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房地產市場遇到下行壓力的時候,當房企的生存狀態需要得到轉變的時候。取悅購房者就成為一條不得不走的路,但是現在的購房者需求不盡相同,到底怎麼做才能真正有效地取悅購房者呢?
其實取悅購房者的關鍵就在於房價,房價到位了,購房者的購買力和購買慾也就都到位了。只不過能夠取悅到購房者的這個點究竟是房價的上漲還是下跌,卻還需要探究一下。
房價的下跌可以取悅購房者
房價的下跌一定是可以取悅購房者的。畢竟長期以來輿論對於房價走勢的期望都是希望其下跌的。所以說房價只要下跌了就能夠取悅購房者,調動購房者的積極性。
長期以來,大家對於房價的態度都是“太高了”,超過了購房者的能力範圍。到了現在,那些自居是剛需的人依然說房價太高,買不起房子。並且在各地房價出現下行壓力和真正回落的時候,也總是有人跳出來指出房價並沒有跌到位,如果能“腰斬”就立馬買房了。
不難看出,很有一部分購房者對於房價的下跌是有執念的,並且希望房價下跌的輿論呼聲也是最高的。因此取悅購房者,還得寄希望於房價下跌。樓市調控應該進一步深入,最好能把房價打回原形,跌回鋼筋水泥的基本價值。
房價上漲能夠取悅購房者
房價的上漲可以取悅購房者。這句話聽上去很不可思議,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大家也都是這樣操作的。
2021年購房者維權的事情沒少發生,但並不都是因為樓盤未能按時交付。購房者絕大部分的維權訴求是來源於房價的下跌。在樓市下行的壓力之下,開發商紛紛自保,降價成了最常見的事。但降價對於先期購房的業主而言是不可思議的。於是關於開發商降價的維權事件越來越多。更有甚者透過在當地網站留言板留言而粉碎了開發商的降價計劃。
樓盤降價被扣上了“惡意”的帽子。一時間不少購房者雖然心動,但卻也不敢碰這些降價的房子,尤其是大幅度降價的房子。可見降價也未能取悅購房者,倒是在房價漲價的時候,購房者興致很高,也從未看到有人因為自家樓盤漲價而維權的情況出現。
買漲不買跌才是王道?
關於房子,買漲不買跌才是王道。雖然購房者買房的時候希望得到實惠,但這卻是相對的。購房者想要的是我便宜買到房子之後可以高價賣出。買房就是為了賺取今後可觀的收益。如果買房子賺不到錢了,那還有誰願意買房子呢?
舉兩個簡單的例子:
熱點城市在2021年引入了二手房限價的政策。二手房指導價7折起最低能到5折,但是成交量卻少得可憐。一方面房東不肯降價,房源掛牌數量少。另一方面購房者不敢買,擔心現在買就是高位接盤。所以說在房價處在下跌區間的時候,沒有多少人會願意承受可以預見的損失。
小型城市在2021年頻發限跌令。就算開發商房子賣不出去遇到了經營風險,房價也不能降。開發商之間如果以降價作為競爭手段,那麼最終勢必會直接幹廢當地的房地產市場。讓原有的房價一蹶不振,跌跌不休。雖然這些城市出臺了限跌令,但在限跌之前這些城市的商品房銷售也並未出現情況的好轉。這說明購房者對於明顯的降價趨勢還是有所提防的。
說來說去,能夠真正取悅購房者的還是要滿足購房者的需求。現在的購房者住房為了享受的有,改善生活的有。但不論是出於什麼目的,房子能夠升值才是終極目標。不論房子是新是舊,是好是壞,是大是小,只要房子能夠升值就是好房子。所以說,如果今年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真的想要有所轉變,那麼就要調動房價的上漲可能性,讓購房者看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否則就算房子再便宜也只能是別人家的房子,不可能成為購房者自己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