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由馬來半島南部的馬來亞和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的沙撈越、沙巴組成,是一個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的熱帶國家。陽光充足,氣候宜人,擁有奇特的海島、珍貴的動植物、悠久的歷史文化遺產以及現代化的都市。
是一個多民族、多元化經濟國家,馬來文化是一種融合馬來族、華族、印度族和其他原住民族文化特色的“多元種族文化”,融合了一些波斯、阿拉伯和歐洲的文化色彩。
服裝文化
馬來西亞作為多民族國家,人們的著裝也是千姿百態、風格迥異。
馬來西亞男子的傳統服裝是:上穿巴汝,下身則圍以沙籠,頭上戴無沿小帽;女子的傳統服裝是:穿無領、長袖的連衣長裙。衣寬如袍,頭披單色鮮豔紗巾。馬來人男女服裝共同的特點是寬大,色彩鮮豔,圖案別緻,樣式美觀。馬來人只在探親訪友或重大節日時,才穿傳統服裝。
馬來傳統服裝
注意不可穿短褲、短裙進入寺院。除皇室成員外,在馬來西亞一般不穿黃色衣飾。除了黃色,黑色也是一個不受歡迎的顏色,一般是不會單獨使用的。
至於華人,在服裝穿著上表現出自由舒適的特點。男士正式場合以穿西服者居多,女士愛穿旗袍,但限於天氣炎熱,人們就選擇在華人歡慶農曆新年(即春節)期間穿。
飲食文化
馬來菜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的菜餚類似,口味較重,多以胡椒和咖哩調味,又辣又香,在炎熱的氣候下吃得又刺激又過癮。由於人口多半是穆斯林教徒,所以馬來西亞大多不用豬肉,而以雞肉、羊肉、魚肉為主。肉類加上蔬菜、拌或蘸上辣椒調味,配以咖哩飯,這是馬來西亞最普通的飯菜。最有名的風味食品叫“沙爹”——炭烤肉串,配以橘黃色沙嗲醬,質地細膩如膏脂,味辛辣,鹹中帶甜。
大部分華人以中餐為主,當地中餐近於中國粵菜,不過大馬中餐沒有冷熱菜之分,絕大部分是熱菜。“肉骨茶”是當地華人創造的一道美食,主要原料是豬大排,佐以當歸等中藥材。
伊斯蘭教教徒不喝帶酒精的飲料。穆斯林禁酒,但馬來西亞國產啤酒,一向頗獲好評,如果要點這種啤酒,一定要向店家說清楚,因為進口啤酒品牌很多。印度教教徒和佛教徒不吃牛肉。
馬來人和印度裔人用手取食,一般在西式宴會上或在高階餐館用餐時,才使用刀叉和匙。馬來西亞人習慣用右手抓飯進食,餐前餐後必須把手洗淨,同時餐桌上也放著裝有清水的壺、罐,供隨時使用。客人在取食之前,出於禮貌,會先把手放在水罐中蘸溼。
馬來人習慣在地毯上席地圍坐進餐,男子盤腿而坐,女子則跪坐,只有上了年紀的婦女,才可盤腿而坐。宴席上,主人愛用冰水或茶水待客。此外,當地人有咀嚼檳榔的習慣,客人到訪,首先捧上檳榔盤,請客人共嚼檳榔。
行禮待客
1.去馬來西亞人家裡做客,如果雙方都是穆斯林,賓主要用伊斯蘭教特定的問候語打招呼。進門時,除非得到主人的許可,客人必須把鞋脫在門口或樓梯口,方可進屋。進屋後,賓主雙方要互相問候和握手,握手時雙手僅僅觸控一下,然後把手放到額前,以表示誠心。不過現在,不論是馬來人、華人或印度裔,男子之間一般都習慣行握手禮。通常男士不會主動與女士握手。
2.特別注重社交場合衣冠整潔,去人家中做客,進內廳前須脫鞋,放在樓梯口或門口。主人對來訪賓客十分熱情,常用糕餅或點心、茶、咖啡、冰水招待客人。客人應當大方接受招待,若不吃不喝,則被認為是對主人不敬。在黃昏時登門拜訪是不受歡迎的,因為這時穆斯林都要做禱告,晚上拜訪通常應在八點半以後。
3.對年長者不能稱呼“你”,要稱呼“先生”、“女士”或“夫人”。在較正式場合,用Tuan(端)加名來尊稱男士;用Puan(布彎)加名來尊稱女士。馬來人通常只有自己的名字,而沒有固定的姓氏,兒子以父名為姓,父親則以祖父的名字為姓。
4.介紹人們認識時,先向女子介紹男子,向年長者介紹年幼者,向地位高者介紹地位低者。在指示地點、物品或他人時忌用食指,通常用右手的拇指,且另外四指緊握。
5.在和馬來西亞人交談時,不要把雙手貼在臀部上,因為這種方式表示發怒
民俗禁忌
1.馬來人孝敬父母,在父母面前坐板凳不得叉開雙腿,也不得翹二郎腿,坐席時應面向父母跪坐,不得盤腿。
2.馬來人忌諱摸頭,認為摸頭是對人的一種侵犯和侮辱。除阿哮外,任何人不可隨意觸控馬來人的頭或背部。背部被別人觸控,意味著厄運即將來臨。此外,他們忌諱異性肢體接觸,男女當眾親熱,如擁抱接吻,屬傷風敗俗行為。
3.馬來人上衛生間通常使用左手,故認為左手不潔。如用左手取食或給人遞東西,屬大不敬行為。不可把腳底或鞋底對準別人,不可用腳碰任何東西。
4.馬來西亞不禁止一夫多妻,故不可議論他人的家務事。問別人年紀,也是不禮貌的行為。不能當著送禮者的面開啟禮物包裝。
5.馬來人認為狗是骯髒動物,會給人帶來厄運,令人生厭;視烏龜為不吉祥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