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極端的自然環境
1.高海拔含氧量低易產生高原反應
可可西里無人區自然環境險惡,這裡的海拔令人難以適應,位於青藏高原腹地的可可西里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海拔最高達6800米,最低4200米,如此之高的海拔使得無人區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區的45%左右,在這裡跑和跳對於人類都是絕對的禁忌。加上氣溫極差,形成了非常典型的高原氣候,在這種高海拔空氣稀薄的地方,走路都讓人喘不過氣來,大氣的溫室效應比較弱,所以可可西里的晝夜溫差極大,這裡的含氧量和溫差條件非常不利於人類的生存。
如果沒有經過專業訓練進入可可西里無人區,就很容易出現一系列的高原反應,比如頭痛、眩暈、耳鳴及胸悶等情況。普通人稍微走快一點都會氣喘吁吁,,所有正常行動都會受到影響,腦力思維也會變得遲鈍,前一秒想說的話,下一秒可能就會忘記,在可可西里,你可能會變成一個真正的笨人,甚至都有可能在睡夢中因缺氧而死去。
2.晝夜溫差極大人類難以適應
可可西里高寒氣候特徵,典型年平均溫度都在零下十度到零下41度左右,溫度最低的時候甚至能達到零下46.2度,即使衣著厚重的冬衣仍舊難以忍受。可能睡一覺醒來,連睡袋和衣服都是厚厚的一層冰,甚至連襪子都是硬邦邦的,離開了火,在這樣高寒天氣下,人類很難生存。
並且可可西里風力強勁,即使是在全年風力較小的四五月份,西經烏蘭湖附近,有的時候仍然會出現瞬時風速高達每秒鐘24米的大風,足以折毀樹枝,甚至拔起樹木。
3.淡水資源有限
可可西里雖然被稱為千湖之地,但淡水資源稀缺,儘管河水流域幾乎遍及整個可可西里,並且大於一平方公里的湖泊,總面積達到3825平方公里,但大多都是不能直接飲用的鹹水湖。
可可西里地貌環境主要以邊緣作用冰川作用以及流水作用地貌為主,但是冰川分佈有著非常強的侷限性,一般只分布在周圍少數的高山上,並且雖然在域內有流水作用的地貌,但是這裡水量有限,並且降水量季節變化很大,導致水流的侵蝕作用並不明顯。域內平均年降水量很少,僅有不到300毫米,並且降雨期主要集中在六至九月份,由於可可西里無人區的面積遼闊,所以很難找到為數不多的水源,沒有淡水,渴都會渴死在可可西里。
.4.沼澤地和流沙地
可可西里有很多的溼地和凍土,保護區內的凍土面積佔到保護區總面積的九成以上,這裡藏匿著大量沼澤地與流沙地,因此闖入者很容易就會陷進。特別是夏天,當冰川和雪山開始消融,廣闊的可可西里大地被侵潤成一片沼澤,一腳踩上去,可能瞬間就會被鬆軟的細沙爛泥吞沒。
而且不管是多麼高階的越野車在可可西里這種沼澤地也不管用,一旦陷進去就很難出來了。可能上一秒還在享受著無人區飛馳的快感,下一秒車輛就動彈不得。
5.沒有訊號GPS導航都失效
知道自己身在何方是野外生存中一項基本技能,我們平時能夠透過導航來確定自己的位置,跟著導航前往自己的目的地。但是缺乏訊號的可可西里顯然是個與世隔絕之地,就連最先進的GPS裝置,也會因為遇到強磁鐵礦或過厚的雲層而無用武之地。因此在這種荒無人煙的地方,極易與外界失聯,而求援成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可可西里野生動物的天堂
在可可西里,生活著230多種天然的動物,其中有20多種是我國一、二級保護動物。
1.藏棕熊
藏棕熊,熊屬於雜食動物,在植被茂盛的地方,熊會以植物果實為主食,肉類為輔食,但由於可可西里植物果實很少,所以它們主要食肉,身長達2米,體重達800斤的藏棕熊好奇心非常強,它們經常會破壞野營者的帳篷,如果在可可西里遇到了藏棕熊,不要想著靠裝死逃過一劫,要知道飢餓的藏棕熊可是不怎麼挑食的。
2.狼群
在可可西里最恐怖的事情當屬遭遇狼群,狼具有極強的攻擊力,在這片地區生活的狼群充滿野性,它們甚至會糾纏專業的運輸隊,啃咬汽車輪胎,如果單槍匹馬闖入可可西里,遇上了狼群,後果可想而知。
3.雪豹
可可西里的雪豹數量雖然很少,不過攻擊性極強。雪豹是一種重要的大型貓科食肉動物和旗艦物種,處於高原生態食物鏈的頂端,人們曾經透過紅外感應監控攝像頭,拍攝到雪豹的身影,和狼群相比,它們的攻擊速度更快,一旦遇到雪豹,很少有人能夠脫險。
4.野犛牛
