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月,國民黨反動派為挽回在解放戰場上的頹勢,調集重兵對陝北和山東解放區實施重點進攻,在晉冀魯豫解放區則以正規軍31個旅和地方保安團共30萬人採取守勢,不再主動對駐守在晉冀魯豫解放區的劉鄧大軍發起進攻。
這時,劉鄧大軍為策應陝北、山東兩大解放區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重點進攻,併為自己轉入戰略進攻創造有利條件,決心集中第1、2、3、6縱隊及冀南、太行、冀魯豫軍隊部隊,共18個旅60個團10餘萬人的兵力,組成4個作戰集團,於3月下旬發起豫北戰役。
5月2月,劉鄧大軍一舉攻克豫北重鎮湯陰,殲滅國民黨暫編第三縱隊近萬人,並俘虜了一位國民黨高階將領。這位國民黨高階將領身份可不一般,在中國近代歷史上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存在,也可以說是臭名昭著,他就是國民黨暫編第三縱隊中將總司令孫殿英。
說起孫殿英這個人,在中國近代歷史上那絕對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得。
孫殿英幼年喪父,其母對他十分溺愛,無論他幹什麼事情都是無底線的包庇,故而自小便養成調皮搗蛋的性格,十幾歲時就跟著當地流氓地痞鬼混,欺行霸市的事情沒少幹。
後來,他靠著販賣鴉片,發了大財,便利用金錢於1922年結識了河南陸軍第一混成團團長兼豫西鎮守使丁香玲部的官佐,得以混入軍界,在豫西鎮守署謀得了一個副官的職位並很快憑藉著自己的圓滑世故混上了機關槍連連長。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時,孫殿英趁著駐豫西直軍開赴前線之機,率部譁變,蒐羅禹縣、臨汝縣等縣土匪,隊伍擴大至數千人,一時聲勢頗大。
次年春,孫殿英部被前來剿匪的豫陝甘剿匪副總司令憨玉昆收編,其部被改編為第五混成旅,孫殿英任旅長。不久,憨玉昆在與國民軍胡景翼部的戰鬥中被擊敗,孫殿英見憨玉昆大勢已去,便陣前叛變,改投國民軍,任第二師旅長,旋即升任第二師師長。
不得不說,孫殿英這人讓他行軍佈陣可能不行,但是說到見風使舵、人情世故那真的是十分精通,每次前主子被打敗,他一投靠新主子沒過多久就能升官。
憨玉昆敗了之後,他投靠國民軍沒過多久就從旅長升任師長;國民軍不行了,他又投靠奉系軍閥張宗昌,在張宗昌混了沒多久他就又從師長升任軍長,成為奉軍第14軍軍長;張宗昌不行了,他轉頭就又投靠蔣介石的國民革命軍,成為第12軍軍長。
靠著一次又一次的叛變,在那個軍閥混戰的亂世,孫殿英的官職一路水漲船高,從連長一路坐到了軍長這樣的高位,成為了一股舉重若輕的軍事力量。
拋開其他一切因素不談,單憑孫殿英靠著一次又一次叛變坐到軍長這樣的高位,不得不說孫殿英還是有本事的,畢竟孫殿英既不是出身名門,也不是權貴之後,就是一個窮苦老百姓。
然而,孫殿英卻沒有將本事用到正途,窮苦出身的他本應替窮苦百姓著想,為國家,為窮苦百姓謀福祉,可是事實上他沒有,有了權力後,他幹了許多不利於國家,不利於人民之事。
