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學名是乙醇,無色香四溢。羥基替代一個氫,水中不電離。乙醇遇水任相溶,蒸餾才分離,溶解無機與有機你最行。乙醇遇鈉反應緩,逸散那氫氣。點燃後淡藍色火焰,記在心裡。下面是這節課重點,大家打起雞血要牢記……”暖陽下,青草地,幾名學生圍坐在手持吉他的向波老師身旁,輕鬆愜意地唱著由向波老師改編的《青花瓷·酒精版》。
在向波眼裡,可謂“萬物皆化學”。他不僅是四川省廣元中學的一名高中化學教師,還是一個網路“紅人”。在學校授課之餘,他透過釋出科普短影片在抖音上擁有了600多萬粉絲。
“美白中的化學”“中毒中的化學”“屁中的化學”“飲料中的化學”“減肥中的化學”“戀愛中的化學”“手機中的化學”“新增劑裡的化學”……都是他創作科普短影片的主題。這位年輕的化學老師說:“學習不僅是為了做題和考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能讓學生在學知識的過程中感受到知識的魅力,那麼學習就會成為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講授知識,也傳遞快樂
“黑板上躺著一堆化學方程式,老師在講臺上講得唾沫橫飛,底下的學生卻一臉茫然。”這恐怕是高中化學課堂上的常見場景。“很多學生覺得化學這門學科非常枯燥,學習好像只是為了考試。我想讓學生認識到,化學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人類的進步離不開化學。”如何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怎麼將化學與歷史故事、日常生活關聯起來?這些成了向波任化學教師以來最常思考的問題。
日常教學中,他總是設身處地地想象學生在學知識的過程中能獲得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日常備課中,他更加關注如何使知識變得有趣,會把化學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講授給學生,讓他們在做題中找到一種快樂。比如:透過“美白的化學”,他給學生講化妝品的保溼成分——甘油、尿素、丁二醇和透明質酸;透過“屁中的化學”,他給學生講氮氣、氫氣和二氧化碳;透過“戀愛中的化學”,他告訴學生什麼是多巴胺、苯乙胺、去甲腎上腺素;他還帶著螃蟹、泡麵、奶茶給學生們上“舌尖上的化學”……貼近生活、寓教於樂、妙語連珠,向波讓學生們開開心心地愛上了化學。“高中學生每天早上六七點就起床,晚上十一二點才睡覺,壓力太大,我想透過這種教學方式給他們減減壓。”性格樂觀幽默的向波,希望在講授知識的過程中也能傳遞給學生一種快樂。
高中化學知識是固定的,背後的人物和有趣的歷史故事需要教師自己去挖掘。雖然網路上有一些素材,但仍需篩選出相對準確的內容,有時甚至還要諮詢相關專業人士。然後再把這些內容進行趣味化處理,力求戳中學生們的趣味點。“我喜歡做這件事,平時在生活中注意積累,現在已經不會感覺特別費時費力。如果只把它當成一種工作,那麼就很難有熱情;而如果把它當成一份事業,希望以此帶給學生一種學習樂趣,那麼就會產生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我本身也會因為創造了某種價值而獲得一種成就感。”向波的話語裡流露著一種付出後的喜悅。
化學課裡的育人價值
兩次參加高考的親身經歷,讓向波更加理解學生,更加明白考試對於學生的意義。青年時代的向波,也曾放浪不羈,19歲考入大學後不滿三個月便主動申請退學。在此之後,本以為可以“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他卻不得不面對生活的殘酷。他先後做過質檢員、餐廳服務員,還曾給手機貼過膜、修過鐵路。在社會底層摸爬滾打的幾年,重新喚醒了向波對於知識的渴望與嚮往。於是,他在23歲那年決定再度參加高考,重回大學,並選擇了被戲稱為“禿頭率最高”的專業——化學,畢業後回到母校教書。
他從不避諱“退學打工”的這段經歷,哪怕是在學生面前。“過往的那段經歷,我認為沒必要藏著掖著。坦然地講出來,是希望我的經歷能夠讓那些想輟學打工、創業的青年學生少走彎路,讓他們因此而改變,這對我來說是一種莫大的安慰。”
