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塔名為白玉山塔,也就是表忠塔,位於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的白玉山山頂,白玉山塔是大連市最有名的旅遊景點,它位於城市的中央,海拔130公尺。
1904年二月,日俄兩大帝國主義國家日本和俄國在中國爆發了戰爭。
日本在1905年九月五日簽訂《朴茨茅斯和約》之後,佔領了旅大,並在那裡進行了40年的殖民統治。日俄戰爭的硝煙還沒有完全消退,日本海軍總司令在日本發起了一項募款活動,募集了260,000日元的資金,用於白玉山"白玉山塔納骨廟"和"表忠塔",以祭奠侵略軍的死人為幌子,欺騙民眾,美化侵略戰爭。
從此,日本帝國主義把香麗的白玉山變成了春秋兩季的祭祀大典。日本的王室和內閣大臣們,往往會從日本境內渡海前往旅順的白玉山。
1905年十一月至一九○七年三月間,日本殖民者在白玉山北部山頂興建了一所具有日式宗祠的"納骨祠"。日俄戰爭中陣亡的22723名日本士兵的骨灰被安放在神社大院的三座拱形墓室裡,以顯示他們的"戰功",並大肆宣揚軍國主義。
一九○七年六月,白玉山南麓,日本殖民當局開始興建一座高達66.8公尺的"表忠塔"。
塔身呈圓形,由底座、基柱、塔身、塔頂四個部分構成,外形為燭臺與燭臺的結合體,塔頂的燭頭仿造280 mm榴彈炮炮彈,高8.8米,周長3.3米,象徵著日本殖民者"納骨祠"中的死者永遠不會熄滅。日本殖民政府在修建這座塔時,大量的花崗岩,水泥,木材和鋼鐵,從中國運送過來。
一九四五年日本戰爭失敗,投降。蘇聯紅軍在八月二十二日到達旅順,準備拆除"表忠塔",作為莫斯科的戰利品。但是,中國方面認為,由於白玉山處於城市的中心位置,拆除該塔會危及當地居民的生命健康,因此,該塔並沒有拆掉。
一九四九年三月至九月間,之前用來歌頌日本殖民者的白玉山塔的塔名及塔尖上的銅牌被剷除。一九五一年,旅順市決定把這座塔重新命名為白玉塔。
用五星紅旗代替了白玉山的太陽旗。儘管我國已經在中塔區進行了大量的改建,但仍然有許多中國人認為應該拆除。而在回應民眾的要求後,國家終於決定將表忠塔完全拆掉。
得到訊息的日本政府並不認同,是因為他們花費了巨大的財力物力,日本人在建造這座高塔時,所用的材料都是從日本運來的,而且所用的材料極其昂貴,再加上耗資高達二十五萬日元,在當時的時代,這可是一筆鉅款,若是將它拆掉,等於是前功盡棄,也辜負了那些為國家犧牲的將士。
他們說,必須要把這些建築全部拆掉,還要把建築的材料還回去,然後在附近修建一家日本風格的酒店,這種荒唐的要求,俄國和中國都不會答應。
然而,日本侵略中國的證據卻儲存了下來。
所以白玉山塔被認為是日本侵略侵略中國東北的一個重要實物證據。
我們國家並不畏懼日本這樣一個小國家,是這座塔卻有著其特殊的意義,它時刻提醒著我們,永遠不要忘記國家的榮辱,永遠不要犯同樣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