投靠蔣介石,成為第12軍軍長後,孫殿英就幹出一件臭名昭著的事情,就是盜掘清東陵。
孫殿英也因盜掘東陵而“聞名”天下,人稱“東陵大盜”。
他的盜掘,致使數不清的珍貴文物或被損壞,或不知所蹤,或流落海外,其價值不可估量,中華民族因此蒙受無法估量的損失,是我國文物史上的一次大破壞,一次大損失。
1928年,孫殿英率12軍駐紮在河北省遵化縣境內,清朝皇陵“清東陵”就在12軍駐地附近。
孫殿英的12軍雖然隸屬於國民黨革命軍,可並不屬於國民黨正規軍而是雜牌軍,雜牌軍的待遇可想而知,那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糧餉不但少得可憐,甚至有時候連少得可憐的糧餉都被剋扣。
彼時,孫殿英部下官兵已半年沒有發餉,軍心浮動,士兵逃跑的事情經常發生,且隱約間已有譁變的跡象,如若再不發餉,孫殿英的12軍隨時都可能瞬間土崩瓦解。
在那個軍閥混戰的年代,孫殿英這種小軍閥賴以生存的就是人和槍,沒有人和槍,孫殿英就什麼都沒有了。
為了維持自己這支軍隊,從而讓自己繼續享受著榮華富貴,一個邪惡的念頭就在孫殿英的腦海中迸發出來,那就是挖開清朝的皇陵,用皇陵中的那些財寶來當作自己軍隊的糧餉。
6月上旬,孫殿英串通馬匪馬福田等人,以軍事演習為名封鎖了清東陵,方圓數十里被列為軍事禁區,任何人都不得進入其中。
完成對清東陵的封鎖後,孫殿英隨即率領工兵營炸開了慈禧太后的墳墓,從中盜取了大量稀世之寶。隨後,孫殿英又掘開了乾隆皇帝的墳墓,將墓中的珍貴文物洗劫一空。
孫殿英在洗劫慈禧、乾隆墳墓時,現場一片混亂,看著眼前一件件價值連城的寶物,他們變得無比的瘋狂,哄搶之時無數文物被人為損壞,無數珍貴字畫因被踩踏而變得支離破碎。
據相關記載,孫殿英從慈禧、乾隆墓中盜取珍珠、翡翠、玉石、象牙、雕刻、字畫、書籤、寶劍等稀世珍品無數,足足裝了四五十箱,其中有翡翠西瓜、九龍寶劍、珠冠等無價之寶。
盜掘清東陵事發後,一時轟動全國。
孫殿英為了逃脫罪責,無數珍寶被他送到了國民政府的高官手中,其中九龍寶劍送給了蔣介石,慈禧口中那顆寶珠送給了宋美齡,金玉西瓜送給了宋子文,除此自孔祥熙之下國民政府各級官員都接受了孫殿英大大小小的賄賂。
如此,靠著從清東陵盜取的珍寶的賄賂,國民政府上上下下的官員都被孫殿英收買,孫殿英最終逃過了罪責,未受任何懲處。
後來,孫殿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居然恬不知恥厚著臉皮為自己盜掘清東陵辯解說:
“滿清殺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報仇革命,孫中山有同盟會、國民黨,革了滿清的命;馮玉祥有槍桿子去逼宮,我孫殿英槍桿子沒得幾條,只有崩陵革死人的命,不管他人說什麼盜墓不盜墓,我對得起祖宗!對得起大漢同胞!”
孫殿英盜掘清東陵可沒有他說得那麼偉大,如果他真的有孫中山那樣的為國為民之心,他就不會幹出販賣鴉片、對窮苦百姓橫徵暴斂之事,他所做的樁樁件件的事情,無一例外都在表明他只是一個唯利是圖之人,試問這樣的人怎可能做出他說的那種義舉呢?