野犛牛是可可西里最常見到的動物了,有人覺得它們和狼群、棕熊相比要溫順得多,不過千萬不要去招惹它們,體長3米,體重達1200斤的野犛牛,可以輕輕鬆鬆地推翻汽車,即便是專業的探險隊,遇到它們都要繞道走,所以不要去激怒它們,否則它們會毫不猶豫地衝你奔來。
5.藏羚羊
在可可西里,盜獵的槍聲,已經十餘年沒有響起。這裡的藏羚羊數量從上世紀90年代末盜獵活動最為猖獗時不足2萬隻,增加到了現在的7萬多隻。
走進可可西里的悲劇人生
1.河南95後小夥李某
河南95後小夥李某於2020年3月份辭職,也許是想趁著辭職調整一下自己,他萌生了一人騎行單車環遊中國的想法,於是一人一車,他來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一路上青山綠水,心情舒暢,按照計劃,李某於2020年6月份來到青海,7月份進入了可可西里無人區。他邊走邊拍,當時還有很多網友表示羨慕,為他的勇敢鼓掌。
2020年7月6日李某曾經在朋友圈發文表示自己來到一個叫“狼叫溝”的地方,並且表示自己在前一晚聽到了狼叫。在朋友圈裡他說可可西里很荒涼,周圍光禿禿的一片,什麼都沒有,這和自己想象中的天堂完全不同,而且當時他的物資已經所剩無幾。
誰也沒有想到,這居然是李某最後一次發文,這次聊天以後,李某就失聯了,整整46天朋友們都沒有他的訊息,所有人都聯絡不上他,也不知道他在哪。於是朋友們不得不向相關部門求救,警方接到報案後就開始組織相關人員尋找。
2020年7月11日,警方接到了可可西里不凍泉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的報警電話,工作人員表示發現了簡易的旅遊帳篷和一些個人生活物品,懷疑有人遇難。
警方立即組織人員連夜趕往事發地。經過仔細搜尋,7月13日下午,警方在國道附近的水潭裡發現了一具屍體,經確認死者正是失聯多天的李某某。
2.女大學生黃某某
2020年7月30日警方在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清水河南側無人區找到了失聯女大學生黃某某的遺骸。
得知黃某某疑似失聯,格爾木警方以及當地藍天救援隊、民間救援力量,透過警犬、無人機等展開了大規模搜尋,最終在清水河南側無人區發現喝剩的半瓶礦泉水、戶外用品及黃某某本人證件。
警方在現場勘查時,發現了人體骨骼組織,經DNA比對為黃某某遺骸。
誰也不知道,這個花一般的女孩兒是抱著什麼心態一個人獨闖可可西里無人區的。
她最後一次跟朋友聊天的時情緒還基本正常,她和朋友說,自己玩遍了格爾木周邊的景點,還給家人、朋友買了很多東西。她在當地乘坐計程車時,還不忘與司機砍價。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她竟然永遠留在了可可西里。
3.南京女大學生黃某
據報道2020年7月5日,南京女大學生黃某獨自一人開車進入可可西里,後失聯,幾天後被找到時只剩下身體部分骸骨。
4.專家探險隊
1990年中國科學院和青海省聯合組織了一支可可西里科學考察探險隊,5月21日探險隊一行68人(包括32名科學家),分乘20輛大小汽車,浩浩蕩蕩往格爾木進發,一路上困難重重,危機四伏。
當初考察隊進入可可西里,有些隊員就出現了高原反應,有的隊員甚至反應遲鈍,面孔浮腫,出現血尿和蛋白尿,還有的隊員指甲變皺、脫落,甚至禿髮、掉牙。
探險隊中有一位52歲的魚類專家進入可可西里不久就感冒了,這種小毛病在平原地區不足為奇,但是在高原缺氧環境中卻不可掉以輕心,僅僅一個夜晚,他的感冒就轉為急性高原病、肺氣腫,他感覺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好在搶救及時,他才轉危為安。
當初考察隊從6號營地向7號營地轉移時,全體隊員奮鬥了36個小時,才在西金烏蘭湖附近找到一個勉強可以飲用的小水泉。
因為未知,所以神秘。在旅遊論壇上,有一句關於可可西里的名言:“在可可西里,你踩下去的每一個腳印,都有可能是人類在那裡留下的第一個腳印。”
可可西里是旅遊愛好者心中的聖地,他們覺得那裡是天堂,是見證生命奇蹟的地方。無數文藝青年把可可西里作為釋放激情、實現夢想的目的地,不斷有人前往可可西里,還有人想橫跨這片神秘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