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書法家於佑任先生,有一回見人有人茅廁方便,不檢點,就隨筆寫了“不可隨處小便”的字條叫人貼在牆頭顯眼處,已警示眾人;不料此貼被有心人揭去,經過裁剪,變成“小處不可隨便”之說,成為經典。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個典故。
在生活中從小處做起,或許取得的效果不同;蚍蜉撼樹,千里之堤毀於蟻穴,不也都是小處引起的。生活上更應該注意細節,微處。
古人云:不可善小而不為,不可惡小而為之
這是劉備寫給去世兒子劉禪的遺詔:“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這話相對於現在來講,提醒著我們需要充滿正能量的想法。
近期報道一個叫劉學州的少年,因為尋親之路上網路暴力,在1月24日吞服大量藥物,不幸身亡。對於近期來說。因為“親生父母”被要求買房來說,發文後言論回覆後,被陷入了“網路風暴”的言論之中,或許成了壓垮陽光少年的最後一根稻草。之後導致劉學州在海邊吞藥自殺,最終不治身亡。這不乏存在不懂其中網友想蹭熱點,無意中當成了一個惡民。
在現在網路時代,我們都應該警醒自己,可能在無意中,我們就成了幫兇,雖然這說法有點嚴重,但還需我們各自警醒,逝者已矣,為之嘆息。
荀子勸學中:“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海’如果不一條條大江小河的積累就不會成就自己,人如果不一步一步積累,成就一番事業的想法也是空想,任何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
海爾集團董事長張瑞敏曾經說過:“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沒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1985年,有使用者反饋,工廠生產的電冰箱存在質量缺陷,隨即張瑞敏對庫存的400臺冰箱進行檢查,發現有76臺冰箱存在問題。那個年代一臺冰箱價值不菲,有人建議將這些有問題的冰箱低價出售給員工,,但張瑞敏執意將這些質量問題的冰箱進行銷燬,並親自進行第一錘操作,這就是著名的“砸冰箱”時間,最終成功挽回了公司的聲譽,打上了質量為上的口碑。
可能對當時來說,質量缺陷的冰箱賣給員工,既處理了質量缺陷的冰箱,但不至於給企業造成成本浪費。但是如果說當時開了這個口子,後面員工是不是想再低價購買冰箱,再進行故意造成冰箱的質量問題呢?
大事在於積累,不是沒有道理的;對於現在很多年輕人來說,夢想突然有一天就幹成某一件大事的想法不在少數,最後被經驗狠狠地教育。想要越走越遠,還在於平時的積累。夢想需要成功,成功需要積累。
小處不可隨便警示:在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情,都應該謹慎、細心。不管對待小事,還是對待大事,都應該注意言詞行為,有可能一件細微的小事,就會影響最終的結果。
曾經聽到這麼一個故事:有一個越野賽選手跑過一片沙地時,鞋子裡面進了沙子,他只顧比賽,匆匆忙忙甩出鞋子裡面的沙子,可有一粒沙子還留在他的鞋子裡面,他沒有發現,就匆匆前行,然而沙子不斷在腳底進行摩擦,最終嵌入到了腳底,傷了自己的腳,錐心刺骨的疼痛使他不得不停下腳步,放棄自己的賽,最終無緣賽事得獎。
人生也是如此,如果前行,請處理好人生中遇到的點滴障礙,輕裝前行,才能到達成功的終點,不是嗎?
(圖片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