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4月11日,鄧小平在中央人民政府第六次會議上說道:
"西南作戰,從戰役發起到結束,為時不過 57天,前進約 3000華里,提前兩月完成戰役計劃,消滅蔣、胡殘餘部隊約90萬人。
西南戰役之所以能獲得如此勝利,是由於毛主席領導的正確,全國勝利形勢的影響,以及人民解放軍無堅不摧的力量,同時盧漢、劉文輝、鄧錫侯、潘文華諸將生於 12月9日宜布起義,亦起了良好的配合作用。"
鄧小平在這段講話中,對劉文輝、鄧錫候兩位將軍最終走向人民陣營進行了充分的肯定。要知道當時四川集結了國民黨軍各路敗兵90萬之眾,雖然他們已是強弩之末,但就是90萬隻豬,我軍抓起來也是很費勁的。
正是在我黨的引導下,以劉文輝和鄧錫侯為首的四川將領主動起義,才讓西南解放形勢直接變得明朗。
劉文輝
四川舉足輕重的風雲人物
劉文輝生於1895年,1916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後,歷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四軍軍長、四川省政府主席、川康邊防總指揮等職,手下擁兵十餘萬,一度佔有大半個四川,是 當時四川境內舉足輕重的風雲人物。
劉氏家族可是民國年間四川最顯赫的家族。這個家族出了一個戰區司令長官,兩個省主席,3個軍長8個師長15個旅長,尤其是劉文輝和劉湘叔侄,更是劉氏家族中最耀眼的兩個大佬。
劉湘
1918年,已是川軍第 1 混成旅旅長的劉文輝,以宜賓為大本營,開始發展勢力。他委任自己的五哥劉文彩為船捐局局長,控制了長江水運,弄到了鉅額的財富。有了這些錢,劉文輝就有了同四川其他軍閥搶奪地盤的老本。
二十年代初,劉文輝的侄子、四川省主席劉湘,與另一位軍閥熊克武發生了混戰。劉文輝傾全旅兵力,堅決站在劉湘一方與楊森、鄧錫侯等川軍將領通電擁戴劉湘,讓劉湘在這場戰爭中大獲全勝。劉湘也沒忘記這個叔叔,將熊克武的部分地盤交給了劉文輝。
實力大漲的劉文輝,又在川東趕跑了楊森,接管了楊森在川東的部分防區,坐上了四川軍務幫辦的交椅。
楊森
北伐軍佔領武昌後,蔣介石任命劉湘為第21軍軍長,劉文輝為國民革命軍第 24 軍軍長,四川也在表面上接受了國民政府領導。但在四川內部,各派軍閥為了爭奪地盤,仍然在大打出手。
打了幾年後,到了1928 年,四川形成大部被劉湘、劉文輝分割,鄧錫侯和田頌堯這兩個小軍閥也佔據著部分地盤的格局。這時的劉文輝,手下擁有 7個師共12 萬大軍,地盤達到了70 餘縣,就連蔣介石也要讓他三分。
1929年,國民黨內部的反蔣勢力聯合反蔣,劉文輝參與到了其中。他暗中調遣兵力,準備趁著蔣、閻、馮等人在中原大戰時,出兵武漢,再次擴大地盤。但沒想到張學良突然率軍入關支援蔣介石,蔣介石很快取得了中原大戰的勝利。
成為蔣介石的眼中釘、肉中刺
這次反蔣,讓蔣介石視劉文輝為眼中釘、肉中刺,欲剪除之而後快。
恰好在這時,劉文輝從外國購買了一批軍火由上海運往成都,途經萬縣時,被劉湘部扣留,劉文輝與劉湘交涉多次,劉湘仍然不肯交還。於是劉文輝暗中收買刺客,企圖暗殺劉湘,這對叔侄的矛盾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程度。
