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我軍開始授銜,此次授銜是新中國誕生以來的大事件,能夠在其中獲得軍銜更是許多軍人一生的榮譽,是要永遠被中國人民記住的功績。
當時,全國19個兵團中有18人參與了授銜儀式,其中包括徐向前元帥,陳賡大將等,這些兵團司令員無一例外,最低的都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與他們的星光璀璨相比,原13兵團司令員程子華卻沒有獲得任何軍銜,原因則是他當時已經調離了部隊,按照當時授銜的規定,不在部隊任職的都沒有獲得軍銜。
那麼,程子華是為何沒有在軍隊擔任司令員呢?這一切都要追溯到一場戰爭。
程子華的事蹟
1905年,程子華出生在山西運城,小的時候他極為好學,在那個動亂的年代,能夠學習註定了日後的成就不凡,程子華便是如此。
後來,他憑藉出色的成績考入山西太原國民師範,並在1926年順利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後,因為當時國共兩黨的合作關係,再加上程子華很是不錯的成績,他被選中進入黃埔軍校學習。
一年之後,他從黃埔軍校畢業,此後到廣州參加了起義運動,憑藉其學歷出身,他得到國民黨當局的重用,後來國共合作宣告破裂,程子華也回到了中央蘇區工作。
在黃埔軍校的日子裡,他學習到了當時國內最先進的軍隊管理與作戰知識,這為他之後在黨內領導軍隊進行作戰打下堅實的基礎。
他先後在我軍中擔任三十五軍第三、第七團團長,在反“圍剿”中,他更是立下了赫赫戰功,被授予了二等紅星獎章。由於他出色的領導能力,在1934年6月,他被任命為紅二十五軍軍長。
此後,我軍開始進行戰略大轉移,程子華在其中也立下了赫赫戰功。抗戰爆發之後,程子華率領隊伍到冀中作戰,他積極組織群眾,聯絡當地的國民黨軍隊,徹底粉碎日軍的“五一”大掃蕩,鞏固冀中根據地。
此後,他更是利用當地的有利地形,向組織提出了地道戰的戰略思想,為取得抗日戰爭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出於他在抗戰中的卓越表現,我黨對程子華的信任極高,更是賦予了他極大的權力。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程子華的成就將是如陳賡、葉飛等一般的成就,但最終他卻因為在解放戰爭中的一次失誤,最終被中央軍委調離軍隊。
東北野戰軍入關
隨著解放戰爭的推進,林帥在東北的隊伍得到了極大的擴充,領導人曾說:“出關的時候只是十幾萬隊伍,到了入關的時候,竟已成為百萬大軍”,這百萬大軍中,便包括程子華的第二軍團。
塔山戰役中,他所率領指揮的軍隊打得國民黨軍隊軍心渙散,失去對戰場的作戰信心,程子華也因為這場戰役得到林帥的重視。
與林帥麾下的黃克誠、肖勁光等人不同,程子華可以說是外來戶,並不是林帥帶出來的將領,但他卻憑藉自己的出色的能力得到了林帥的重視。
但接下來的程子華卻做出了與偉人不同的決定。
1948年11月,時任第二兵團司令員的程子華被任命派遣先鋒隊入關,準備即將打響的平津戰役。
先遣隊伍中由程子華麾下的4縱隊和11縱隊組成,按照軍部的計劃,他們將與第三兵團合作進入北平西北部的延慶和懷來等地,切斷北平傅作義部與張家口等地的聯絡,然後採取“打援”戰術,合力圍殲馳援張家口的傅作義35軍。
在毛主席看來,35軍是傅作義的王牌,如果作戰順利,我軍將可以擴大自己的優勢,甚至為之後的戰略部署做準備。
為此,毛主席親自電令楊成武率領華北軍團3兵團負責進攻張家口的作戰,切斷傅作義將隊伍調往綏遠的退路。
但需要知道的是,傅作義當地的軍隊達到了數十萬之眾,3兵團再如何作戰勇猛也難以與這支隊伍正面作戰。因此,程子華的支援至關重要。
毛主席在程子華領兵動身之前再三強調,東野程黃兵團入關之後應該進行隱蔽,以最快的速度到達作戰之地,以圖做到“奇兵”的效果。
中央信任程子華的指揮能力,於是將楊成武部和楊得志的隊伍都交給了程子華指揮,希望程子華可以不負組織所託。
入關沒有出現差錯的話,程子華的隊伍將以“神兵天降”的姿勢降臨,對傅作義的35軍進行圍剿,但在這個時候,程子華卻做出了錯誤的決定。
程子華差點鑄成大錯
程子華率領著部隊一路緊趕,但到了密雲城的時候,毛主席指示程子華“越過”密雲城,以最快的速度出現在戰場上,密雲城則交給後隨部隊負責。
程子華卻覺得密雲城是隊伍的退路,只要攻下了密雲城,部隊就可以確保退路,萬一出現什麼差錯也可以全身而退。再加上根據情報指示,密雲城中只有一個保安團,以己方數倍於敵人的數量,如何攻打不下?
但程子華不知道的是這個情報是錯的,密雲城中的隊伍達到了三個保安團之數,此次不顧毛主席命令攻城,原本只是打算幾個小時攻下,卻用了三天的時間,毛主席得知之後急得在飄雪的院子裡來回踱步。
好在華北3縱隊司令員鄭維山主動出擊,接替沒能及時趕到的程子華部隊,在馬圈和鹼灘一帶成功拖住敵35軍,為程子華部隊的到來爭取時間。最終,傅作義的35軍被全部殲滅,他也從此失去依仗。
事後,程子華受到了毛主席的嚴厲批評。後來,軍隊改編,程子華又擔任四野13兵團司令員。在建國之後,程子華便被調離了部隊,到達家鄉山西省擔任省委書記。
小結:
其實,程子華錯過部隊授銜儀式也是因為當時所擔任的職務,像這樣因為職務而沒有得到授銜的在當時還有很多,周總理、鄧小平等人都是因此而沒有接受軍委的授銜,所以程子華沒有被授予軍銜也有這部分的原因。
雖然因為他不聽命令而使得戰役險些沒能順利完成,但好在有驚無險,凡事要看到好的也要看到不好的,程子華的功績自然不是一個簡單的軍銜就可以概括,我們應辯證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