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個學員,為了破三,從9月底開始加跑量,10月達到500公里,11月艱難維持,12月繼續硬撐,到了現在,膝蓋出現問題,連下樓梯都困難,只能冬眠,休養生息……只想問一句:三個月,1500公里,是健身?還是玩命?毫無疑問,這是“自虐”!提升成績,不是盲目加量就可以了,關鍵看你的身體是否扛得住。多大的能耐,就跑多大的量,這個不能盲目攀比。很多精英大神,之所以能扛大量,也是從200、300、400公里……以此循序漸進,慢慢加上去的,而且還要看身體的狀況,如果出現反應,就要減速減量,進行調整。不是你具備400公里的月跑量,就要月月去挑戰它。有時堆有氧,跑得多點;有時補短板,跑得少點,靈活變通,聆聽身體的反饋:跑多跑少,看狀態,身體說了算,盲目硬撐,是條不歸路。
提升成績:加量就可以了嗎?肯定不是,基礎很重要,把基礎練紮實,才有資本去扛強度,老是拿身體去扛,遲早都要崩盤。我們剛開始跑步的時候,單次距離超過10公里,運動頻率超過2天,身體就會疲勞,肌肉甚至會出現痠痛、灼熱的症狀,這是基礎差的表現之一:續航差,不耐扛。這個時候,要透過慢跑積蓄能量,提升有氧耐力,讓你具備持久的戰鬥力:6個小時之內輕鬆啃下42.195公里!就是那種:你看上去不快,但跟上去,卻很累,但他越跑越輕鬆,甚至還能提速。沒有紮實的有氧基礎,一切都是空談。很多人誤以為大神不要跑有氧,都是快節奏,實際上特錯大錯。越是精英跑者,越要注重有氧的積累:80%的時間耐心磨有氧。他們冬訓都會把速度降下來,精心泡有氧,為開春提速做準備。當然力量訓練,要跟上,你肌肉不耐扛,跑起來容易疲勞,肯定難有作為。
剛開始的時候,學員差不多都是這種:“我不注重成績,能輕鬆堅持下去就好”“跑步只為降低三高”“我沒有什麼追求,只為更好地吃吃喝喝”“以輕鬆不累的節奏跑下一場全馬就夠了”……到如今,不追求成績的,徹底冬眠,因為疫情不穩定,沒有了賽事,還練幹嘛?跑步即修行,即便沒有比賽,可以日常健身,排解工作壓力;追求成績的,背後各種黑練,在他們樸素的價值觀裡:加班加點地訓練,是出成績的最佳捷徑,沒有之一!所以冬訓就成了他們堆積跑量的重要課題,天天跑,大跑量,不輪休,有的甚至一天兩練。這樣好不好,只有他們自己知道。我們作為大眾跑者,只能一步一個腳印,不能操之過急。跑量盲目堆積,身體註定有反應。只能循序漸進的原則,比平常適當地多跑一點點,以前月跑量300公里,加到350~400公里就差不多了!一下子拉到600公里,對身體是不小的考驗。沒必要,不值得,一旦受傷,吃苦的是自己,且跑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