠都是一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王牌部隊。如果一旦陸戰一師被全殲,那麼朝鮮戰爭就只能結束了。
史密斯向美軍總部報告,要不惜一切代價修復水門橋。隨後美軍後勤保障部發揮重工業優勢,連夜部署,在日本的三菱重工製作了8套重達1.1噸的M2型鋼木標準橋樑,用8輛C-119運輸機,每根鋼樑用兩頂巨型降落傘,空投到了千里之外的水門橋附近。
修橋原本只要四套鋼樑就夠了,但是史密斯擔心意外,要求空投8根。結果史密斯的擔心不無道理,美軍運輸機空投了8套,一套落入志願軍陣地,一套落地後嚴重變形無法使用。剩下6套被美軍成功接收。不到兩天,一座載重50噸、可以透過坦克的橋樑又架好了。
12月8日晚6點,減員萬餘人的陸戰1師透過水門橋,倉皇逃向興南港。
煮熟的鴨子從水門橋上飛了,時任58師師長兼政委黃朝天為此暴跳如雷,非要槍斃擔負爆破、阻擊任務的172團團長。團長對他說,先去陣地上看一看,看了再槍斃也不遲。
來到俯瞰水門橋的陣地上,黃朝天看到戰士們一個個在雪坑裡,槍都朝公路擺著,無一人後退,戰士們一動不動,都凍成了冰雕。兩個連上百名戰士伏守在冰雪中,卻沒能等到向敵人發起衝鋒的那一刻。黃朝天見狀,伏地痛哭。
在冰雕連上海籍戰士宋阿毛單薄的衣服裡,戰友們找到一張薄薄的紙條:
我愛親人和祖國/更愛我的榮譽/我是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冰雪啊!我決不屈服於你/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的陣地上!
根據美國軍人的回憶錄中記載,前進的美軍發現了埋伏著的志願軍後頓時緊張了起來,開始小心翼翼地前進。等到視線清晰之後美軍才發現,整連129個志願軍官兵被凍成了“冰雕”,但卻仍然保持著標準的戰鬥姿勢,槍口也瞄準了美軍的方向。
志願軍戰士的堅毅,讓這支美軍的王牌之師也不得不肅然起敬,部隊長官親自脫下軍帽,莊嚴地向這支“冰雕連”敬禮。
為取得長津湖戰役的勝利,9兵團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整個兵團15萬人,戰鬥減員1.4萬人,凍傷減員近3萬人。在極端嚴寒的條件下,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沒有熱飯吃,沒有熱水喝的艱難環境下,用簡陋的武器和鋼鐵一般的意志力戰勝了強大的美軍。
面對這樣的對手,史密斯也在回憶錄中感嘆,長津湖戰役,是鋼鐵部隊在和鋼鐵人作戰。
長津湖的犧牲是慘烈的,也是意義重大,這次戰役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朝鮮戰爭的大局被一舉扭轉。美國《時代週刊》評價這次戰役為“對美國來說從未有過的最大的敗北”,《新聞週刊》評論:“也許這是美國曆史上自珍珠港事件以來在軍事上遭受的最慘痛的失敗。”
1953年志願軍第9兵團從朝鮮戰場返回祖國時,車行到鴨綠江邊時,司令員宋時輪忽然命令車在鴨綠江邊停了下來,下車後,他朝長津湖方向注視許久,然後莊嚴凝重地脫帽,深深的彎腰鞠躬,當他抬起頭時已是淚流滿面。
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正是有了這些最可愛的人的浴血奮戰,才會有我們安定、和平而又繁榮的幸福生活。#戰爭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