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各位看下面這張圖片。最上面有一個石碑,上面用漢字寫了三個大字——破虜湖,下面則是漢白玉的石碑以及一些綠色的子彈頭雕塑。據傳這三個字是南朝鮮總統李承晚命名並親筆題寫的,這個碑就在原名為華川水庫的旁邊,為了紀念一場所謂的大捷,後來將這裡改成破虜湖。
根據南朝鮮戰報中說:發生在破虜湖邊的一場戰役總共有2.4萬名中國志願軍戰士被擊斃,俘虜3.8萬多人。南朝鮮民間故事傳說,有上萬名中國志願軍就倒在這裡。戰地記者李峰在其著作《決戰朝鮮》中表示,這個名字一聽就有非常鮮明的韓國特色,簡直是胡說八道。
根據《決戰朝鮮》的記載,華川水庫附近確實發生過一起激烈的戰鬥。那是1951年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第二階段中的華川戰鬥。第五次戰役確實有不少遺憾,本來我們已經集結了優勢兵力打算畢其功於一役,但是由於前幾次戰役造成的損失來不及補充,實際上各個參戰部隊已經成為強弩之末。
比如在長津湖戰役中,已經遭受重大損失的第九兵團,實際上直到第五次戰役都沒有修整完畢。但他們報仇心切,只是在朝鮮修整了一下,第五次戰役時就再度出現了他們的身影。這固然說明了我們的勇猛,但這樣子也確實犯了兵家大忌。
第五次戰役一開始志願軍的穿插力度就不夠,沒辦法包圍敵軍。志願軍司令部果斷命令停止追擊,但誰知美國早就在和志願軍的戰鬥中瞭解了志願軍的短板,一旦發現我軍開始緩慢後撤他們就立刻發動進攻。甚至學習我們採用大膽穿插戰術,導致第五次戰役時出現了嚴重問題,華川戰鬥就出現在這個時刻。
這場戰鬥打得確實非常慘烈,負責阻擊美軍部隊的是58師,戰鬥結束後他們消滅敵人4769人,自身傷亡2795人,其中陣亡933人。這裡面還出現了一名叫趙志立的戰鬥英雄,他率領著自己的連隊擋住了美軍一個營的進攻,擊斃三百多名美軍,陣地巍然不動。
所以從傷亡數字上來看,58師這場戰鬥還是賺了一些的。本身的傷亡雖然很嚴重,但和來朝鮮的誇誇其談而言實在是有著天壤之別。另外根據南朝鮮報道,因為戰死在那裡的志願軍太多,當時又正逢夏天,他們也就懶得清理直接用推土機推到了湖裡。
這種可笑的事情別說南朝鮮人自己了,連他們的美國主子都看不下去。但這不要緊,只要我自己不尷尬,那麼尷尬的就是別人。所以李承晚在戰鬥結束後,將華川水庫改名為破虜湖並對此大肆宣揚,甚至還將它開發從一處旅遊景點。不過到那裡旅遊的中國人要記住,不要在那裡擺剪刀手,這不是個普通的旅遊勝地。
戰地記者李峰在其《決戰朝鮮》中講述,隨著中國和韓國之間的逐漸升溫,一些友好團體也在試圖打撈湖中陣亡者遺骸,建立慰靈碑。相信有朝一日,那些在湖底沉默了七十多年的遺骨或許會有一日迴歸到祖國,也希望我們能夠等到迎接他們回國的那一天。