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原創 | 搜狐焦點長沙站
剛剛,央行公佈最新一期LPR,1年期LPR為3.7%,5年期LPR由4.65%下降4.6%。此舉意味著,對於揹負房貸的個人和家庭來說,將直接降低利息支出,以30年期100萬房貸為例,每月約可減少30元房貸支出。
此次央行宣佈5年期LPR下調,對樓市來說,無疑在寒冷的冬日給予重磅利好,基本意味著信貸寬鬆期來臨,樓市回暖在即!
事實上,不同於2021年緊鑼密鼓的調控戰,近期樓市暖風頻吹,降準降息、房貸放鬆、放貸加速等各類利好政策扎堆出現,維護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成為重要訊號:
·央行變相“降息”
1月17日,央行超量續作7000億元的1年期MLF,還超量續作了1000億元的7天逆回購。上述兩項政策利率雙雙降息了10個基點。
·央行發聲:“把貨幣政策工具箱開得再大一些”
央行副行長劉國強在國新辦釋出會上發表的講話,裡面幾個關鍵詞,意味深長:“把貨幣政策工具箱開得再大一些”、“金融部門不但要迎客上門,還要主動出擊”、“要走在市場曲線的前面”。
與此同時,在1月18日的釋出會上,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表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近期房地產銷售、購地、融資等行為已逐步迴歸常態,市場預期穩步改善。從資料上看,2021年末,全國房地產貸款餘額52.2萬億元,同比增長7.9%,增速比9月末提高了0.3個百分點,其中四季度房地產貸款新增7734億元,同比多增2020億元,較三季度多增1578億元。
下一步,人民銀行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按照探索新發展模式的要求,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穩妥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援力度,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
·發改委:抓住春節契機,促進住房消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國家發改委釋出了《關於做好近期促進消費工作的通知》,列舉了10個方面的消費,其中第八點是住房消費。
檔案表示: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
加強預期引導,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堅持租購併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以人口流入多、房價高的城市為重點,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支援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
政策暖風頻吹,也在新年伊始為2022年的樓市定調。
有人表示,一旦樓市重新復甦,是否意味著房企又將重回快週轉模式?顯然,不會。迴歸利潤、迴歸產品已經是當前房地產不可逆轉的大趨勢。2021、2022年是房企們的還債大年,趁著樓市回暖的空隙,全力去化庫存,降低槓桿才是當務之急。
對於普通的購房者來說,穩住預期,就只能保住自己的房子不虧而已,至於指望靠房子作為投資槓桿,很明顯可以趁早打消念頭。“房住不炒”仍然是主旋律,不會給予太長時間的視窗期。
對於目前觀望情緒濃厚的長沙市場來說,政策大禮包的推動下,各大房企或需要在春節前搶抓返鄉置業潮,“拿起盆子裝水”積極搶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