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者和專家抱怨,提出問題的學生太少了,學生缺乏質疑能力,並且經常會引用愛因斯坦的話來強調質疑能力和提問能力的重要性。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誌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這就是知常容想和大家探討的一個話題《是什麼原因讓古人不提倡質疑精神,培養質疑能力?》。我們從傳統文化的角度去尋找答案。
有弟子曾經問王陽明,為什麼孔子不將這個人具體做了什麼錯事記載下來,王陽明反問到,你知道他這事做錯了,還不夠嗎?(大意這樣,原文記不住了)
從這裡可以看到王陽明是反對弟子對孔子的質疑,反對弟子提出疑問,反對對孔子的做法提出質疑的。
為什麼?
我們再來看一個故事,來自《莊子》
子貢從楚國回來,路過漢陰之時,看到一老人為了澆水很辛苦拿甕取水然後再倒水。子貢看到這個老人這麼辛苦,看不下去了,出言提醒:有械於此,一 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夫子不欲乎?
大意就是有一種器械可以讓你取水很容易,效率也提升很多,用力也少,老人家你想試試嗎?
子貢說的其實就是桔槔。
老人聽完不但沒有感謝,反而說了這麼一番話:
吾聞之吾師,有機械者必有機事, 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 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
大意是我聽我老師說使用機械的人必會引發一些機巧之事,有了機巧之事必然會生出機心,機心一旦出現,原來純潔的心靈就會受汙,從而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大道一定看不到,我非不知,我是恥於知道。
最後子貢很羞愧地走了。
你覺得老人說得有道理嗎?為什麼?
我們提到思想燦爛之時必會首提春秋戰國時期,那時諸子百家十分活躍,孔子,老子,莊子,墨子、管子等等,隨便哪一個放到今天都是令人仰視的存在。
有些怪異的是像孔子這麼有才華,並沒有留下什麼著作,《論語》是孔子的弟子給孔子守孝時閒得無聊,你一言我一語回憶孔子生前的話,然後記錄成冊。
孔子生前做了一件什麼事?不是著書立說,而是修訂《春秋》等書。這又是為什麼?
孔子為什麼不著書立說而是主張述而不作?
我們再來看《莊子天道》的一則故事。
桓公在讀書,一個做輪扁的人說他在讀糟粕。結果桓公很生氣,輪扁說了這麼一番話:
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斲輪,徐則甘而不可,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這段話的大意就是我的輪扁術已經得心應手,我可以教我兒子,但是我兒子無法從我這裡得到那最精妙處,我也無法將精妙處告訴我兒子,從這裡可以推測你讀就是糟魄。
歐陽修寫的《賣油翁》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如果你能明白這個道理,你就知道為什麼孔子主張述而不作了,既然精華處無法傳下去,你寫最多的書有什麼用?
除了讓人在選擇上出現困難,沒有實質性的幫助,還不如將古人傳下來的書進一步完善,讓其離精華處更進一些比較好。
古人相信更古的人是知曉天道的,這個邏輯在《黃帝內經》中已經表達得十分明顯。
餘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黃帝內經》的觀點是古人比今人更厲害,他們更能得道,這就是古人的邏輯。換句話說古人是今人的標杆,我們要向古人學習,這是邏輯假設。
為什麼從知道到不知道呢?
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
一句話誘惑太多了。如果你能明白這個邏輯,你就知道前面說到的那位老人為什麼不聽子貢的意義反而反駁他。
古人是對的這個邏輯是最核心的。
既然古人是對的,孔子相對於王陽明來說就是古人,他說錯就是錯了,我們迴避就可以了,如果你質疑那實際上是推翻了古人是對的這一邏輯。為什麼我們一直有傳承,而且沒有斷,也是這個邏輯在起作用。
古人著書都是很謹慎,不像現在一些人明明這書是找別人代筆,偏偏要寫上自己的名字。古人則剛好相反,明明這書是自己寫的,偏偏託古人寫的。有些甚至用化名,比如“蘭陵笑笑生”。
古人認為文字是通鬼神的,是一件很慎重的事情,不像現在有些書論斤賣。
這是其中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你可以看《道德經》。
《道德經》中說得很清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已經將天地萬物的變化,來歷,宇宙之化都說得一清二楚了,已經將答案說明白了。
有生出無必終於無。
上到宇宙,下到個人的生死,一切答案都有了,你要做的就是“悟道”“明道”。這一點儒道釋都是相同的觀點。如果你起質疑之心,你覺得對“悟道”“明道”有好處還是沒有好處?
有人說西方人最講人本,實際上我們古人才是最講人本的。古人早就發現靠外力是無法讓人的心靈安頓的。
老子為什麼提出小國寡民的論斷?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同時提出:不尚賢, 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核心的觀點就是物質並不能安頓心靈。
科技發展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人類獲得資源的能力越來越強,當資源有剩餘之時就會面臨如何再分配的問題。如何合理分配資源成了古今中外最大的難題。
當資源充足是否一定能帶來心靈上的安頓,孔子當年對冉有說了這麼一句話: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能說明很多問題。
這樣一比較,西方所謂的人本實質個人資源的獲得權,核心是資源再分配的問題,而古人的人體強調的是內聖外王,內心的安頓,道的追求。
科技能否緩解焦慮?能否安頓內心,消除煩惱?
不過孔子,老子的觀點到後來被念歪了,歷代大能不再是述而不作,而是著書立說,導致知識膨脹,很多人不知道該怎麼選 ,也不知道學什麼,甚至終其一生在知識上打轉。孔子時代的人上馬是戰士,下馬是儒生,但後來文武分家,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經典太多,很多人不得不將精力放在學習經典上,而不是兼顧。
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你覺得這樣的狀態下是離道遠了還是近了?
因為孔子、老子的學說都是為帝王服務的,安頓天下必須要靠聖人。這些學說有一個假設的前提聖人是可以守護天下。事實上一些王朝根本沒有實力守護天下。
古人是允許質疑的,如果你看過東漢王充的《論衡》就知道了。不過後世之人不但將老子、孔子等人日漸神化,背離老子、孔子的初衷,而且還將質疑從被允許到被打壓,冠之邪說以除之,使得人們不敢質疑,長久以往才會形成這種情況。
2700字,有點多了,太長很多人不願意看。暫時寫到這裡吧,一篇文章寫一半就停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