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找到親生父母的男孩劉學州自殺了,看到海邊舉著相機,戴著墨鏡微笑著的那個男孩,我無法相信這樣一個不滿18歲的陽光男孩會選擇自殺,看了他所有的故事我才明白,殺死他的可能正是他的善良和單純。
劉學州的故事讓我想到一部電影《牧馬人》,講述了一個在建國初期遺留的貴族少爺許靈均的故事,原本出身貴族的許靈均由於父母感情不合離異,父親遠赴美國,母親在他十一歲的時候就去世了,獨自生活的許靈均遇到幫助他的老師,留校任教,還住了宿舍,後來又被打成右派下放到農場,在農場裡他遇到了各種幫助他的牧民,
許靈均也在這裡遇到了一生相守的妻子,等到他的父親從美國回來的時候,他依然選擇留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因為這裡有幫助過他的人,有他的妻子孩子,有他放不下的學生,看到這裡我們不禁懷念那個樸實的年代,大家的集體意識都很強,可以為了保護一個人想到如何上報組織,這樣他就能免受批鬥。
而我們看看今天的劉學州,同樣是被遺棄的孩子,他比起40年前的許靈均要悲慘的多,他不僅被遺棄,養父母早逝,更可悲的是他找到了親生父母又再次被拋棄,而且他也沒有遇到幫助他的老師和樸實的牧民,他得到的是被性侵,被網路暴力,在這個世界上他用微笑和善良換來的不是同情也不是幫助,而是大家的唾棄,壓死駱駝的永遠是最後一根稻草。
我懷念那個樸實的年代,也懷念那時候的人沒有一點私心雜念,他們只希望這個年輕人能活下去。反觀今日,那些網路噴子,還有利用他的記者,難道心就不會痛嗎?
曾記得韋唯在一次春晚上唱了一首歌《愛的奉獻》,“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間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我想起許靈均的爸爸說,在美國崇尚個人主義,靠的是競爭,而那個年代我們國家講的是集體主義,不讓一個人掉隊。而走到今天,集體主義被金錢打敗,吃大鍋飯早已不適合現在的經濟發展,活在當下這個人人自保,後浪推前浪的時代,如果人人還能再獻出一點愛,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劉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