狡猾的蔣介石於是使出了“借刀殺人”之計,唆使劉湘聯合鄧錫侯、田頸堯、李家鈺、楊森等部,聯合起來打垮了劉文輝,佔據了劉文輝的大部分地盤,劉文輝最後率領殘部退守西康。
這件事讓劉文輝深深地恨上了蔣介石。在退守西康的17年中,蔣介石仍不放過劉文輝,不斷對他進行削弱和打擊,不但對劉文輝的一舉一動進行嚴密監視,還屢次想派中央軍進入西康,徹底剷除劉文輝。
面對咄咄逼人的蔣介石,劉文輝認識到,只有採取“親共反蔣”的態度和立場,才能保全自己的地盤和身家性命。從這時起,劉文輝開始暗中與中共建立了聯絡。
1938年4月,周恩來派吳玉章與劉文輝進行接觸,向劉文輝闡述了中共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要求他"以國家民族為重,依靠群眾,團結一致,把抗戰進行到底。"劉文輝深受啟發和鼓舞。
1938年初,出川抗戰的劉湘去世,蔣介石想讓其親信張群去當四川省主席,但遭到了劉文輝、鄧錫侯等人的聯合抵制。蔣介石不得不做出讓步,以劉文輝當西康省主席的條件,換取由王纘緒任四川省主席。
劉文輝當上西康省主席後,蔣介石的代理人王纘緒加快了對四川實力派分化瓦解的步伐,劉文輝、鄧錫侯、潘文華等實力派於是聯合起來,不讓蔣介石插手川、康事務。
劉文輝是頗有頭腦的地方實力派人物,在最後一次四川軍閥混戰——"二劉之戰"中失敗退守西康省後,收斂了主宰四川問鼎中原的雄心,面對現實,腳踏實地地經營西康。
西康省地理位置比較貧瘠,經濟落後。在國民政府不撥經費的情況下,想管理好這裡,同時還要保證部隊的給養,難度很大。但劉文輝善於理財,利用這裡的金礦資源,大力興辦黃金開採業,收效顯著,暫時緩解了燃眉之急。
西康是少數民族聚居區,崇信佛教的藏族群眾很多。為了爭取藏民的支援,劉文輝帶頭信佛,結納高僧,修繕寺廟,加強與上層宗教界人士的聯絡,使這個民族雜居地區出現了民族和睦共處的局面,這在當時的中國,實屬罕見。
當然,在割據西康期間,劉文輝為了拓寬財源,也曾讓農民種植過鴉片,運到內地銷售,曾引起國內輿論的非議。這一點是應該批判的。
找到方向的劉文輝
抗戰期間,劉文輝曾多次秘密與中共接觸。1938 年 8 月,劉文輝部師長張志和密訪問延安,受到毛澤東的親切接見。張志和回西康後,將在延安的見聞向劉文輝進行了彙報,進一步增強了劉文輝與中共合作的決心。
最讓劉文輝難忘的,是1942年2月,周恩來在重慶與劉文輝的那次會晤。透過與周恩來的談話,劉文輝似乎找到了明確的政治方向,更加堅定了與蔣介石進行長期堅定鬥爭的決心。
1946年春,蔣介石不顧全國人民的反對,悍然發動內戰後,劉文輝為此深感憂慮,怕共產黨不是蔣介石的對手。周恩來知道劉文輝的擔心後,給他寫了一封長信,告訴劉文輝:
“蔣介石背信棄義,人民是反對的。我們被迫自衛,正義在我們這一邊。我們對戰爭是樂觀的。”
在信中,周恩來還對劉文輝說:“你回去好好搞,贏得人民的支援,將來是有前途的”。
劉文輝接到周恩來的這封信後,立即行動起來,與鄧錫侯、潘文華兩位將軍結成了同盟,決心先努力"控制川、康"局面,等到將來中共大軍向西南進軍時,配合中共採取行動,相機起義。
1949年8月,南京、上海、武漢等城市相繼解放,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潛和第一兵團司令陳明仁也宣佈起義,劉文輝意識到,川、康地區解放已經為期不遠。此時他最敬重的民盟主席張瀾,也派人與劉文輝聯絡,商談川、康起義事宜。
