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眾多鄰居當中,尼泊爾因其特殊的宗教氛圍一向顯得神秘,這個國家坐落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南面,和我國西藏自治區接壤,人口接近三千萬,相當於一個重慶市的常住人口,但人均GDP卻很低,在亞洲位列倒數第五。
尼泊爾是一個內陸國家,境內多高山,尤其北部地區的山脈終年積雪不化,人跡罕至。尼泊爾沒有鮮明的四季,一年之中只分幹雨兩季,降水量差異非常懸殊。旱季往往一滴雨水難求,而雨季的降水又經常造成洪澇災害。
尼泊爾的森林資源和生物資源非常豐富,生態環境基本沒受到過大的破壞,尼泊爾人驕傲地把這點寫進了他們的國歌中。不過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們的工業發展程度很低。
尼泊爾現今仍舊是世界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當地人超過80%從事傳統農業,主要種植甘蔗大米等農作物,基本可以實現糧食的自給自足。但工業只能做一些最基本的加工,每年國家支出當中接近30%的部分來自借貸和其他國家的援助。
尼泊爾的支撐產業是旅遊業,因其優秀的自然風光,每年我國和印度等東亞國家有無數人前去遊玩。但近兩年受疫情影響,尼泊爾政府禁止遊客攀登雪山,旅遊業整體呈下降趨勢。
尼泊爾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的國家,當地人有著各種各樣的生活方式。首都加德滿都是接待遊客最多的城市,這裡有眾多儲存完好的古寺廟,據說高達兩千餘座,所以經常能夠看到來自天南海北,到此尋求心靈之旅的揹包客。
在加德滿都的街邊,你能夠找到五花八門的菜館,都是當地居民為了討好遊客而建造的。其中以中餐館和印度餐館居多,當地人對中國遊客的態度表面上看起來都比較友善,但是去旅遊也要提防著被宰客,各種需要花錢的地方都可以大膽砍價。
尼泊爾的城市中沒有紅綠燈,所以交通秩序有些混亂,加上人們平均收入較低,喜歡在城市裡自己擴建房子,所以即使是首都,整個街面看起來也很擁堵。
由於當地人大多信奉印度教,所以尼泊爾有許多奇特的本土風俗,各種神秘的宗教儀式,而這些往往也是吸引遊客的地方。據說尼泊爾的女孩子一生至少要結婚兩次,而她們第一次的結婚物件是一顆果子。
這種果子叫做貝爾果,算是當地特有植物,結婚儀式結束後,這顆果子會永遠留在女孩子的身邊。第二次婚姻就是在女孩成年之後,有點類似於我國古代的形式,年輕男女雙方必須透過父母和媒人的介紹,才能成婚。
在尼泊爾少數偏遠的山區裡,還存在著一妻多夫制,這是由於制度落後和生活條件艱苦造成的。這個女孩的丈夫們很有可能是親兄弟,而她必須為他們每個人都生下一個孩子。
少女似乎在尼泊爾人心中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活女神”是尼泊爾特有的一種存在,他們會挑選那些只有六七歲的小女孩住進寺廟中,擔任當地的“庫瑪裡”,接受人們的朝拜。
這些女孩被選中後就不能再與家人見面,平日裡一言一行都必須謹慎小心,符合民眾對於“女神”的期待。等她們成人後就必須退位,被送回家中。據說這些退位的小女孩都過得不太好,家人將她們視作能帶來災難的存在而各種嫌棄,等到成年後也很難嫁給合適的男子。
尼泊爾裡有一種寺廟被稱為“燒屍廟”,這裡是集中處理遺體的地方,因為尼泊爾人推崇火葬,所以過世的人都會送到這裡。燒屍廟周圍經常能夠看到一些小孩子,他們一般是在等待燒屍儀式結束,然後看看能不能撿到一些死者的東西拿去家用。
尼泊爾大一些的城市街頭,還遍佈著修行的僧侶,他們被稱作“苦行僧”,是印度教特有的一種教徒。他們常常穿著襤褸,坐在地上安然誦經。在印度教的教義當中,苦行僧的修煉方式被認為是一種捷徑,能夠快速參悟,得到神的眷顧。
雖然尼泊爾十分貧窮,但是當地人並沒有想象中的悲觀,他們對目前的生活狀態其實很滿意。也許是因為宗教理念深入人心,真的有撫慰精神的力量,也許是因為大家的貧富差距比較小,所以人們鬥爭的意識並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