孫殿英盜掘東陵,完全就是為自己考慮,只是貪圖裡面的財寶,只是想用裡面的財寶保住自己的軍隊,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僅此而已。
盜掘清東陵的風波過後,孫殿英繼續做他的軍長,繼續享受著榮華富貴,未見絲毫影響。
1930年,中原大戰醞釀之際,孫殿英繼續發揮著他見風使舵的本色,當馮玉祥、閻錫山向他拋來橄欖枝時,孫殿英自覺蔣介石肯定敵不過馮、閻聯軍,遂再次做出了叛變之事,毫無猶豫就帶著自己的部隊改投馮、閻。
這次叛變,孫殿英的官職得以再次晉升,他被馮、閻任命為第四方面軍第五路總指揮兼安徽省主席,一躍從高階將領變成封疆大吏,地位與日俱增。
然而,孫殿英這次卻猜錯了,馮、閻聯軍看似兵強馬壯,實則外強中乾,他們根本就幹不過蔣介石,很快便敗下陣來。
中原大戰開始後,孫殿英的叛變讓蔣介石惱羞成怒,隨即派八九萬大軍向其防區發起進攻。
4月,孫殿英部駐地亳州城被圍,孫殿英一邊抵抗,一邊向馮、閻二人求援,馮玉祥收到求援後,即命孫連仲率五個師馳援亳州。
7月,亳州解。亳州解圍後,孫殿英率部退至朱仙鎮,不久孫部就被蔣部擊潰,逃往黃河。
孫殿英逃往黃河不久,張學良便率部入關,與蔣介石一起對抗馮、閻聯軍,很快馮、閻聯軍就被擊潰,馮、閻兩人雙雙宣佈下野,馮玉祥隱居山西汾陽峪道河,閻錫山則逃往大連。
馮、閻聯軍被擊敗後,孫殿英再次選擇叛變,投靠了剛剛入關的張學良,其部隊被改編為第四十師,孫殿英任師長。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深諳人情世故的孫殿英再次升職,升任第41軍軍長。
這裡捎帶一提,孫殿英雖然唯利是圖,但是在抗戰一事上還是有些功勞的,至少他曾遇到日寇沒有退縮且與之血戰過。
1933年,3萬餘日寇向熱河發起進攻,張學良令孫殿英率部由山西馳援熱河,向赤峰進發。
日寇進至熱河後,駐守熱河的東北軍湯玉麟部和萬福麟部與日寇一觸即潰,日軍如入無人之境,在熱河橫衝直撞,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孫殿英率部進抵赤峰後,與日寇血戰七晝夜,後退往猴頭溝山,繼續與日寇作戰十餘日,最終因敵眾我寡、武器裝備相差懸殊等諸多原因,孫殿英部被迫撤出戰場,後撤至察哈爾。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孫殿英再次投靠蔣介石,被委任為暫編第五軍軍長。期間,孫殿英率部在河北、豫北等地多次與日軍作戰,為抗戰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原本如果孫殿英能夠在抗戰一事上始終保持著堅定的信念,在民族大義上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與日寇血戰到底,那麼孫殿英倒有可能將功補過,為之前所犯下的錯贖罪。
然而,孫殿英始終改變不了見風使舵的本色,原本他在國內戰爭反反覆覆,倒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畢竟良禽擇木而棲嘛!
可是,孫殿英千不該萬不該將這套見風使舵的作為凌駕於國仇家恨之上,面對日寇,孫殿英居然也幹起了見風使舵的勾當,做起了可恥的漢奸、賣國賊。
1943年4月,日寇出動二十萬人進攻孫殿英部所在地太行山區。
23日,被日寇團團包圍的孫殿英,為了活命率部投降日軍,成為汪偽政權的“和平建國軍”。
當了漢奸後,孫殿英多次率部配合日軍同自己的同胞作戰,無數英勇的愛國戰士因孫殿英而死,孫殿英實在是該死,罪無可恕。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罪無可恕的漢奸、賣國賊,日本無條件投降後,孫殿英本該為自己的賣國行徑付出應有的代價,可是因為蔣介石的存在,孫殿英居然逃過了懲罰。