劉文輝當時面臨的問題是:何時起義,怎樣起義,才能對整個西南的解放最為有利?為了弄清楚這個關鍵,劉文輝向周恩來發去了一封電報,說自己“已與鄧錫侯、潘文華兩部約好,決定站在人民立場,今後如何行動,請予指示。”
鄧錫侯
當時劉、鄧大軍對大西南的戰略包圍尚未完成,所以我黨認為此時起義的時機尚不成熟,於是周恩來代表中共中央給劉文輝回電:“大軍行將西進,希積極準備,相機行事,過早行動,會招致不必要的損失。”
1949年 11月30日,人民解放軍解放了西南的政治、經濟中心重慶。氣急敗壞的蔣介石在成都召見劉文輝、鄧錫侯等四川將領,給他們打氣。
在召見時,蔣介石極力掩蓋失敗,把重慶的丟失說成是“戰略轉移”,還吹噓要和共軍來一場"川西決戰",並要劉文輝、鄧錫侯等人表態。劉文輝只得表面敷衍道:“委員長總攬全域性,您說怎麼辦就怎麼辦。”
散會後,劉文輝悄悄地對鄧錫侯說:“老蔣素來喜歡強裝鎮靜,但這次不行了,原來的神氣沒有了。嘴上說川西會戰的形勢如何好,但有氣無力,連他自己也不相信了。”
蔣介石最想看到的,是將劉文輝、鄧錫侯綁上自己的戰車,成為為蔣家王朝殉葬的炮灰。劉文輝哪裡不知道這一點?為了打消蔣介石的疑慮,劉文輝故意大表忠心,說“哪怕只有一兵一卒,也得同共產黨拼。”
蔣介石以為劉文輝、鄧錫侯對自己真的忠心,於是要求劉文輝、鄧錫侯和胡宗南合署辦公,還準備先把兩人的家眷接去臺灣。對於蔣介石這種以家眷為人質的作法,劉文輝肯定不同意,堅決託詞推卻,蔣介石見劉文輝拒絕得特別堅定,怕再逼下去反而不好,也只得作罷。
過了幾天,張群得知劉文輝、鄧錫侯不願將家屬送去臺灣後,向蔣介石建言,說至少要把他們兩人的兒子弄去臺灣,這樣才能掌控局勢。劉文輝聽到訊息後,意識到必須儘快起義,否則蔣介石或許真的會對他的家人下手,暗中把他的家人強行送到臺灣。
彭縣起義
1949年 12月5日,我劉、鄧大軍已完成對四川的戰略包圍,起義的條件已經成熟。
周恩來也在此時發來密電,要求劉文輝和鄧錫候“不必再作等候,應有所行動,守住西康、西昌,不讓胡宗南進入”。同時,周恩來代表中央要求劉伯承、鄧小平馬上派人與劉文輝、鄧錫候建立聯絡,準備接應兩人的起義。
12月7日,劉文輝、鄧錫侯得知胡宗南已命其親信盛文為成都衛戍司令,又聽說蔣介石當天下午將要“召見”他們,預感到蔣介石也許會要對自己動手了,必須馬上離開成都,否則起義大計或將成為泡影。
按照事先的計劃,鄧錫候叫上兩名副官,帶上獵槍,裝做出城打獵的樣子,乘坐吉普車從北門先行出了成都城。當時守門的國民黨軍由於尚未接到命令,無法阻撓鄧錫候的出城。守衛城門的一名中校還媚笑著對鄧錫候敬禮,說:鄧公好安閒,還有空出來打鳥哩!“
兩小時後,劉文輝在兩名隨從護送下,也乘汽車向北門而去。但是這時,守衛城門的國民黨軍已經接到命令,不許放劉文輝出城。
劉文輝在去往北門的途中得到這個訊息,於是下車從北門左側城牆的一個缺口翻了出去,步行了幾公里,來到鄧錫候等候的地點,與鄧錫候會合後,兩人乘車揚長而去。
當日午後,劉文輝和鄧錫侯到達彭縣。二人立即發出急電,要求手下部隊按既定計劃準備起義。這時蔣介石已發現二人離開成都,於是派王纘緒追到彭縣,說是“請”兩人返回成都,一切都好商量,還答應撤掉王陵基,由劉文輝擔任四川省主席一職。
但到了這時,蔣介石的利誘,還有什麼用呢?