“當下,讓更多學生考取理想大學是教師肩上的一份重任,也是學生的心願和家長的期盼。在適當的時候,拓展一下化學與日常生活和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絡,是我的一點愛好,希望讓學生感受到化學並非那麼無趣,也希望能給他們緊張的高中生活帶來一絲放鬆。”向波想透過自己的努力,讓學生真正愛上化學這門學科,而不僅僅是為了考大學。“我希望他們在以後的生活中遇到與化學相關的問題,能夠用化學知識來解決。到那時,他們就會明白,學習並不只是為了考試,還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給自己帶來更美好的生活。其實,化學考試沒必要把難度設定得那麼高,應該多多關注基礎性知識。”
科普專題式教學能否成為教學的一種常態?向波坦言:“高中化學課時少,每節課都有繁重的教學任務,利用正常課時進行專題科普不大現實,只能作為一種補充。”所以他“見縫插針”,常常利用講新課的時機加入一些趣味性內容。學校也支援和鼓勵他利用週六上午的讀報時間給學生們講,他可以隨機選班,旨在提高全校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
“化學是認識和解釋這個世界的一種角度。它是一把‘雙刃劍’,如果被好人利用,就能夠造福人類,推動社會進步;倘若被壞人利用,人類可能會因此毀滅。所以,比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做人。另外,做人不能太功利,學知識不能只為掙錢。社會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化學知識去製造毒奶粉、毒食品、假冒偽劣產品等,導致了不少悲劇,引發了很多社會問題。”向波強調,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一定要教給他們基本的善惡標準與法制觀念。
他常常思考“什麼是成功”,有時也和學生們進行探討。當今社會,當大官、掙大錢是很多人認為的成功。但在向波看來,成功是你能創造多大的價值,賺錢並不是目的,而是你創造價值之後的一種自然而然的結果。他提倡,應該將這種價值導向多多傳遞給學生。
萬物皆化學,科普路漫漫
2018年,是向波教化學的第五個年頭,年底,他開始進行科普短影片創作。他希望在傳統教學與新興媒介之間,踐行一種新的可能。
“提到化學,人們經常會把它和一些不好的事物聯絡起來,比如爆炸、汙染等。其實,化學還有很多正向的價值,比如中國首位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發現的青蒿素拯救了數百萬條生命。化學是無辜的,關鍵是看背後的人如何利用。炸藥可以成為殺人的武器,也能變成開山修路的神器。因此,比知識更重要的是明辨是非善惡的品質。化學是一門能夠推動人類進步的基礎學科,食品、醫藥、材料、航天等行業,幾乎都有化學的身影。正所謂‘萬物皆化學’。每一個化學知識的背後還有很多有趣的人和故事。化學不是一門孤立的學科,它涉及物理、生物、醫藥,等等。”向波坦言,錄製趣味科普短影片的目的,就是讓大家對化學產生興趣,摒棄對化學的偏見。
生活化的選題、趣味性的講述、專業化的內容、淳樸的課堂環境錄製、簡潔幽默的語言,偶爾穿插著學生們熱情的互動和笑聲,讓向波的科普短影片深受網友們喜愛。“聽你講,我都想重新回到高中學習化學!”“有你在,學化學一點都不痛苦!”“優秀厲害的老師!能把抽象的化學課講得這麼生動有趣,看來不是學不會,而是沒有遇到你這麼有吸引力的老師!”……網友給向波的留言,是他做化學科普的動力。“粉絲中有的是學生,有的是同行。很多都是已經參加工作、養兒育女的人,他們對曾經避之不及的化學產生了興趣,讓我覺得自己做這件事非常有意義。比如,瞭解了‘美白中的化學’,女性網友購買化妝品時就不容易被坑,不會花冤枉錢,關鍵時刻可能還能拯救她的一張臉。我希望把‘趣味化學’當成一個產品免費送給大家,讓大家的生活因為這個產品變得更加美好,這遠比賺錢重要。”
2019年12月18日,“向波老師”和“中科院物理所”“咣噹地球影片”等不同學科領域的優質創作者獲評“抖音2019年度知識創作者”。“化學讓人重新認識世界。化學科普是我的愛好,教化學是我的工作。化學早已融入我生活的方方面面。”向波透露,今年的科普短影片內容他已基本整理出來,比如:汙染中的化學、藥物中的化學、護膚中的化學、首飾中的化學、服裝中的化學、頭髮中的化學,等等。他希望透過自身持續不斷的努力,傳播“萬物皆化學”的理念。“總有人會成為偉大的化學家,萬一是因為我的科普短影片呢?”
(作者:李香玉)
來源: 教育家雜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