當時,蔣介石為了積蓄力量企圖消滅我黨,日本投降後,他便開始大肆收編偽軍,為了個人利益,他居然枉顧此前這些偽軍對中國人民犯下的種種罪行,將這些偽軍全部改編為國民黨的“先遣軍”,為他們摘去漢奸帽子。此等行徑,實在是讓人惱恨。
就這樣,因為蔣介石,孫殿英從漢奸搖身一變又成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路軍總指揮。
之後,孫殿英部就被一心想消滅我黨的蔣介石調往平漢線新鄉至安陽間駐守,在這裡牽制我黨領導的八路軍。
解放戰爭全面爆發後,孫部被改編為新編第三縱隊,孫殿英任總司令,駐防豫北重鎮湯陰。
1947年3月,國民黨反動派在解放戰場上被我軍打得丟盔棄甲,節節敗退,如此情況下,蔣介石開始改變此前對解放區發起全面進攻的戰略,對陝北、山東解放區發起重點進攻。
為了減輕陝北、山東兩個解放軍主戰場上的壓力,中共中央軍委決定對豫北發起主動進攻。
為什麼要進攻豫北地區呢?因為豫北是聯絡陝北、山東兩大戰場的戰略要地,蔣介石對這塊要地很是重視,一旦得知我軍派兵進攻豫北,他必然會派軍前來支援,如此我軍不但能打亂蔣介石的戰略部署,扼住中原要地,且還能減輕陝北、山東解放區的壓力。
3月下旬,劉鄧大軍奉命挺進豫北並於22日迅速發起豫北戰役。
短短10天的時間,在解放軍戰士勇而無畏地戰鬥下,我軍很快便攻克豫北大部分國統區,拿下了孫部駐守的五陵,並迅速向孫殿英部大本營湯陰城合圍而去。
戰役剛剛打響,部隊就被我軍打垮近三分之一,湯陰城也即將被合圍,這讓孫殿英變得惶恐不安,整日都生活在恐懼之中,生怕一覺醒來自己就被解放軍包圍。
這時,蔣介石給孫殿英發來了一份鼓勵他繼續同解放軍作戰的電報,電報中這樣寫道:“殿英孤軍奮戰,戰果輝煌,我當不惜任何犧牲,決以全力為殿公解圍,整個豫北局面決能開啟。”
蔣介石的這封電報讓孫殿英安心許多,見蔣介石會派兵增援自己,孫殿英便踏踏實實地繼續為蔣介石賣命,下令部隊死守湯陰城。
然而,孫殿英絕對不會想到,蔣介石只是說說而已,他絕對不會為了孫殿英手下的這群雜牌軍去浪費自己的軍力,他只是想讓孫殿英部當炮灰,消耗我軍的實力罷了。
孫殿英終究是沒能看透蔣介石的邪惡用心,甘當炮灰。接到蔣介石的那份電報後,孫殿英就像是打了雞血一樣,當即就率領自己的部下親自視察湯陰城的防務。
登上湯陰城的一處高地時,看著自己精心佈置的防禦陣地,孫殿英大言不慚地說道:
“根據這兩天我對湯陰全部工事的視察,我敢放言,只能野戰,不善攻堅的共軍沒有飛機、坦克,要想攻進我固若金湯的湯陰城,哼!這絕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當然,孫殿英的“豪言壯語”並非全然是大言不慚之語,為防備我軍攻城,孫殿英在湯陰城城防一事上著實是下了一番功夫。
湯陰城的護城河被加深近6米,加寬至7米多;城牆被挖了3層射擊孔,城牆垛口不僅有個體掩蔽部,還有輕重機槍、迫擊炮佈防,與城牆上的射擊孔構成了交織的火力網。
孫殿英在加強城牆火力的同時,既在城內修建了240個梅花形字母堡,做好與我軍進行巷戰的準備;也在城外四角修建了數量眾多的大型碉堡及戰壕,與城牆成迤角之勢,並在開闊地帶佈滿地雷,從而阻止我軍攻城。
如此嚴密的城防佈置,湯陰城在某種程度上的確算是固若金湯。
然而,孫殿英面對的不是戰鬥力低下的舊軍閥部隊,而是英勇善戰的解放軍,任憑湯陰城的城防如何固若金湯,在人民解放軍的進攻下,它的結局也只有一個,那就是土崩瓦解。
4月4日,劉鄧大軍完成對湯陰的合圍,湯陰攻堅戰正式打響,孫殿英插翅難逃。
解放軍剛剛開始攻打湯陰城時,沒有盡全力攻城,只是小規模攻城,為什麼不全力攻城呢?主要是基於以下幾點考慮:
一、大軍善野戰,不善攻堅戰,透過小股部隊連番攻城可增加攻堅經驗,達到練兵的目的;
二、湯陰城城防佈置得十分嚴密,貿然發起全力攻城定然會損兵折將,透過小規模攻城可以伺機找到湯陰城城防的破綻;
三、以湯陰城為誘餌,引誘其他地方的國民黨軍隊前來救援,繼而圍點打援。