12月9日,國民黨西康省主席劉文輝,西南軍政長盲公署副長官鄧錫候、潘文華聯名在彭縣發出起義通電,宜布與蔣介石完全斷絕關係。
彭縣起義使蔣介石企圖與人民解放軍進行"川西決戰"的計劃破產,蔣介石不得不於12月 10日,從成都乘"美齡"號專機倉皇逃往臺灣。
劉文輝等人起義後,朱德總司令很快發來覆電,對起義行動表示嘉勉,並要求他們協助解放軍肅清四川的反動勢力,保障全省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劉文輝等人的起義,在戰略上配合解放軍截斷了胡宗南部妄圖逃竄康,滇的通道。
受這次起義的影響,國民黨軍宋衍、羅廣文等兵團,也在強大的軍事壓力和政治攻勢下紛紛起義,支援解放軍聚殲了胡宗南殘部,解放了成都,徹底打碎了蔣介石妄圖憑藉其"西南防線"負隅頑抗的美夢。
主動追求光明的鄧錫候
以上咱們說了劉文輝的起義經過,那麼鄧錫候又是怎樣走上起義的道路的呢?
早在北洋時代,鄧錫侯便是割據四川的軍閥之一,後被國民黨收編。抗戰期間,鄧錫侯在武漢會見了周恩來等共產黨人之後,逐步改變了立場,走上了投向人民的光明大道。
"七·七"事變後,川軍陸續出川,參加對日作戰。鄧錫侯部被安排到第二戰區,與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同在山西作戰。當時朱德任第二戰區副長官,鄧錫侯部歸朱德指揮,兩軍協同作戰,取得過多次對日戰鬥的勝利。鄧錫侯從此對英勇善戰的八路軍佩服得五體投地。
朱德
1938年 2月,鄧錫侯在武漢拜會了周恩來。此前不久,八路軍在平型關取得了對日作戰的第一場大勝,鄧錫侯便向周恩來請教:為什麼八路軍的小米加步槍能打敗日軍,而裝備好得多的國軍卻總是敗多勝少呢?
周恩來說,我們的八路軍是無產階級的軍隊,是人民的軍隊,每個指戰員都懂得,自己是為著民族的解放而戰。因此能在每次戰鬥中不怕犧牲,去爭取戰鬥的勝利。
周恩來還對鄧錫候說,日寇現在雖然強大,但最後的勝利是屬於我們的。國民黨軍為什麼打敗仗?因為他們政治上腐敗,思想上反動,生活上奢淫,這樣的軍隊能打勝仗嗎?
在周恩來的教育和啟發下,鄧錫侯表示願意同共產黨保持聯絡,密切合作。為表示誠意,還送給了八路軍一批軍火。
1945年,我黨在鄧錫侯部設立了秘密電臺。解放戰爭中,鄧錫侯向我黨傳遞了不少關於國民黨軍隊對解放區的作戰佈署、兵力配備、番號、進軍路線,作戰計劃等情報,為中央瞭解國民黨的軍事動向做出了貢獻。
1949年,鄧錫侯和劉文輝遵照中共指示,擺脫了蔣介石的控制,在四川彭縣率部起義,回到了人民的懷抱。
黨和人民政府沒有忘記劉文輝、鄧錫侯的功勞。新中國成立後,劉文輝歷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四川省政協副主席、國家林業部部長、國防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常委、全國政協常委等職,1956年被授予一級解放勳章。1976年6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1952年,鄧錫侯被任命為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後又歷任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四川省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1964年3月30日,鄧錫侯在成都因病逝世,享年七十五歲。
劉文輝、鄧錫侯的起義,加速了人民解放軍西南戰役的程序,有力地保護了四川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為西南地區的解放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參考資料:
倪良端:《中共引導劉文輝走到人民陣營》
李殿元:《劉文輝與蔣介石決裂起義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