除此,解放軍沒有立刻對湯陰城發起全面進攻,最大的考慮,就是希望給孫殿英和他的部隊一個機會,一個回頭是岸的機會,解放軍希望孫殿英能夠幡然悔悟,率部起義,與人民站在一起對抗國民黨反動派,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做出一點貢獻。
然而,面對我軍的勸降,孫殿英卻是冥頑不靈,自覺我軍是打不過有槍有炮的國民黨反動派,頑固不化地準備跟國民黨反動派一條路走到黑,拒不投降。
見孫殿英拒不投降,更不起義,我軍遂開始對湯陰城發起了一波比一波猛烈的進攻。
攻堅戰進行近一個月後,隨著我軍攻堅戰經驗日漸豐富,且也找出了湯陰城城防的薄弱點,同時孫殿英也一直在負隅頑抗,拒不投降,劉鄧首長最終決定對淮陰城發起總攻。
5月1日傍晚,解放軍用10門大炮向湯陰東北角城牆發起猛烈轟擊,很快就將東北角城牆炸開了一個20多米寬的缺口。炮火一停,劉鄧大軍主力部隊就在輕重機槍的掩護下,向湯陰城發起總攻。經過一夜的奮戰,解放軍攻克湯陰城。
湯陰攻堅戰歷時28天,孫殿英部被我軍全殲,共斃、傷、俘敵9100餘人,繳獲山炮、迫擊炮、輕重機槍、步槍等物資裝備無數。
當解放軍即將攻克湯陰城時,孫殿英仍沒有放棄負隅頑抗,給蔣介石連發數道求援電報,然而蔣介石本來就是把孫殿英部當成炮灰,見孫殿英部被全殲已成定局,他又豈能再去消耗自己的軍事實力去救援呢?
孫殿英求援電報發出後,蔣介石只回了一句:“望兄以當年守亳州的精神頑強堅守!頑強堅守!”之後便再無音訊。
蔣介石的覆電讓孫殿英氣得牙癢癢,大罵蔣介石:“一肚子雞零狗碎!”
蔣介石覆電提及亳州一事,讓孫殿英徹底明白蔣介石已經放棄自己,大勢已去。
當年亳州一戰,孫殿英背叛蔣介石投靠馮玉祥、閻錫山二人,在亳州城下擋住蔣介石八九萬大軍九十餘天的時間,這件事讓蔣介石一直是耿耿於懷,再次提及此事,言外之意就是告訴孫殿英:你當年不是很厲害嗎!我不會救你,你等死吧!
眼見大勢已去,自覺一旦被俘,解放軍是不會放過自己的孫殿英,不禁仰天哭喊:“天意滅我!天意滅我啊!”遂意欲舉槍自盡。
隨從見此趕緊奪下他的槍,勸說他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之後,在隨從的護送下,孫殿英逃到了城東南角一個有寨牆的大型地堡內。
解放軍攻進城內後,得知孫殿英躲在這個大型地堡後,很快便將這裡團團包圍,孫殿英再也沒有逃跑的機會,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兩條路:死或降。
最終,孫殿英選擇向我軍投降。在得到解放軍“優待俘虜,只要放下武器就是好弟兄”的承諾後,孫殿英下令部下停止射擊,繳槍投降。
當孫殿英被押到劉鄧大軍司令部後,劉伯承司令員親自給他鬆綁,對他說:“抗戰時,你曾給我們129師讓過路,請八路軍首長吃過飯,還主動送給我們一些槍支。雖然你後來跟著蔣介石做了很多壞事,但我們不會忘記舊情。”希望他能認真反省,走向新生。
隨後,孫殿英被押往後方武安縣牛頭村晉冀魯豫軍法處。
在這裡,我黨秉持著仁義之心,看在孫殿英在抗日戰場上曾立下一些功勞,對他特別寬待,將他安排到村民肖連全家中居住,並派專人照顧。
由於孫殿英常年吸食鴉片,加之被俘虜後整天處在惶恐不安的精神狀態下,最後患上了當時屬不治之症的煙後痢。孫殿英患病後,我黨一直盡全力救治他,終究是回天乏術。
生命垂危之際,我黨的仁義之舉讓孫殿英終於有了一絲悔悟之心,他拉著前來看望他的人的手,感激又後悔地說:
“我過去了做了許多壞事,對不起民眾,對不起共產黨。解放軍是我黨救命恩人,共產黨寬宏大量,不計怨仇,真比國民黨好太多了啊!”1947年冬孫殿英病死,時年63歲。
孫殿英死回,我黨本著人道主義精神,為他送來棺木,將其埋葬在武安縣牛頭村。
臨死前能幡然悔悟,這也算是孫殿英人生中最後一絲亮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